一种结合式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463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合式钻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挖钻头,特别涉及一种结合了捞斗和开体钻的。



背景技术:

捞斗和开体钻是旋挖钻头的两种形式,其中捞斗式强度高,但进齿速度慢,开体钻进齿速度快,但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式钻头,针对捞斗进行改进,具有捞斗的较高的强度,不易损坏。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式钻头,解决了捞斗进齿速度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合式钻头,包括筒体、设于筒体下端的钻进部以及连接筒体和钻进部的开锁机构,所述钻进部包括与筒体铰接的加强筒和设于加强筒上的进齿板,所述开锁机构包括设于筒体上端的弹性件和贯穿弹性件并通过一卡扣卡接加强筒的活动杆,所述卡扣活动连接于筒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呈L型并形成两个活动端,其第一活动端与活动杆铰接,第二活动端形成一凸起,所述加强筒上形成与卡扣卡接的卡接环。

更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的端部形成用于限位弹性件的杆帽。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齿板上形成加强筋,进齿板的端部设有钻齿。

更进一步的,所述开锁机构还包括设于筒体内的用于对活动杆进行导向的导向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合式钻头,筒体部分采用捞斗的筒体形式,保证钻头的强度,钻进部采用开体钻的形式,保证进齿的速度,因此本申请涉及的钻头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解决了进齿速度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的结构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开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筒的示意图。

其中:1、筒体,11、连接方头,21、加强筒,211、卡接环,22、进齿板,31、弹簧,32、活动杆,33、导向环,34、卡扣,34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举一具体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结合式钻头,是在捞斗式钻头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提高其钻进速度,包括筒体1、开锁机构和钻进部。

筒体1和开锁机构采用捞斗的形式,筒体1的上端面设有连接方头11,用于连接旋挖钻机,筒体1的下端面开口。开锁机构包括弹簧31、活动杆32、导向环33和卡扣34。弹簧31的一端固接于筒体1的上端面,活动杆32贯穿弹簧31和固定在筒体1内的导向环33,活动杆32的上端形成杆帽,用于贴合弹簧31的上端,并对弹簧31形成纵向限位。卡扣34呈L型,与筒体1铰接并形成两个活动端,其中一个活动端与活动杆32铰接,另一个活动端形成凸起341,用于卡接钻进部。

钻进部包括加强筒21和进齿板22。加强筒21的厚度大于筒体1的厚度,加强筒21两端开口,上端与筒体1铰接并固接一卡接环211,下端连接两个进齿板22。卡接环211与卡扣34的凸起341处进行配合形成卡接。进齿板22成三角状,对称设置在加强筒21上,并且两个进齿板22所在面相交所形成的角度为55°。每个进齿板22上设有两个加强筋,以提高进齿板22的刚度。进齿板22的边缘上设置有钻齿。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捞斗进行改进,具有捞斗的较高的强度,不易损坏,同时解决了捞斗进齿速度慢的问题。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