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2523发布日期:2018-07-20 20:24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管测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振动工具。



背景技术:

大斜度井段或长水平段中进行连续管测井过程中,由于底部测井组合与井壁之间较大的摩擦力,底部测井组合难以下至井底,因此不能顺利完成测井作业。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通常在底部测井组合中接一个轮式牵引器,在较高强度的硬地层中,牵引力可克服摩擦力,推动底部测井组合向井底前行,而在较低强度的软地层中,牵引力不足以克服摩擦力,因此不能顺利解决底部测井组合下入难题,而且,轮式牵引器还极为昂贵,会造成较高的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振动工具,该振动工具配件极少,制造和安装成本极为经济,而且在强度低的软地层中能够克服底部测井组合与井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底部测井组合顺利下至井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振动工具,包括本体、马达、轴、轴承、电缆、振动槽,本体为圆柱形,马达布置在本体内,轴与马达相连,轴是非线性的,轴承与轴的末端相连,将轴与本体连接起来,由于轴的非线性,轴承偏离本体的纵向轴线,电缆与马达相连,可为马达提供动力以驱动轴旋转,从而驱动轴承在本体的内部旋转,轴承与本体的内表面接触,引起本体振动。所述的轴的旋转速度可达1000-2000rpm。所述的本体上纵向布置有振动槽,当轴承旋转的时候,轴承与振动槽接触,可增加整个工具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配件极少,制造和安装成本极为经济,而且在强度低的软地层中能够克服底部测井组合与井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底部测井组合顺利下至井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透视图。

图中:1本体,2马达,3轴,4纵向轴线,5轴承,6电缆,7振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说明书附图1,一种振动工具,包括本体1、马达2、轴3、轴承5、电缆6、振动槽7,本体1为圆柱形,马达2布置在本体内,轴3与马达2相连,轴3是非线性的,相对于本体1的纵向轴线4是弯曲的,轴承5与轴3的末端相连,将轴3与本体1连接起来,由于轴3的非线性,轴承5偏离本体的纵向轴线4,电缆6与马达2相连,可为马达2提供动力以驱动轴3旋转,轴3的旋转速度可达1000-2000rpm,从而驱动轴承5在本体1的内部旋转,轴承5与本体1的内表面接触,引起本体1振动,振动槽7间隔布置在本体1的圆周上,与轴承5临近,当轴3带动轴承5旋转的时候,轴承5与振动槽7接触,引起与振动槽7临近的本体部分比其余部分振动幅度大,因此增加了整个工具的振动,工具的振动导致底部测井组合及连续管振动,减少了底部测井组合与井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底部测井组合得以顺利下至井底,完成测井作业。实际施工中可接入多个振动工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