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井下水仓清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3965发布日期:2018-06-12 22:58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山井下水仓清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井下水仓清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矿山井下采掘工程的逐年加深以及雨季的来临,加上水仓淤泥的堆积,大大缩小了水仓蓄水容量,进而降低水仓蓄水安全可靠性,因此生产上需要定期对水仓进行清淤处理。清淤需要先经抽淤,再经处理。抽淤通常是使用泥浆泵将水仓淤泥抽出,然而泥浆泵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反复调整抽淤位置,尤其是对于淤泥堆,导致泥浆泵使用上比较麻烦,甚至需要人工配合清淤,而且不需要抽淤时还需要将泥浆泵拆掉运出,非常的不方便。淤泥抽出后处理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将淤泥经矿山提升系统运至地表,这种方式不仅会加大矿山提升系统的运行负荷,为提升运输系统的运行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且在运输过程中还会造成提升运输线路及地表环境的污染。另一种是淤泥抽出后,加入一定比例水泥混合,然后用于井下废旧空区,这种方式虽然不需要将淤泥提升至地表,但是由于淤泥抽出后,尤其是对于淤泥堆中,淤泥质地较硬,包含了较多的淤泥块,混合水泥后充填废旧空区存在质量差的问题。

为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矿山井下水仓清淤系统是非常关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井下水仓清淤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设置在水仓内的移动抽淤装置、打散池、混合池、水泥仓,所述的移动抽淤装置包括轨道、移动机构、丝杆升降电机、承载座、第一耐磨泥浆泵,所述的轨道设于水仓顶部,所述的移动机构设于轨道,且能够在轨道上移动,所述的丝杆升降电机设于移动机构底部,所述的丝杆升降电机的丝杆上套设的螺母套与承载座固结,使丝杆升降电机能够带动承载座升降,所述的第一耐磨泥浆泵设于承载座上,且第一耐磨泥浆泵通过柔性管与打散池的输入口连接,所述的打散池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混合池的第一输入口连接,且管道设有第二耐磨泥浆泵,所述的水泥仓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混合池的第二输入口连接,所述的打散池顶部设有搅拌电机,所述的打散池内设有搅拌桨,且搅拌桨与搅拌电机连接,所述的打散池的侧面相切设置有压缩空气管,压缩空气管的端部设有压缩空气喷头,所述的混合池内设有带有搅拌头的耐磨排泥泵,所述的耐磨排泥泵与充填管的一端连接,且充填管的另一端伸至井下废旧空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抽淤装置能够控制第一耐磨泥浆泵前进后退以及升降的位置,便于对水仓不同方位的淤泥进行抽淤,具有控制灵活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抽淤装置设置于水仓顶部,不用抽淤时不需要将抽淤装置拆除,不会影响正常水仓工作;打散池起到将沉积较硬的淤泥块打散的作用,压缩空气喷头喷出的压缩空气起增强打散效果的作用,打散后的淤泥利于与水泥在混合池中充分混合,处理后的淤泥用于充填井下废旧空区,从而提高废旧空区的充填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移动抽淤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仓,2a-轨道,2b-移动机构,2c-丝杆升降电机,2d-承载座,2e-第一耐磨泥浆泵,3-打散池,4-混合池,5-水泥仓,6-柔性管,7-第二耐磨泥浆泵,8-搅拌电机,9-压缩空气管,10-压缩空气喷头,11-耐磨排泥泵,12-充填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水仓1内的移动抽淤装置、打散池3、混合池4、水泥仓5,所述的移动抽淤装置包括轨道2a、移动机构2b、丝杆升降电机2c、承载座2d、第一耐磨泥浆泵2e,所述的轨道2a设于水仓1顶部,所述的移动机构2b设于轨道2a,且能够在轨道2a上移动,所述的丝杆升降电机2c设于移动机构2b底部,所述的丝杆升降电机2c的丝杆上套设的螺母套与承载座2d固结,使丝杆升降电机2c能够带动承载座2d升降,所述的第一耐磨泥浆泵2e设于承载座2d上,且第一耐磨泥浆泵2e通过柔性管6与打散池3的输入口连接,所述的打散池3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混合池4的第一输入口连接,且管道设有第二耐磨泥浆泵7,所述的水泥仓5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混合池4的第二输入口连接,所述的打散池3顶部设有搅拌电机8,所述的打散池3内设有搅拌桨,且搅拌桨与搅拌电机8连接,所述的打散池3的侧面相切设置有压缩空气管9,压缩空气管9的端部设有压缩空气喷头10,所述的混合池4内设有带有搅拌头的耐磨排泥泵11,所述的耐磨排泥泵11与充填管12的一端连接,且充填管12的另一端伸至井下废旧空区。

所述的第一耐磨泥浆泵2e有多个,且呈一排设置于承载座2d上。

所述的移动抽淤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移动机构2b、丝杆升降电机2c、第一耐磨泥浆泵2e电连接。

所述的移动机构2b为平板小车。

所述的压缩空气喷头10有多个,且呈一列设置。

所述的柔性管6为CPVC钢丝透明管。

所述的柔性管6的内径为100mm,工作压力为1.2MP。

所述的充填管12为CPVC充填管。

所述的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所述的第一耐磨泥浆泵2e为赛莱默耐磨泥浆泵。

所述的耐磨排泥泵11为赛莱默耐磨排泥泵。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清淤前先将水仓1中的水排出;然后控制移动机构2b移动至指定位置,再控制丝杆升降电机2c将第一耐磨泥浆泵2e降至指定位置,第一耐磨泥浆泵2e将淤泥抽至打散池3中;搅拌电机8通过搅拌桨带动打散池3内的淤泥不断搅拌打散,同时压缩空气喷头10顺着搅拌桨搅拌方向喷出压缩空气,进一步将淤泥打散;打散处理后的淤泥被第二耐磨泥浆泵7抽至混合池4中,同时,水泥仓向混合池4中加入设定比例的水泥,并在搅拌头的带动下混合搅拌;然后通过耐磨排泥泵11将混合物通过充填管12排至井下废旧空区,用于将废旧空区充填;

移动抽淤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根据水仓1中淤泥的方位,随时调整第一耐磨泥浆泵2e的位置;抽淤完毕后,承载座2d升起,移动机构2b回到起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抽淤装置能够控制第一耐磨泥浆泵前进后退以及升降的位置,便于对水仓不同方位的淤泥进行抽淤,具有控制灵活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抽淤装置设置于水仓顶部,不用抽淤时不需要将抽淤装置拆除,不会影响正常水仓工作;打散池起到将沉积较硬的淤泥块打散的作用,压缩空气喷头喷出的压缩空气起增强打散效果的作用,打散后的淤泥利于与水泥在混合池中充分混合,处理后的淤泥用于充填井下废旧空区,从而提高废旧空区的充填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