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用切割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4559发布日期:2019-01-05 10:13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用切割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隧道切割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用切割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施工常采用炮掘和掘进机的切割机构,前者危险性大、超欠挖很严重,导致材料浪费多、施工进度慢、受地方危险品管控等因素影响。后者施工运行成本高(配件价格高)、设备故障率太频繁、投入成本太大、施工时隧道底板超欠挖也严重、隧道开挖数据变化存在多次投资、对于较硬岩层无法施工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用切割机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用切割机构,包括切割载体;所述切割载体包括旋转载体部和固定部;所述旋转载体部为圆形结构;所述旋转载体部的边缘均匀设有若干个旋转载体连接部;每个旋转载体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切割部,所述固定部与旋转载体部的中心的一侧连接;所述固定部为圆形结构;所述固定部的外侧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二切割部;相邻的第一切割部之间设有第一切割口,相邻的第二切割部之间设有第二切割口,所述第一切割部的宽度略宽于旋转载体部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切割部为带缺口的圆环结构;所述第一切割部靠近旋转载体连接部的一侧与旋转载体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第一切割部相互靠近的两侧的一端相互接触另一端相互远离构成第一切割口,所述第一切割口为v型结构。

进一步的,第一切割口的v型结构的夹角为10°-30°。

进一步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切割部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设有空隙,相邻的两个第一切割部的相互靠近的两侧和所述空隙构成第一切割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切割部为带缺口的圆环结构;所述第二切割部靠近固定部的一侧与固定部的外侧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切割部相互靠近的两侧之间设有空隙,相邻的第二切割部的相互靠近的两侧和所述空隙构成第二切割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采用硬质合金或金刚石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隧道用切割机构,通过在圆形的切割载体的边缘设置第一切割部,该第一切割部与切割载体的连接部分通过焊接等牢固的连接方式连接,通过第一切割部和旋转载体部的宽度差,在切割时,可以使第一切割部先接触到岩石,避免了第一切割部和旋转载体部宽度相同时,切割载体部先接触岩石造成转力减弱,使第一切割部切割力减弱的缺陷,从而利于切割;为了便于推进,固定部的外侧同样设置有第二切割部,第二切割部设置在固定部的外侧上,与固定部的外侧紧密贴合;在固定部转动时带动第二切割部旋转,同时使固定部左右移动从而使第二切割部对横截面方向上的岩石进行更好的切割,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隧道的纵向和横向的切割,从而实现了对隧道更好的开挖。本发明的切割机构能够很好的实现对隧道岩石的横向和纵向的切割,结构简单且利于维护保养,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4是图3中的b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c-c’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切割部;2-第二切割部;3-转轴卡槽;4-固定部;5-旋转载体部;6-旋转载体连接部;7-第一切割口;8-第二切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的,一种隧道用切割机构,包括切割载体;所述切割载体包括旋转载体部和固定部;所述旋转载体部为圆形结构;所述旋转载体部的边缘均匀设有若干个旋转载体连接部6;每个旋转载体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切割部,所述固定部与旋转载体部的中心的一侧连接;所述固定部为圆形结构;所述固定部的外侧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二切割部;相邻的第一切割部之间设有第一切割口,相邻的第二切割部之间设有第二切割口,所述第一切割部的宽度略宽于旋转载体部的宽度。

本发明的隧道用切割机构主要用于开挖隧道;本发明的切割机构不同于现有的隧道切割推进方式,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通过在圆形的切割载体(一般采用钢材料制成)的边缘设置第一切割部1(第一切割部的材料可选用硬度高耐磨损的材料如硬质合金或金刚石),该第一切割部与切割载体的连接部分通过焊接等牢固的连接方式连接,使用时通过第一切割部转动与岩石的接触进行破碎岩石,通过第一切割部和旋转载体部5的宽度差,在切割时,可以使第一切割部先接触到岩石,避免了第一切割部和旋转载体部宽度相同时,切割载体部先接触岩石造成转力减弱,使第一切割部切割力减弱的缺陷,从而利于切割;为了便于推进,固定部的外侧同样设置有第二切割部2,第二切割部设置在固定部的外侧上,与固定部的外侧紧密贴合;在固定部4转动时带动第二切割部旋转,同时使固定部左右移动从而使第二切割部对横截面方向上的岩石进行更好的切割,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隧道的纵向和横向的切割,从而实现了对隧道更好的开挖。

具体地,如图1所示的,一种隧道用切割机构,包括切割载体;切割载体与动力设备如旋转电机连接;切割载体包括两部分,即旋转载体部和固定部;旋转载体部的外侧圆形结构的边缘均匀设置多个第一切割部;相邻的两个第一切割部之间设有第一切割口,第一切割部起切割作用的是第一切割部的外侧边缘和第一切割口;固定部连接在旋转载体部的中心位置,固定部与动力设备连接用于为旋转载体部提供旋转动力;固定部也为圆形结构,固定部的圆形结构的外侧均匀设置多个第二切割部;相邻的两个第二切割部之间设有第二切割口;固定部转动时带动第二切割部旋转完成切割目的。所述第一切割部的宽度略宽于旋转载体部的宽度。该设置一方面避免了旋转载体部与第一切割部同时与岩石接触,从而避免了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转力的减弱,同时,该设置利于碎岩石颗粒及时从切割部排出。从而完成更好的开挖隧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切割部为带缺口的圆环结构;所述第一切割部靠近旋转载体连接部的一侧与旋转载体连接部连接。

为了增强第一切割部与旋转载体部的连接强度,第一切割部为带缺口的圆环结构;所述带缺口的圆环结构的弧度与旋转载体部外侧相同的部分通过焊接或者镶嵌或者其它固定方式连接,从而使第一切割部与旋转载体部连接的更稳固。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第一切割部相互靠近的两侧的一端相互接触另一端相互远离构成第一切割口,所述第一切割口为v型结构。

如图4所示,第一切割口7是通过相邻的两个第一切割部的左侧或右侧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相互远离构成的v型结构;通过该v型结构的第一切割口增强第一切割部的切割力。

进一步的,第一切割口的v型结构的夹角为10°-30°。

优选地,第一切割口的v型结构的夹角为10°-30°。

进一步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切割部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设有空隙,相邻的两个第一切割部的相互靠近的两侧和所述空隙构成第一切割口。

另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第一切割口不是v型结构,是具有开口的四边形结构如缺一条边的矩形或梯形结构,从而使第一切割口获得较好的切割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切割部为带缺口的圆环结构;所述第二切割部靠近固定部的一侧与固定部的外侧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切割部相互靠近的两侧之间设有空隙,相邻的第二切割部的相互靠近的两侧和所述空隙构成第二切割口。

与第一切割口类似,第二切割口8的形状也可以选择v型结构或具有开口的四边形结构如缺一条边的矩形或梯形结构;优选地,第一切割口为v型结构;第二缺口为具有开口的四边形结构如缺一条边的矩形或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采用硬质合金或金刚石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采用硬度强度高,耐磨损的硬质合金或金刚石制成。

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用于卡紧转轴的转轴卡槽3。

为了便于固定部与动力设备的连接所述固定部可以与动力设备的转轴通过销轴或者卡扣、卡扣与螺栓共用等方式与动力设备连接;优选地,固定部的中心设有转轴卡槽,固定部通过转轴卡槽与动力设备如电机连接。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