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大角度弯折的捞油作业工具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5993发布日期:2018-11-02 21:49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采油设备中的捞油作业井下工具串,具体涉及一种可大角度弯折的捞油作业工具串,可进行井身结构为斜井的捞油井的捞油作业。



背景技术:

捞油作业工具串是由固定捞油车上的绞车的钢丝绳尾端的钢丝绳锁帽、连接捞油抽子的捞油抽子快速接头、捞油抽子及增加捞油抽子重量以便于捞油抽子下落到捞油井筒内的加重杆所组成的(如图1所示),现有捞油抽子和其下端的加重杆在进入捞油井筒内后无法随意弯折,致使捞油作业中所用的捞油作业工具串的弯折受限,不能进行井身结构为大角度的斜井的捞油作业,影响采用作业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捞油作业工具串中井下部分的捞油抽子和加重杆无法进行随意弯折而使捞油作业工具串的弯折受限,无法为井身结构为大角度斜井的捞油井筒进行捞油作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大角度弯折的捞油作业工具串。

本实用新型的可大角度弯折的捞油作业工具串,包括钢丝绳、钢丝绳密封盘根盒、钢丝绳锁帽、捞油抽子快速接头、捞油抽子及加重杆,所述钢丝绳的尾端穿过钢丝绳密封盘根盒后固定在钢丝绳锁帽上,捞油抽子快速接头的上端连接钢丝绳锁帽、下端连接捞油抽子,捞油抽子的下端通过加重杆快速接头连接加重杆,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捞油抽子的顶端设有捞油抽子球形接头,所述捞油抽子快速接头的下端开设有底端开口的球形腔室作为捞油抽子球头球座;所述加重杆快速接头的下端开设有底端开口的球形腔室作为第一重锤球头球座,所述捞油抽子球形接头插入捞油抽子球头球座内并可在捞油抽子球头球座内转动,所述加重杆由若干上下排列连接的重锤体构成,所述重锤体的长度小于捞油抽子的长度,每个重锤体的上端均设有重锤球头,其中处于最底端的重锤体的下端设有锥尖,其余重锤体的下端均设有底端开口的第二重锤球头球座,所述第二重锤球头球座由旋转体上半瓦和旋转体下半瓦构成,所述旋转体上半瓦和旋转体下半瓦呈半球状,两者沿加重杆的轴线对称设于上重锤体的下端,两者所构成的球体为下端开口的空心体,处于最顶端的重锤体上的重锤球头插入第一重锤球头球座内并可在第一重锤球头球座内转动,其余重锤体的重锤球头插入相邻的重锤体底端的第二重锤球头球座内并可在第二重锤球头球座内转动,第二重锤球头球座的外部设有滚珠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捞油抽子球形接头通过捞油抽子快速接头锁销与第一重锤球头球座连接。如此设置,便于捞油抽子球形接头在第一重锤球头球座内进行摆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重锤球头通过加重杆快速接头锁销与第二重锤球头球座连接。如此设置,便于重锤球头在第二重锤球头球座内进行摆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重锤球头球座的孔径底端倒角。如此设置,进一步便于重锤球头在第二重锤球头球座内进行摆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重锤球头球座的孔径底端倒角。如此设置,进一步便于重锤球头在第二重锤球头球座内进行摆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珠设置在构成第二重锤球头球座的旋转体上半瓦和旋转体下半瓦的等分三分之一处。如此设置,可使安装在滚珠座内的滚珠与捞油井筒接触,从而便于捞油作业工具串在捞油井筒内行走和转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捞油抽子包括中心管、上压帽、胶托、限压接头、密封堵及加重杆快速接头,所述中心管的上端设有捞油抽子球形接头,中心管的下端通过限压接头连接加重杆快速接头,所述限压接头内设有密封堵,所述上压帽靠近中心管的上端套设于中心管上,所述胶托靠近中心管的下端套设于中心管上,所述加重杆快速接头上设有锁销。所构成的捞油抽子可与捞油井筒内壁紧密接触,提高捞油质量和效率,同时便于与捞油抽子快速接头及加重杆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捞油抽子快速接头的下端开设敞口的球形腔室作为捞油抽子球头球座,在加重杆快速接头的下端开设敞口的球形腔室作为第一重锤球头球座,同时将捞油抽子的上端设置成捞油抽子球形接头,将加重杆的上端设置成重锤球头,捞油抽子球形接头转动设置在捞油抽子球头球座内,加重杆的顶端的重锤球头转动设置在第一重锤球头球座内,如此使捞油抽子和加重杆可沿各自的球座进行大角度弯折。由于加重杆的长度也制约着捞油作业工具串井下部件的弯折度,本实用新型将加重杆分成多个长度不超过捞油抽子长度的单个重锤体,并由各重锤体依次相连组成加重杆组,将构成加重杆的各重锤体的顶端均设置重锤球头,并在除最底端的重锤体外的其它重锤体的下端设置了由半球状的旋转体上半瓦和旋转体下半瓦构成的第二重锤球头球座,除处于最顶端的重锤体的重锤球头转动设置在第一重锤球头球座内之外,其余重锤体的重锤球头转动设置在第二重锤球头球座内,如此增大了捞油作业工具串的弯折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的捞油抽子和加重杆可进行随意弯折使捞油作业工具串的弯折不受限,可在井身结构为大角度斜井的捞油井筒内进行捞油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捞油作业工具串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大角度弯折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加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转体上半瓦的截面图;

图6为旋转体上半瓦的前视图;

图7为旋转体下半瓦的截面图;

图8为捞油抽子的结构图;

图9为捞油抽子快速接头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各附图并结合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可大角度弯折的捞油作业工具串,包括钢丝绳1、钢丝绳密封盘根盒2、钢丝绳锁帽4、捞油抽子快速接头5、捞油抽子6及加重杆8,所述钢丝绳1的尾端穿过钢丝绳密封盘根盒2后固定在钢丝绳锁帽4上,捞油抽子快速接头5的上端连接钢丝绳锁帽4、下端连接捞油抽子6,捞油抽子6的下端通过加重杆快速接头7连接加重杆8,所述捞油抽子6的顶端设有捞油抽子球形接头61,参照图9,所述捞油抽子快速接头5的下端开设有底端开口的球形腔室作为捞油抽子球头球座51;参照图8,所述加重杆快速接头7的下端开设有底端开口的球形腔室作为第一重锤球头球座71,参照图2和图3所述捞油抽子球形接头61插入捞油抽子球头球座51内并可在捞油抽子球头球座51内转动,参照图4,所述加重杆8由若干上下排列连接的重锤体82构成,本实施例中是三个重锤体82,所述重锤体82的长度小于捞油抽子5的长度,每个重锤体82的上端均设有重锤球头81,其中处于最底端的重锤体82的下端设有锥尖84,其余重锤体82的下端均设有底端开口的第二重锤球头球座83,参照图5至图7,所述第二重锤球头球座83由旋转体上半瓦85和旋转体下半瓦86构成,所述旋转体上半瓦85和旋转体下半瓦86呈半球状,参照图4,两者沿加重杆8的轴线对称设于重锤体82的下端,两者所构成的球体为下端开口的空心体,参照图2和图3,处于最顶端的重锤体82上的重锤球头81插入第一重锤球头球座内71并可在第一重锤球头球座71内转动,参照图4,其余重锤体82的重锤球头81插入相邻的重锤体82底端的第二重锤球头球座83内并可在第二重锤球头球座83内转动,第二重锤球头球座83的外部设有滚珠座87。

捞油作业时,参照图2,将捞油抽子6上的捞油抽子球形接头61安装到捞油抽子快速接头5的捞油抽子球头球座51内,将最顶端的重锤体82上的重锤球头81安装到加重杆快速接头7的第一重锤球头球座71内,并依次通过重锤球头81和第二重锤球头球座83将其余重锤体82连接起来,参照图3,如此使捞油抽子和加重杆可沿各自的球座进行大角度弯折,可进行井身结构为大角度的斜井的捞油作业。

实施例二

参照图9,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捞油抽子球形接头51通过捞油抽子快速接头锁销52与第一重锤球头球座71进行连接。

实施例三

参照图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重锤球头81通过加重杆快速接头锁销72与第二重锤球头球座71进行连接。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第一重锤球头球座71的孔径底端倒角。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第二重锤球头球座83的孔径底端倒角。

实施例六

参照图4至图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滚珠座81开设在构成第二重锤球头球座83的旋转体上半瓦85和旋转体下半瓦86的等分三分之一处。

实施例七

参照图8,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将捞油抽子6设置成包括捞油抽子球形接头61、中心管62、上压帽63、胶托64、限压接头65及密封堵66的结构,所述中心管62的上端设有捞油抽子球形接头61,中心管62的下端通过限压接头65连接加重杆快速接头7,所述限压接头65内设有密封堵66,所述上压帽63靠近中心管62的上端套设于中心管62上,所述胶托64靠近中心管62的下端套设于中心管62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