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可退捞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3890发布日期:2019-02-01 20:3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液压可退捞矛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井下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可退捞矛。



背景技术:

打捞茅是油田作业中常用的一种井下落物打捞工具,现有技术中,打捞茅的种类繁多,但打捞的可靠性有待提升。另外,现有的打捞茅打捞成功后,打捞茅与落物之间的脱离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可退捞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可退捞矛,包括上接头、活塞套、活塞、连接套、锥体、螺纹套和打捞体,上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在活塞套的上端,打捞体通过螺纹套连接在活塞套的下端,活塞设置在活塞套内,活塞的上端插在上接头的内侧并通过销钉连接,所述的连接套通过螺纹与锥体连接,所述的活塞下端的外侧设置有凸缘,连接套的上端与所述的凸缘对应设置有卡接部,凸缘与卡接部对齐时,卡接部的外侧被限制在活塞套内壁上的卡槽内,凸缘与卡接部错位时,卡接部的外侧从活塞套内壁上的卡槽内脱出,所述的打捞体的下端设置有弹簧爪,弹簧爪的外侧设置有齿形结构,弹簧爪的内侧与所述锥体上的锥面匹配,所述的锥体和活塞的中央均设置有通孔,且锥体上的通孔的直径为活塞上通孔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使用本实用新型打捞落物时,可在锥体和弹簧爪进入落物后向管柱内投入大小与锥体上的通孔匹配的小球从而将该通孔封堵,然后向管柱内打压,打捞体在高压水流的冲击下下行,从而牢固地卡在落物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打捞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可退式设计,通过向油管管柱内投球后打压,可推动活塞运动,继而使锥体下行,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与落物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接头,2-活塞套,3-活塞,4-卡接部,5-凸缘,6-连接套,7-螺纹套,8-打捞体,9-锥体,10-弹簧爪,11-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包括上接头1、活塞套2、活塞3、连接套6、锥体9、螺纹套7和打捞体8,上接头1通过螺纹连接在活塞套2的上端,打捞体8通过螺纹套7连接在活塞套2的下端,活塞3设置在活塞套2内,活塞3的上端插在上接头1的内侧并通过销钉11连接,所述的连接套6通过螺纹与锥体9连接,所述的活塞3下端的外侧设置有凸缘5,连接套6的上端与所述的凸缘5对应设置有卡接部4,凸缘5与卡接部4对齐时(如图1所示),卡接部4的外侧被限制在活塞套2内壁上的卡槽内,凸缘5与卡接部4错位时,卡接部4的外侧从活塞套2内壁上的卡槽内脱出。本实用新型采用可退式设计,通过向油管管柱内投球后打压,可推动活塞3运动,继而使锥体9下行,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与落物脱离。

所述的打捞体8的下端设置有弹簧爪10(相当于传统打捞茅上的卡瓦),弹簧爪10的外侧设置有齿形结构,弹簧爪10的内侧与所述锥体9上的锥面匹配。

所述的锥体9和活塞3的中央均设置有通孔,且锥体9上的通孔的直径为活塞3上通孔的一半。使用本实用新型打捞落物时,可在锥体9和弹簧爪10进入落物后向管柱内投入大小与锥体9上的通孔匹配的小球从而将该通孔封堵,然后向管柱内打压,打捞体8在高压水流的冲击下下行,从而牢固地卡在落物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打捞效果更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