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紧急避险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1907发布日期:2019-05-03 19:25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施工紧急避险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紧急避险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

隧道在进行修建时,会因为山体的受力情况而发生塌方的意外,所以要随着隧道的施工而铺设逃生避难装置,但是这类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隧道内部的的地面凹凸不平,导致装置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灵活性较差,而且现有的装置在使用时强度不够高,无法对逃生人员的情况悉知,导致装置的安全性较差。因此,需要在现有的隧道施工紧急避险逃生装置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隧道施工紧急避险逃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装置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灵活性较差,而且现有的装置在使用时强度不够高,无法对逃生人员的情况悉知,导致装置的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紧急避险逃生装置,通过设置伸缩门板、内管等部件,能够使得装置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更加的灵活方便,在使用时强度、安全性更高,对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施工紧急避险逃生装置,包括安全管,所述安全管下表面活动连接有伸缩门板,所述伸缩门板内部嵌入设置有人体红外仪,所述安全管底部焊接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焊接设置有两个伸缩螺纹杆,所述伸缩螺纹杆的另一端嵌套设置有承重板,所述安全管内部嵌入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与安全管之间嵌入设置有若干个支架,所述安全管一侧四周均嵌入设置有凹面,所述安全管另一侧四周均嵌入设置有凸面,所述凹面上方焊接设置有第一连接面,所述凸面上方焊接设置有第二连接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呈半圆状,均匀分布在内管与安全管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全管呈三角状,且安全管为钢材质安全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面与凸面之间大小契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均呈“┓”状,且第一连接面大小可以将第二连接面嵌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中部均贯穿设置有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人体红外仪与外接电源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设有凹面与凸面之间大小契合,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均呈“┓”状,且第一连接面大小可以将第二连接面嵌套,支撑板下方焊接设置有两个伸缩螺纹杆,调整伸缩螺纹杆的高度,使得凹面与凸面之间对齐,利用螺栓通过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中部设置的连接孔,双嵌套设置使得安全管固定更加牢固,使得装置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更加的灵活方便,可伸缩的伸缩螺纹杆也使得装置适应地形广泛,解决了现有装置使用不够方便的问题。

通过设有安全管呈三角状,支架呈半圆状,均匀分布在内管与安全管之间,呈三角状的安全管,使得装置的承载能力更好,配合安全管与内管之间呈半圆状的支架,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强度更高,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一个更加完善的保护,解决了现有装置抗震能力较差的问题。

通过设有人体红外仪与外接电源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人体红外仪会检测逃生人员身体上发出的热量,隧道外的救援人员可以随隧道内部的情况进行监测,进而使得装置在应对紧急情况发生时功能更加完善,安全性更高,解决了现有装置功能单一的问题;

综上所述,整个装置结构稳定,装置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更加的灵活方便,在使用时强度、安全性更高,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管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凹面侧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全管,2-伸缩门板,3-支撑板,4-内管,5-凹面,6-凸面,101-支架,201-人体红外仪,301-伸缩螺纹杆,302-承重板,501-第一连接面,601-第二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人体红外仪201、伸缩螺纹杆301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

本使用新型中:人体红外仪201型号为LH-SA-310。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紧急避险逃生装置,包括安全管1,安全管1下表面活动连接有伸缩门板2,伸缩门板2内部嵌入设置有人体红外仪201,安全管1底部焊接设置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下方焊接设置有两个伸缩螺纹杆301,伸缩螺纹杆301的另一端嵌套设置有承重板302,安全管1内部嵌入设置有内管4,内管4与安全管1之间嵌入设置有若干个支架101,安全管1一侧四周均嵌入设置有凹面5,安全管1另一侧四周均嵌入设置有凸面6,凹面5上方焊接设置有第一连接面501,凸面6上方焊接设置有第二连接面601。

双嵌套设置使得安全管固定更加牢固,使得装置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更加的灵活方便,可伸缩的伸缩螺纹杆也使得装置适应地形广泛,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紧急避险逃生装置,其中,支架101呈半圆状,均匀分布在内管4与安全管1之间,安全管1呈三角状,且安全管1为钢材质安全管1,使得装置的承载能力更好,配合安全管与内管之间呈半圆状的支架,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强度更高;凹面5与凸面6之间大小契合,第一连接面501与第二连接面601均呈“┓”状,且第一连接面501大小可以将第二连接面601嵌套,第一连接面501与第二连接面601中部均贯穿设置有连接孔双嵌套设置使得安全管固定更加牢固,使得装置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更加的灵活方便;人体红外仪201与外接电源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人体红外仪会检测逃生人员身体上发出的热量,隧道外的救援人员可以随隧道内部的情况进行监测,进而使得装置在应对紧急情况发生时功能更加完善。

实施例三: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隧道施工紧急避险逃生装置时,首先,保证装置功能的完整性,到此完成装置的准备工作,然后,将若干个安全管1放入到隧道内部,使得承重板302与地面接触平稳,调整伸缩螺纹杆301的高度,使得凹面5与凸面6之间对齐,利用螺栓通过第一连接面501与第二连接面601中部设置的连接孔,将安全管1进固定,再然后,利用螺栓将承重板302与地面进行固定,当隧道发生事故时,工作人员可以打开伸缩门板2,进入到安全管1内部,人体红外仪201会检测逃生人员身体上发出的热量,进而使得装置在应对紧急情况发生时功能更加完善,最后,安全管1呈三角状,使得装置的承载能力更好,配合安全管1与内管4之间呈半圆状的支架101,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强度更高,更加安全。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