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高分子逃生管道胎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7200发布日期:2019-06-18 23:4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隧道高分子逃生管道胎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的逃生管道胎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高分子逃生管道胎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隧道得以修建,隧道又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地区因其地形、地质、地貌复杂,隧道占公路建设比例较大,因隧道施工特点及存在的风险较高,对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挑战,在隧道施工中安全管理又是施工的三大法宝之一,同时安全管理的应急和救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技术成度高,其中包括了安全逃生系统中的逃生管道。以往的隧道施工无法实时地获取施工信息,更不能对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的信息及隧道围岩支护好后有一个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从而导致很多事故的发生,如掌子面开挖,已经支护好的初支发生坍塌掉拱造成关门事故。为此作为施工单位的我们采取了设置逃生装置,当隧道掌子面后方发生坍塌后采取自救以及应急救援。

新型隧道高分子逃生管道由专业厂家生产,其尺寸为870mm*35mm*3000mm,新型高分子逃生管道单节与单节间采用三根链条连接,为了安装和运输方便,长度为3米一节,但是在实际运用中,隧道在开挖仰拱横跨仰拱时安装与使用受到限制,加上逃生管道考虑受压力设计为圆柱形,而隧道施工工作面地段不平整并且逃生管道可能会受到多个方向的冲击力,在隧道内如果真正受到冲击和外在力,逃生管道就会滚动,影响施工及逃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滚动、方便运输的隧道高分子逃生管道胎架。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隧道高分子逃生管道胎架,包括:

一对支撑杆,其平行相对设置;

至少一对连接杆,其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所述支撑杆,从而一对所述支撑杆连接成一整体结构;

至少一对弧形箍,其与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所述弧形箍的两端可拆卸的固定在对应的连接杆的上表面;

其中,逃生管道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横向放置在一对所述连接杆上,而且所述逃生管道的两端被一对弧形箍卡住。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与连接杆均为工字钢。

优选地,每个弧形箍对应设置至少一U型吊耳,其两端沿着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逃生管道上;

每个弧形箍穿设于对应的U型吊耳。

优选地,所述的隧道高分子逃生管道胎架,还包括稳固夹紧装置,其包括:

一对夹杆,其分别设置在一对所述支撑杆的正上方;所述夹杆与其下方的支撑杆之间通过至少一根竖杆连接;

至少一个卡板,其下端的中部内陷形成一恰好容纳所述逃生管道的上部的弧形槽,所述卡板的下端的两侧分别对应固定在一夹杆上,从而配合一对所述连接杆将所述逃生管道在上下方向卡紧;

其中,一对夹杆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逃生管道的外径,所述夹杆对应所述弧形箍处内陷形成恰好容纳所述弧形箍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的隧道高分子逃生管道胎架,还包括保护罩,其包括:

圆管,其外径等于所述逃生管道的内径,所述圆管恰好套设在逃生管道的出口处,所述圆管的内侧端及外侧端均封闭;

一对T型块,其为横截面T型的长条状,一对T型块分别内置在一对夹杆靠近出口的一端,所述T型块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夹杆的长度方向,一对所述T型块的内侧端的上表面通过一倒U型杆连接为一整体,所述U型杆通过一横向设置的类内钩型固定架连接所述圆管的外侧端;

一对夹杆上表面均内陷形成一对T型凹槽,且其向外侧贯通,一对所述T型块恰好容纳在所述T型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圆管的内侧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逃生管道内壁。

优选地,所述倒U型杆的内侧的两个拐角处均可拆卸连接一倾斜向内的调节杆,其包括:

螺杆,其上端与所述拐角处固定;

套管,其上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的下端,所述套管的下端同轴设置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逃生管道相贴。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高分子逃生管道胎架,通过在逃生管道的下部设置支撑其的支撑杆,并将支撑杆通过连接杆连接为一整体的方形结构,解决了施工过程或逃生过程中,逃生管道易滚动引起的安全性问题,并且通过设置U型吊耳,方便了整体对于逃生管道及胎架的移动运输,而且还在逃生管道的出口处设置了保护罩,有效保障了逃生管道出口处的畅通,便于人员逃生,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滚动、方便运输的隧道高分子逃生管道胎架。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对夹杆与一对支撑杆的连接关系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罩设置在逃生管道出口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节杆与倒U型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杆,2、连接杆,3、弧形箍,4、逃生管道,5、U型吊耳,6、夹杆,7、竖杆,8、卡板,9、圆管,10、T型块,11、倒U型杆,12、固定架,13、T型凹槽,14、调节杆,15、弹簧,16、螺杆,17、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高分子逃生管道4胎架,包括:

一对支撑杆1,其平行相对设置;

至少一对连接杆2,其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所述支撑杆1,从而一对所述支撑杆1连接成一整体结构;

至少一对弧形箍3,其与所述连接杆2一一对应,所述弧形箍3的两端可拆卸的固定在对应的连接杆2的上表面;

其中,逃生管道4沿所述支撑杆1的长度方向横向放置在一对所述连接杆2上,而且所述逃生管道4的两端被一对弧形箍3卡住。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用弧形箍3将逃生管道4锁在底部的连接杆2上,因为一对支撑杆1及一对连接杆2形成的整体结构为方体状,故固定在该整体结构上的逃生管道4不易发生滚动,故安全系数提高。该形式胎架和管道安放在仰拱已施工处和掌子面段施工处。通常逃生管道4为3米一根,但是胎架还是设置为9米,在该种情况下,每根逃生管道4的两端均设置一对连接杆2以支撑其自身,然后连接杆2对应的弧形箍3将单根的逃生管道4固定在其上方,然后通过锁链或其他固定方式,可以将相邻的两根弧形箍3固定在一起,从而将三根逃生管道4与胎架本身形成一个较为稳固的整体。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杆1与连接杆2均为工字钢。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工字钢为施工中常用的强度大的,廉价易得的材料。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每个弧形箍3对应设置至少一U型吊耳5,其两端沿着所述支撑杆1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逃生管道4上;

每个弧形箍3穿设于对应的U型吊耳5。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逃生管道4安装在胎架上后,仰拱开挖时不影响逃生管道4的使用,隧道工作面有限,有了胎架后,需要移动和安装只须一台装载机用钢丝绳穿入胎架上设置的吊耳方可进行快速转移和安装,很难将几十米范围内的初支端逃生系统迅速拼接在一起,有了胎架后安放相对容易,并稳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隧道高分子逃生管道4胎架,还包括稳固夹紧装置,其包括:

一对夹杆6,其分别设置在一对所述支撑杆1的正上方;所述夹杆6与其下方的支撑杆1之间通过至少一根竖杆7连接;

至少一个卡板8,其下端的中部内陷形成一恰好容纳所述逃生管道4的上部的弧形槽,所述卡板8的下端的两侧分别对应固定在一夹杆6上,从而配合一对所述连接杆2将所述逃生管道4在上下方向卡紧;

其中,一对夹杆6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逃生管道4的外径,所述夹杆6对应所述弧形箍3处内陷形成恰好容纳所述弧形箍3的空间。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该种形式为18米长的胎架,该胎架中的支撑杆1及夹杆6均为18米的工资钢,并形成呈“口字形”把逃生管道包在里面,竖杆7及连接杆2均为工字钢,该种形式的胎架,其左右方向被一对夹杆6限位,其上下方向被卡板8及一对连接杆2限位,其更加稳固。该胎架用于开挖仰拱时横跨仰拱,连接二衬至掌子面的重要连接段,隧道关门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开挖仰拱造成,所以在仰拱施工中更应重视逃生管道4的安装。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隧道高分子逃生管道4胎架,还包括保护罩,其包括:

圆管9,其外径等于所述逃生管道4的内径,所述圆管9恰好套设在逃生管道4的出口处,所述圆管9的内侧端及外侧端均封闭;

一对T型块10,其为横截面T型的长条状,一对T型块10分别内置在一对夹杆6靠近出口的一端,所述T型块1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夹杆6的长度方向,一对所述T型块10的内侧端的上表面通过一倒U型杆11连接为一整体,所述U型杆通过一横向设置的类内钩型固定架12连接所述圆管9的外侧端;

一对夹杆6上表面均内陷形成一对T型凹槽13,且其向外侧贯通,一对所述T型块10恰好容纳在所述T型凹槽13内。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保护罩在逃生管道4的出口处,以免发生坍塌时,逃生管道4出口被碎石、土壤堵住,不好清理,从而耽误求生时间或者使得人员受伤。在需要从逃生管道4的出口出来时,在逃生管道4内的人员只需要,向外推所述圆管9的内侧端,并将整个圆管推出所述逃生管道,即可将堵在出口的碎石或土壤全部从逃生管道4出口处推开,从而能快速从改出口处求生。在圆管9的内侧端的内侧可设置一把手,若是出口端堆积的碎石或土壤过高,可以握着把手来回推动所述圆筒,从而将堆积的碎石或土壤,推散开,方便逃生。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圆管9的内侧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逃生管道4内壁。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以免逃生管道4脱出所述逃生管道4的出口。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倒U型杆11的内侧的两个拐角处均可拆卸连接一倾斜向内的调节杆14,其包括:

螺杆16,其上端与所述拐角处固定;

套管17,其上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16的下端,所述套管17的下端同轴设置一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下端与逃生管道相贴。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在隧道塌陷过程中,若有碎块砸在倒U型杆11上,通过弹簧15可以将冲击力缓冲,从而加强了保护罩的抗撞击能力。通过旋转套管17即可改变调节杆14的长度,从而适应各种直径的逃生管道4。在安装后,弹簧15的下端是抵在逃生管道外壁上的,而不是向图6所示抵在圆管外壁。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