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基底加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9013发布日期:2019-07-27 11:1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基底加固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基底加固机构。



背景技术: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助推下,隧道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庞大,在众多隧道类型中,双连拱隧道由于其流畅的平行线,环保性好,方便管理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是,双连拱隧道施工工序繁多,施工工艺复杂,在保证施工质量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尤其是双连拱隧道中隔墙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到的内力不断变化,一旦中隔墙发生大的变形或者沉降,对整个隧道来说都是难以承担的后果,它对围岩的支撑和主洞衬砌结构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保证中隔墙的安全性是关乎双连拱隧道能否顺利建成的首要条件,也是维持运营阶段隧道不发生损坏的前提。如何确保中隔墙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是每一位工程师们都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研究一种能够使连拱隧道中隔墙避免基底隆起、沉降等病害的加固机构,能够为双连拱隧道建设安全打上极为重要的一支强心剂,所以我们提出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基底加固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基底加固机构,包括初喷混凝土及钢拱架、中导洞和中隔墙,所述初喷混凝土及钢拱架内部设置中导洞,所述中导洞内安装中隔墙,所述中隔墙内部设置中隔墙钢筋骨架,所述中隔墙外部设置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内设置钻孔灌注桩钢筋笼;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的主筋伸入中隔墙,所述钻孔灌注桩为横向和纵向排列;以解决双连拱隧道中隔墙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到的内力不断变化,一旦中隔墙发生大的变形或者沉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基底加固机构,包括初喷混凝土及钢拱架、中导洞和中隔墙,所述初喷混凝土及钢拱架内部设置中导洞,所述中导洞内安装中隔墙,所述中隔墙内部设置中隔墙钢筋骨架,所述中隔墙外部设置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内设置钻孔灌注桩钢筋笼;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的主筋伸入中隔墙,所述钻孔灌注桩为横向和纵向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隔墙和初喷混凝土及钢拱架的拱顶之间设置空隙,空隙内部安装PVC管道,所述钻孔灌注桩钢筋笼所用的主筋为HRB400级钢筋,螺旋箍筋为HRB300级钢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主筋向四周弯折且呈扩散状布置,使的主筋充分与中隔墙充分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钻孔灌注桩的高度小于中导洞的3/4高度,且钻孔灌注桩的高度大于中导洞的2/3高度,所述横向相邻钻孔灌注桩钢筋笼之间的距离为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直径的一倍,所述纵向相邻钻孔灌注桩钢筋笼之间的距离为1.5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拱隧道中隔墙基底加固技术由钻孔灌注桩将中隔墙与基底围岩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极大地减少了中隔墙的沉降变形,与此同时还增加了中隔墙的整体稳定性;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的主筋伸入中隔墙,能够大大提高中隔墙与钻孔灌注桩之间的连接强度,以至于不发生折断破裂。

附图说明

图1为连拱隧道中隔墙基底加固机构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2为连拱隧道中隔墙基底加固机构Ⅰ—Ⅰ截面图示意图。

图3为连拱隧道中隔墙基底加固机构中隧道横向钻孔灌注桩与中隔墙连接示意图。

图4为连拱隧道中隔墙基底加固机构中隧道纵向钻孔灌注桩与中隔墙连接配筋图。

图5为连拱隧道中隔墙基底加固机构中钻孔灌注桩平面配筋图。

图中:1-初喷混凝土及钢拱架、2-中导洞、3-中隔墙、4-钻孔灌注桩、5-中隔墙钢筋骨架、6-钻孔灌注桩钢筋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基底加固机构,包括初喷混凝土及钢拱架1、中导洞2和中隔墙3,所述初喷混凝土及钢拱架1内部设置中导洞2,所述中导洞2内安装中隔墙3,所述中隔墙3内部设置中隔墙钢筋骨架5,所述中隔墙3 外部设置钻孔灌注桩4,钻孔灌注桩4内设置钻孔灌注桩钢筋笼6,钻孔灌注桩钢筋笼6 的主筋伸入中隔墙3,主筋的设置能够加强钻孔灌注桩4与中隔墙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钻孔灌注桩4为横向和纵向排列,这样设置能够保证本机构的刚性强度,所述中隔墙 3和初喷混凝土及钢拱架1的拱顶之间设置空隙,空隙内部安装PVC管道;

所述钻孔灌注桩钢筋笼6所用的主筋为HRB400级钢筋,螺旋箍筋为HRB300级钢筋;

主筋向四周弯折且呈扩散状布置,使的主筋充分与中隔墙3充分接触;

所述钻孔灌注桩4的高度小于中导洞2的3/4高度,且钻孔灌注桩4的高度大于中导洞2的2/3高度;

所述横向相邻钻孔灌注桩钢筋笼6之间的距离为钻孔灌注桩钢筋笼6直径的一倍,所述纵向相邻钻孔灌注桩钢筋笼6之间的距离为1.5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双连拱隧道中导洞施作中隔墙3处的地面利用钻机进行钻孔,钻孔成列布置,孔内放入钻孔灌注桩4,钻孔灌注桩4顶部的钢筋伸出地面,向孔内灌注入振捣充分的混凝土,待灌注桩强度达到70%以上时,布置的中隔墙钢筋骨架5,浇筑中隔墙3的混凝土,由于混凝土的干缩特性,在中隔墙3和拱顶之间会有空隙,需提前埋入PVC管,采用拱顶压浆的方法达到两者紧密贴合;由于4钢筋伸入中隔墙3,使中隔墙3、钻孔灌注桩4以及其底部围岩三者得以形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中隔墙3整体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拱隧道中隔墙基底加固技术由钻孔灌注桩4将中隔墙3与基底围岩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极大地减少了中隔墙3的沉降变形,与此同时还增加了中隔墙3的整体稳定性;钻孔灌注桩钢筋笼6的主筋伸入中隔墙3,能够大大提高中隔墙3与钻孔灌注桩4之间的连接强度,以至于不发生折断破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