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移动式圆形隧洞灌浆作业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4837发布日期:2019-07-24 09:1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移动式圆形隧洞灌浆作业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洞灌浆作业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多功能移动式圆形隧洞灌浆作业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工程建设中隧洞较多,尤其是水利水电、矿山等工程出现了很多的圆形隧洞,圆形隧洞的优点是节省开挖断面,但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在隧洞灌浆时仍然采用城门洞型灌浆的传统工艺,所用作业平台为钢管扣件搭设的简易“门字”型脚手架平台。简易脚手架灌浆平台存在很多缺点,主要是脚手架拆装繁琐,不能移动,施工准备时间长,拆装过程中安全隐患大;脚手架对隧洞底部混凝土表面损坏严重。

目前,工程上也有简易的移动灌浆作业平台,但只限于城门洞型的平底隧洞中,因为回填和固结灌浆是在隧洞衬砌完成后进行,传统的作业平台底部是钢结构行走装置,对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造成损坏,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二是行走靠人力推动,不经济、不安全;三是没有作业平台的漏电保护装置,在潮湿的作业环境下存在安全隐患;四是不能在作业平台上进行灌浆钻孔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移动式圆形隧洞灌浆作业平台装置,能够适合于目前日益增多的圆形隧洞灌浆的各项技术、安全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移动式圆形隧洞灌浆作业平台装置,包括机架、工作平台、行走机构、薄型千斤顶、阻挡模块、钢爬梯、侧向平台、双向丝杠、漏电保护器和动力牵引装置,所述机架为钢结构框架,所述行走机构、薄型千斤顶安装在机架底部,所述阻挡模块设置在机架下方,并与行走机构动态接触,所述工作平台安装在机架顶部,所述钢爬梯安装在机架内,所述行走机构为橡胶行走轮,所述漏电保护器、动力牵引装置皆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侧向平台通过固定吊耳活动连接在机架的两侧,所述双向丝杠一端通过固定吊耳与侧向平台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吊耳活动连接在机架的两侧,且位于侧向平台的下方。

其中,所述机架包括立杆、横向杆件和纵向杆件,所述立杆、横向杆件、纵向杆件分别连接形成方体框架,所述漏电保护器、动力牵引装置、侧向平台皆安装在立杆上,所述薄型千斤顶、橡胶行走轮安装在机架底部的纵向杆件上。

其中,还包括角钢剪刀撑,所述角钢剪刀撑分别与横向杆件、立杆连接。

其中,所述动力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挂耳、钢丝绳和绞盘,所述牵引挂耳固定在机架上,所述钢丝绳缠绕在绞盘上,且一端与牵引挂耳连接。

其中,所述工作平台包括马道板、固定护栏、活动护栏,所述马道板铺设在机架上,所述固定护栏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活动栏杆与固定栏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合于目前日益增多的圆形隧洞灌浆的各项技术、安全要求,且为今后设计和施工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一是采用橡胶行走轮,对已浇筑的底板混凝土起到保护作用,减小混凝土表面粗糙度,提高过流能力;二是采用侧向平台,能够进行灌浆钻孔作业施工,达到多功能效果;三是采用动力牵引装置使平台行走,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四是在机架上安装了漏电保护器,主要作用是安装接地装置,如果平台出现漏电现象,可以立即切断电源,保证作业人员安全,在潮湿的作业环境下得到安全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向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向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1-阻挡模块;2-橡胶行走轮;3-薄型千斤顶;4-纵向杆件; 5-立杆;6-角钢剪刀撑;7-钢爬梯;8-马道板;9-固定护栏;10-活动护栏;11- 牵引挂耳;12-绞盘;13-横向杆件;14-固定吊耳;15-双向丝杠;16-侧向平台; 17-漏电保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多功能移动式圆形隧洞灌浆作业平台装置,包括机架、工作平台、行走机构、薄型千斤顶3、阻挡模块1、钢爬梯7、侧向平台16、双向丝杠15、漏电保护器17和动力牵引装置,所述机架为钢结构框架,所述行走机构、薄型千斤顶3安装在机架底部,所述阻挡模块1 设置在机架下方,并与行走机构动态接触,所述工作平台安装在机架顶部,所述钢爬梯7安装在机架内,所述行走机构为橡胶行走轮2,所述漏电保护器17、动力牵引装置皆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侧向平台16通过固定吊耳14活动连接在机架的两侧,所述双向丝杠15一端通过固定吊耳14与侧向平台16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吊耳14活动连接在机架的两侧,且位于侧向平台16的下方。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合于目前日益增多的圆形隧洞灌浆的各项技术、安全要求,且为今后设计和施工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一是采用橡胶行走轮2,对已浇筑的底板混凝土起到保护作用,减小混凝土表面粗糙度,提高过流能力;二是采用侧向平台16,能够进行灌浆钻孔作业施工,达到多功能效果;三是采用动力牵引装置使平台行走,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四是在机架上安装了漏电保护器17,主要作用是安装接地装置,如果平台出现漏电现象,可以立即切断电源,保证作业人员安全,在潮湿的作业环境下得到安全保证。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立杆5、横向杆件13和纵向杆件4,所述立杆5、横向杆件13、纵向杆件4分别连接形成方体框架,所述漏电保护器17、动力牵引装置、侧向平台16皆安装在立杆5上,所述薄型千斤顶3、橡胶行走轮2安装在机架底部的纵向杆件4上。

采用上述方案,立杆5、横向杆件13、纵向杆件4采用工字钢焊接而成机架,主要起工作平台的支撑作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角钢剪刀撑6,所述角钢剪刀撑6分别与横向杆件13、立杆5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角钢剪刀撑6采用角钢与立杆5、横向杆件13、纵向杆件4 焊接形成一个整体,对整个工作平台起加固作用,使工作平台安全牢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挂耳11、钢丝绳和绞盘12,所述牵引挂耳11固定在机架上,所述钢丝绳缠绕在绞盘12上,且一端与牵引挂耳 11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绞盘12和钢丝绳对机架进行牵引,使得作业的平台能自动行走。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平台包括马道板8、固定护栏9、活动护栏10,所述马道板8铺设在机架上,所述固定护栏9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活动栏杆与固定栏杆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有固定护栏9和活动护栏10,可以对工作平台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