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盾构端头井封闭的吊模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8671发布日期:2019-09-24 23:27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盾构端头井封闭的吊模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隧道施工设施,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盾构端头井封闭的吊模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地铁建设已趋于白热化阶段,盾构施工工程大量涌出,在盾构电瓶车通行的过程中,对盾构端头井进行封闭成为了施工难点。传统搭设满堂架的施工工艺不能满足盾构正常施工;采用门架施工工艺虽然能够满足盾构正常施工,但门架搭设过程中,电瓶车经过产生扰动,以及电瓶车脱轨等问题,给门架施工带来巨大的风险,同时门架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盾构端头井封闭的吊模支撑装置,以使盾构端头井封闭作业和盾构正常施工能同时进行,增加施工安全性,且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盾构端头井封闭的吊模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悬吊梁,横向间隔设置于支座托架上,支座托架的两端支撑在盾构端头井洞口端面上;模板主愣,横向间隔设置悬吊梁下方,各模板主愣通过悬吊筋与悬吊梁固定连接;模板次楞,间隔设置于模板主愣且与之固定连接;模板,铺设于模板主愣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洞口封闭施工同时保证了盾构机正常作业,避免了门架重叠段施工风险,保证作业人员自身安全;可反复使用,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盾构端头井封闭的吊模支撑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盾构端头井封闭的吊模支撑装置的纵断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盾构端头井封闭的吊模支撑装置的横断面图;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悬吊梁10、支座托架11、悬吊筋12、模板20、模板主愣31、模板横向次楞32、模板纵向次楞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盾构端头井封闭的吊模支撑装置包括:悬吊梁10,横向间隔设置于支座托架11上,支座托架11的两端支撑在盾构端头井洞口端面上;模板主愣31,横向间隔设置悬吊梁10下方,各模板主愣31通过悬吊筋12与悬吊梁10固定连接;模板次楞,间隔设置于模板主愣31且与之固定连接;模板20,铺设于模板主愣31上。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在洞口封闭施工同时保证了盾构机正常作业,避免了门架重叠段施工风险,保证作业人员自身安全;可反复使用,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参照图2和图3,所述悬吊梁10为在支座托架11上拼装而成的贝雷梁。所述支座托架11为纵向间隔设置的支撑梁,该支撑梁由两根并行设置且焊接为一体的工字钢构件。所述模板主愣31包括模板横向次楞32和模板纵向次楞33。所述模板横向次楞32横向间隔设置于模板主愣31上,且通过钢筋条与模板主愣31焊接连接。所述模板纵向次楞33纵向间隔设置于模板横向次楞32上,且通过钢筋条与模板横向次楞32焊接连接。所述模板横向次楞32和模板纵向次楞33为槽钢构件。所述悬吊筋12为圆钢构件,其上部、下部设置螺纹段和螺母,用以调节模板主愣31的悬挂高度。

盾构端头井封闭施工过程如下:

1、使用汽车吊将支座托架11放置于端头井洞口端面两侧;

2、在平整场地处对贝雷梁进行整体拼装并一次拼装完成形成悬吊梁10,使用吊车将悬吊梁10放置在支座托架11上,悬吊梁10降落过程中,两端循环作业,同端每次最多只能降落10cm,一端降落后,再降低另一端,如此循环作业,直至悬吊梁10降落到位。

3、使用汽车吊和移动施工台架将模板主愣31安装就位,并通过悬吊筋12与调节螺栓与悬吊梁10连接固定。

4、使用汽车吊和移动施工台架将模板横向次楞32放置于模板主愣31上,间距0.9m,通过钢筋条与模板主愣31焊接连接。

5、使用汽车吊和移动施工台架将模板纵向次楞33放置于纵向模板次楞(14#槽钢)上,间距1m,通过钢筋条与模板横向次楞32焊接连接一起。

6、使用汽车吊和移动施工台架将提前加工完成的模板10铺设于模板横向次楞32上,腋角处模板下方使用方木进行填充,模板10铺设完成后即可进行上部施工。

悬吊梁10选型、模模板主愣31及模板次楞选型、间距根据实际工程荷载确定。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