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用湿式通风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3856发布日期:2019-11-01 21:0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井下用湿式通风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用湿式通风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矿井掘进工作面通风采用机械压入通风设备向作业区供新鲜风,且规定风筒出口距离迎头在5米内,综掘机破碎煤岩壁的“炮头”掘进作业时产生大量粉尘(煤尘或岩石粉尘),但煤矿掘进工作面多数作业人员在综掘机后部区域工作,综掘机工作环境造成污染风流流经工作区。传统防尘作法是在距离掘进工作面迎头20米-50米安设喷雾除尘装置,其不足之处是难以处理巷道中风流中的有害粉尘:一是安装、移动不方便,且常滞后有人作业区域。为改善工作环境,在综掘机后部可伸缩桥式转载机上安装随机移动、可除尘的抽风式局部风机抽出综掘机“炮头”附近含尘空气,经除尘后向作业区域排出,这样可避免含尘空气流经外面作业区,大大改善工作环境造成污染。现有的局部风机通风除尘装置多为干式除尘,效果差;或者管道内往往会设置有一些过滤装置,然而过滤装置安装方式复杂,维护不便,导致长期使用过滤效果变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用湿式通风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煤矿井下用湿式通风除尘装置,包括主风管道,所述主风管道上设置有弧形的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的进出口呈上下错位设置,所述过滤箱体上下进出口与主风管道连通固定,所述过滤箱体的弧形底板上开有若干个渗流孔,所述过滤箱体的底板的最低处开有一个条形孔,所述过滤箱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两个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若干个与过滤箱体内部连通固定的喷管,两个所述输水管分别通过连接管与联管连通固定,所述过滤箱体的正下方设置有开口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一侧设置有开关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在主风管道上设置弧形的过滤箱体及弧形底板,经过喷管喷出水雾将会将粉尘沉降吹到弧形底板上并从渗流孔流到收集槽内,当矿井内的粉尘较多时,沉降的粉尘会从弧形底板最低处的条形孔进入到收集槽进行收集,这样通过过滤箱体对主风管道内的空气进行降尘处理,不会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很好地保护了环境,该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安装便捷维护较为方便,长期使用后过滤效果较好可靠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另一种视角图;

图中:主风管道1、过滤箱体2、弧形底板3、渗流孔4、条形孔5、输水管6、喷管7、连接管8、联管9、收集槽10、开关门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煤矿井下用湿式通风除尘装置,包括主风管道1,所述主风管道1上设置有弧形的过滤箱体2,所述过滤箱体2的进出口呈上下错位设置,所述过滤箱体2上下进出口与主风管道1连通固定,所述过滤箱体2的弧形底板3上开有若干个渗流孔4,所述过滤箱体2的底板的最低处开有一个条形孔5,所述过滤箱体2的顶部一侧设置有两个输水管6,所述输水管6上设置有若干个与过滤箱体2内部连通固定的喷管7,两个所述输水管6分别通过连接管8与联管9连通固定,所述过滤箱体2的正下方设置有开口的收集槽10,所述收集槽10一侧设置有开关门11。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抽风机通过主风管道1将矿井内的空气及粉尘抽出去,在通过过滤箱体2时,从联管9进入到的除尘水通过连接管8进入到输水管6内并最终通过喷管7喷到过滤箱体2内侧下部形成雾化的水雾,将主风管道1内空气中的粉尘进行沉降处理,由于过滤箱体2、弧形底板3采用弧形设置,水雾将会将粉尘沉降吹到弧形底板3上并从渗流孔4流到收集槽10内,当矿井内的粉尘较多时,沉降的粉尘会从弧形底板3最低处的条形孔5进入到收集槽10,当收集槽10内的尘较多时,打开开关门11工作人员进行集中收集处理,这样通过过滤箱体2对主风管道1内的空气进行降尘处理,不会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很好地保护了环境,而且该装置较为简单安装便捷维护较为方便,长期使用后过滤效果较好可靠性较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