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注水井封隔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0360发布日期:2020-04-17 17:03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新型注水井封隔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注水井封隔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水井封隔器的外壳有一些出入口,这些出入口的位置比较薄弱,在使用过程中这些薄弱部分容易出现变形,如果出现变形注水井封隔器将无法在继续使用,整体淘汰比较浪费,由于外壳体是整体性又无法修复,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方便、使用安全,替换效果好的新型注水井封隔器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注水井封隔器装置,其组成包括:底套筒,所述的底套筒对接一号套筒,所述的一号套筒对接二号套筒,所述的二号套筒对接三号套筒,所述的三号套筒对接四号套筒,所述的四号套筒对接顶套筒,所述的底套筒的顶部绕圆周开有一组下出入口、剩余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一号套筒的底部绕圆周开有一组所述的下出入口、剩余一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一号套筒的顶部绕圆周开有一组一号出入口、剩余一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二号套筒的底部绕圆周开有一组所述的下出入口、剩余二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二号套筒的顶部绕圆周开有一组二号出入口、剩余二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三号套筒的底部绕圆周开有一组所述的下出入口、剩余三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三号套筒的顶部绕圆周开有一组三号出入口、剩余三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四号套筒的底部绕圆周开有一组所述的下出入口、剩余四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四号套筒的顶部绕圆周开有一组四号出入口、剩余四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顶套筒的底部绕圆周开有一组上出入口、剩余上贴合弧板。

所述的新型注水井封隔器装置,所述的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一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一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二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二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三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三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四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四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上贴合弧板的厚度均等于套筒厚度的1/2,所述的下贴合弧板与所述的一号下贴合弧板相互贴合,所述的一号上贴合弧板与所述的二号下贴合弧板相互贴合,所述的二号上贴合弧板与所述的三号下贴合弧板相互贴合,所述的三号上贴合弧板与所述的四号下贴合弧板相互贴合,所述的四号上贴合弧板与所述的上贴合弧板相互贴合,所述的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一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一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二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二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三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三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四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四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上贴合弧板均为贴合弧板。

所述的新型注水井封隔器装置,所述的贴合弧板开有一组通孔,所述的通孔的内侧连接方形扩孔,所述的通孔的外侧连接圆形扩孔,所述的通孔内插入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方形块板,所述的方形块板扣入所述的方形扩孔内,所述的固定杆的外端具有螺纹段,所述的螺纹段连接螺母,所述的螺母扣入所述的圆形扩孔内,所述的螺母开有左卡槽和右卡槽,调节所述的螺母时所述的左卡槽卡入左卡杆、所述的右卡槽卡入右卡杆,所述的左卡杆与所述的右卡杆通过弧形杆连接。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底套筒、一号套筒、二号套筒、三号套筒、四号套筒、顶套筒相互插接组装固定,组装时方便、在需要拆卸时也容易,无论哪一段出现损伤都能够进行替换,使用既方便、又灵活,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一号出入口与下出入口重合、二号出入口与下出入口重合、三号出入口与下出入口重合、四号出入口与上出入口重合与注水井封隔器外壳原有的各种口位置一致,确保注水井封隔器能够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下贴合弧板与一号下贴合弧板进行贴合、一号上贴合弧板与二号下贴合弧板进行贴合、二号上贴合弧板与三号下贴合弧板进行贴合、三号上贴合弧板与四号下贴合弧板进行贴合、四号上贴合弧板与上贴合弧板进行贴合,确保贴合的贴合弧板之间的厚度与原有的注水井封隔器外壳的厚度一致,确保本产品贴合弧板之后坚固,使用安全,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贴合弧板之间通过方形块板、固定杆、螺纹段、螺母进行固定,既能够将贴合弧板之间牢牢地固定住,又没有突出套筒内面和外面的部分,确保组装之后的套筒能够正常使用,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3是本产品出入口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产品拧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新型注水井封隔器装置,其组成包括:底套筒1,所述的底套筒对接一号套筒2,所述的一号套筒对接二号套筒3,所述的二号套筒对接三号套筒4,所述的三号套筒对接四号套筒5,所述的四号套筒对接顶套筒6,所述的底套筒的顶部绕圆周开有一组下出入口7、剩余下贴合弧板8,所述的一号套筒的底部绕圆周开有一组所述的下出入口、剩余一号下贴合弧板9,所述的一号套筒的顶部绕圆周开有一组一号出入口10、剩余一号上贴合弧板11;所述的二号套筒的底部绕圆周开有一组所述的下出入口、剩余二号下贴合弧板12,所述的二号套筒的顶部绕圆周开有一组二号出入口13、剩余二号上贴合弧板14;所述的三号套筒的底部绕圆周开有一组所述的下出入口、剩余三号下贴合弧板15,所述的三号套筒的顶部绕圆周开有一组三号出入口16、剩余三号上贴合弧板17;所述的四号套筒的底部绕圆周开有一组所述的下出入口、剩余四号下贴合弧板18,所述的四号套筒的顶部绕圆周开有一组四号出入口19、剩余四号上贴合弧板20;所述的顶套筒的底部绕圆周开有一组上出入口、剩余上贴合弧板21。

所述的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一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一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二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二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三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三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四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四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上贴合弧板的厚度均等于套筒厚度的1/2,所述的下贴合弧板与所述的一号下贴合弧板相互贴合,所述的一号上贴合弧板与所述的二号下贴合弧板相互贴合,所述的二号上贴合弧板与所述的三号下贴合弧板相互贴合,所述的三号上贴合弧板与所述的四号下贴合弧板相互贴合,所述的四号上贴合弧板与所述的上贴合弧板相互贴合,所述的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一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一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二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二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三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三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四号下贴合弧板、所述的四号上贴合弧板、所述的上贴合弧板均为贴合弧板。

所述的贴合弧板开有一组通孔22,所述的通孔的内侧连接方形扩孔23,所述的通孔的外侧连接圆形扩孔24,所述的通孔内插入固定杆25,所述的固定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方形块板26,所述的方形块板扣入所述的方形扩孔内,所述的固定杆的外端具有螺纹段,所述的螺纹段连接螺母27,所述的螺母扣入所述的圆形扩孔内,所述的螺母开有左卡槽28和右卡槽29,调节所述的螺母时所述的左卡槽卡入左卡杆30、所述的右卡槽卡入右卡杆31,所述的左卡杆与所述的右卡杆通过弧形杆32连接。左卡杆、右卡杆、弧形杆组成拧紧件,拧紧件组装、拆卸螺母时既方便又省力,专件专用,使用效果好。

工作原理:

将底套筒、一号套筒、二号套筒、三号套筒、四号套筒、顶套筒进行对接,使下贴合弧板与一号下贴合弧板进行贴合、一号上贴合弧板与二号下贴合弧板进行贴合、二号上贴合弧板与三号下贴合弧板进行贴合、三号上贴合弧板与四号下贴合弧板进行贴合、四号上贴合弧板与上贴合弧板进行贴合,在用固定杆进行固定,在用拧紧件固定住螺母。

底套筒、一号套筒、二号套筒、三号套筒、四号套筒、顶套筒组装在一起形成注水井封隔器的外筒,注水井封隔器的内部结构为原有技术,本申请只改造了注水井封隔器的外筒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