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负压解堵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8550发布日期:2020-04-21 17:0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负压解堵管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井解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负压解堵管柱。



背景技术:

在油气井采油的过程中,常采用酸化-压裂技术人为制造油层裂缝,促使油气藏从裂缝中流出。然而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油气藏的岩石裂缝常在产出油气过程中会出现被堵塞物、颗粒或者泥浆堵塞的问题。针对油气藏的岩石裂缝被堵塞的技术缺陷,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振动-振动、负压解堵管柱进行解堵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其中的至少一个技术缺陷,为此提供一种振动、负压解堵管柱,该振动、负压解堵管柱能够依靠在油层位置提供负压通过循环将堵塞在油层内的堵塞物清出,并且清理效果好。

一种振动、负压解堵管柱,包括油管、封隔器、三通凡尔和固定凡尔;在所述油管底部由上向下依次设置所述封隔器、三通凡尔和固定凡尔;所述固定凡尔位于所述油管底部、与井底连通。

上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所述三通凡尔包括销轴、凡尔罩、钢球、凡尔座和壁流通道;所述凡尔罩的一端通过所述销轴连接在所述油管上,所述凡尔罩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凡尔座;所述钢球位于所述凡尔罩内,用于当所述凡尔罩以上的管柱提供液体压力时,封堵所述凡尔座与所述壁流通道的流通通道;所述壁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凡尔座连通,所述壁流通道的另一端与环空连通。

需要解释的是,环空就是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空间,可以循环液体。

上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所述油管还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与所述下接头之间螺纹密封连接;所述三通凡尔位于所述下接头的管壁上。

上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所述上接头与所述下接头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

上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所述凡尔座与所述下接头的管壁之间为密封连接。

上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所述凡尔座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o形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凡尔座与所述下接头的管壁。

上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所述凡尔座的轴心处开孔,所述凡尔座轴心处的孔与所述壁流通道相连通。

上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所述壁流通道的具有竖向孔和水平孔,所述竖向孔与水平孔夹角为90度。

上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所述下接头的下端连接有短接,所述短接的下端连接所述固定凡尔。

上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所述固定凡尔位于所述油管的尾端,固定凡尔座底部开孔处设置有钢球。固定凡尔的钢球是在需要提供负压时候,通过油管柱从井口处投放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油层部位通过投球将固定凡尔封闭,通过上提油管柱,在封隔器密封环空的条件下,提供负压,将油层部位的堵塞物清除;并且该管柱在下放过程中,能够使井筒内的液体通过三通凡尔反向向上流动,底部的固定凡尔也能反向流动,从而在抽放过程中有利于降低下放阻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管柱连接有三通凡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油管,2、封隔器;3、三通凡尔;4、固定凡尔;5、销轴;6、凡尔罩;7、钢球;8、凡尔座;9、壁流通道;10、上接头;11、下接头;12、o形密封圈;13、短接;14、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

本技术:
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负压解堵管柱,包括油管1、封隔器2、三通凡尔3和固定凡尔4;在油管1底部由上向下依次设置封隔器2、三通凡尔3和固定凡尔4;固定凡尔4位于油管1底部、与井底连通。

使用过程中,封隔器2用于封堵油管1与套管14之间的环空,当需要提供负压时,上提油管1柱,由于封隔器2将环空封闭,固定凡尔4和三通凡尔3在油层部位负压下,也得到其中的钢球7封闭,因此油层部位将得到强负压;从而将堵塞到油层的堵塞物流到井筒内,在经过下放,进行液体循环,即可清除堵塞物。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通凡尔3与油管1柱部位连接的示意图;三通凡尔3包括销轴5、凡尔罩6、钢球7、凡尔座8和壁流通道9;凡尔罩6的一端通过销轴5连接在油管1上,凡尔罩6的另一端连接凡尔座8;钢球7位于凡尔罩6内,用于当凡尔罩6以上的管柱提供液体压力时,封堵凡尔座8与壁流通道9的流通通道;壁流通道9的一端与凡尔座8连通,壁流通道9的另一端与环空连通。

请继续参照图2,油管1还包括上接头10和下接头11,上接头10与下接头11之间螺纹密封连接;三通凡尔3位于下接头11的管壁上。上接头10与下接头11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12。凡尔座8上设置有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o形密封圈12,用于密封凡尔座8与下接头11的管壁。凡尔座8的轴心处开孔,凡尔座8轴心处的孔与壁流通道9相连通。壁流通道9的具有竖向孔和水平孔,竖向孔与水平孔夹角为90度。下接头11的下端连接有短接13,短接13的下端连接固定凡尔4。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油层部位通过投球将固定凡尔封闭,通过上提油管柱,在封隔器密封环空的条件下,提供负压,将油层部位的堵塞物清除;并且该管柱在下放过程中,能够使井筒内的液体通过三通凡尔反向向上流动,底部的固定凡尔也能反向流动,从而在抽放过程中有利于降低下放阻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振动、负压解堵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管、封隔器、三通凡尔和固定凡尔;在所述油管底部由上向下依次设置所述封隔器、三通凡尔和固定凡尔;所述固定凡尔位于所述油管底部、与井底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凡尔包括销轴、凡尔罩、钢球、凡尔座和壁流通道;所述凡尔罩的一端通过所述销轴连接在所述油管上,所述凡尔罩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凡尔座;所述钢球位于所述凡尔罩内,用于当所述凡尔罩以上的管柱提供液体压力时,封堵所述凡尔座与所述壁流通道的流通通道;所述壁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凡尔座连通,所述壁流通道的另一端与环空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还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与所述下接头之间螺纹密封连接;所述三通凡尔位于所述下接头的管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与所述下接头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凡尔座与所述下接头的管壁之间为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凡尔座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o形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凡尔座与所述下接头的管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凡尔座的轴心处开孔,所述凡尔座轴心处的孔与所述壁流通道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流通道的具有竖向孔和水平孔,所述竖向孔与水平孔夹角为90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的下端连接有短接,所述短接的下端连接所述固定凡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负压解堵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凡尔底部设置有钢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井解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负压解堵管柱,包括油管、封隔器、三通凡尔和固定凡尔;在所述油管底部由上向下依次设置所述封隔器、三通凡尔和固定凡尔;所述固定凡尔位于所述油管底部、与井底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油层部位通过投球将固定凡尔封闭,通过上提油管柱,在封隔器密封环空的条件下,提供负压,将油层部位的堵塞物清除;并且该管柱在下放过程中,能够使井筒内的液体通过三通凡尔反向向上流动,底部的固定凡尔也能反向流动,从而在抽放过程中有利于降低下放阻力。

技术研发人员:吕延安;薛智鹏;王力;王宝兴;吕楠;许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盘锦展鸿科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9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