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井井口的阀门外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8127发布日期:2020-08-25 19:1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气井井口的阀门外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气井井口的阀门外漏控制器。



背景技术:

天然气井口阀门泄露情况时有发生,而特别是一些老井,常年累月的腐蚀导致了阀门内部的密封圈等损害,导致天然气井口出现不安全事故发生。除了经常的注黄油保养必要的轴承外,更换密封也是必要的。

天然气井口露天装置、使用场所环境复杂,因此使用一定时间后就必须要进行专业的维护保养,特别是更换失效零部件、易损件,补齐缺失件等。阀门的组合密封一般有效期为1-2年时间,而大多数的天然气井口的阀门使用年限大都远远超过了有效使用年限。这样就导致了阀门的泄露。由于组合密封的失效,而导致的阀门沿阀杆、铜螺母、闸阀上部壳体的泄露。

更换组合密封是通常解决此问题的关键,而通常外漏时更换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危险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由于组合密封的失效,而导致的阀门沿阀杆、铜螺母、闸阀上部壳体的泄露,而通常外漏时更换组合密封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危险发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气井井口的阀门外漏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内芯使阀门缓慢打开,当阀门打开到最大位置,利用工具堵塞阀门气体通道,当堵塞工具堵住后,利用放气装置排出控气装置本体中的外漏气体,待气体排放完全后,拆除相应的密封隔环和过渡活塞环,拆除阀门上部壳体,更换组合密封,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气井井口的阀门外漏控制器,包括控气装置、螺杆、上法兰板和下法兰板,所述上法兰板位于下法兰板上方,所述的上法兰板与下法兰板之间通过多个螺杆连接;所述的控气装置设在上法兰板上。

所述的控气装置至少包括套设在阀杆螺母下部外侧的过渡活塞环,所述的过渡活塞环下端向下穿过上法兰板,并通过外侧螺纹与上法兰板下表面连接;所述的过渡活塞环的中部环形台面上设有密封隔环,所述密封隔环的外部设有外筒,所述密封隔环的顶部设有压帽,所述压帽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穿接有内芯,所述内芯的下部位于所述密封隔环的内部。

所述的内芯为六方结构,内芯的下部外表面与密封隔环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圈和o圈。

所述的密封隔环与过渡活塞环的中部环形台面之间螺纹连接,且密封隔环与过渡活塞环的中部环形台面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外筒的外部固定有三通,所述的三通与密封隔环相连通,且三通上固定有高压放气截止阀和压力表。

所述的过渡活塞环的外侧设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固定在上法兰板的上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外漏阀门的内部组合密封(盘根)失效后,出现气体外漏情况时,安装本实用新型阀门外漏控制器,通过旋转开关连接杆即内芯使阀门缓慢打开,当阀门打开到最大位置,利用工具堵塞阀门气体通道,当堵塞工具堵住后,利用放气装置排出控气装置本体中的外漏气体,待气体排放完全后,拆除相应的密封隔环和过渡活塞环,拆除阀门上部壳体,更换组合密封,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杆;2、限位板;3、过渡活塞环;4、三通;5、密封隔环;6、内芯;7、o圈;8、密封圈;9、上法兰板;10、下法兰板;11、外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克服现有由于组合密封的失效,而导致的阀门沿阀杆、铜螺母、闸阀上部壳体的泄露,而通常外漏时更换组合密封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危险发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用于气井井口的阀门外漏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内芯使阀门缓慢打开,当阀门打开到最大位置,利用工具堵塞阀门气体通道,当堵塞工具堵住后,利用放气装置排出控气装置本体中的外漏气体,待气体排放完全后,拆除相应的密封隔环和过渡活塞环,拆除阀门上部壳体,更换组合密封,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一种用于气井井口的阀门外漏控制器,包括控气装置、螺杆1、上法兰板9和下法兰板10,所述上法兰板9位于下法兰板10上方,所述的上法兰板9与下法兰板10之间通过多个螺杆1连接;所述的控气装置设在上法兰板9上。

本实用新型在外漏阀门的内部组合密封(盘根)失效后,出现气体外漏情况时,安装本实用新型阀门外漏控制器,通过旋转开关连接杆即内芯6使阀门缓慢打开,当阀门打开到最大位置,利用工具堵塞阀门气体通道,当堵塞工具堵住后,利用放气截止阀排出控气装置中的外漏气体,待气体排放完全后,拆除相应的密封隔环5和过渡活塞环3,拆除阀门上部壳体,更换组合密封,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气装置至少包括套设在阀杆螺母下部外侧的过渡活塞环3,所述的过渡活塞环3下端向下穿过上法兰板9,并通过外侧螺纹与上法兰板9下表面连接;所述的过渡活塞环3的中部环形台面上设有密封隔环5,所述密封隔环5的外部设有外筒11,所述密封隔环5的顶部设有压帽,所述压帽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穿接有内芯6,所述内芯6的下部位于所述密封隔环5的内部。

所述的内芯6为六方结构,内芯6的下部外表面与密封隔环5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圈8和o圈7。

进一步的,内芯6的下部为内六方结构,且内芯6的下部外表面与密封隔环5的内表面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密封圈8和o圈7,内芯6下部的内六方结构,能够与阀杆螺母上部的外六方结构配合,并且通过密封圈8和o圈7之间的作用,便以形成一个密封的内腔。

所述的密封隔环5与过渡活塞环3的中部环形台面之间螺纹连接,且密封隔环5与过渡活塞环3的中部环形台面之间设有密封圈8。

进一步的,密封隔环5与过渡活塞环3的中部中部环形台面之间螺纹连接连接,且密封隔环5与过渡活塞环3的中部中部环形台面之间配备有密封圈8,使密封隔环5可以牢固的固定在过渡活塞环3中,并且以此形成空气装置的腔体。

所述的外筒11的外部固定有三通4,所述的三通4与密封隔环5相连通,且三通4上固定有高压放气截止阀和压力表。

进一步的,外筒11的外部固定有三通4,三通4与密封隔环5相连通,且三通4上固定有高压放气截止阀和压力表,当压力达到设定的界限时,可在放气截止阀后连接高压放气管,打开放气截止阀,通过胶管导流,排除密封隔环5和过度活塞阀3形成腔体内的气体。

所述的过渡活塞环3的外侧设有限位板2,所述的限位板2固定在上法兰板9的上表面上。

进一步的,过渡活塞环3的外侧位于上法兰板9的上表面固定有限位板2,通过设计180°对向铣削去除部分为平面,并加装限位板2,固定于四个拉紧螺母,当拉紧螺母同时紧外筒11,解决操作空间小不易备紧的问题。

进一步的,过渡活塞环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上法兰板9,上法兰板9的下方设有下法兰板10,上法兰板9和下法兰板10之间设有若干个螺杆1,上法兰板9和下法兰板10之间通过若干个螺杆1相连接,可以将整个控气装置固着在外漏阀门上,并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一种用于气井井口的阀门外漏控制方法,具体步骤为:在外漏阀门的内部组合密封失效后,出现气体外漏情况时,安装本阀门外漏控制器,通过内芯6使阀门缓慢打开,当阀门打开到最大位置,利用工具堵塞阀门气体通道,当堵塞工具堵住后,利用放气截止阀排出控气装置中的外漏气体,待气体排放完全后,拆除相应的密封隔环5和过渡活塞环3,拆除阀门上部壳体,更换组合密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气井井口的阀门外漏控制器,包括设在外漏阀门上的控气装置,控气装置包括套设在阀杆螺母下部外侧的过渡活塞环3,所受过渡活塞环3的中部环形台面上设有密封隔环5,密封隔环5的外部设有外筒11,且密封隔环5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压帽,压帽的顶部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穿接有内芯6,内芯6的下部位于密封隔环5的内部,在外漏阀门的内部组合密封(盘根)失效后,出现气体外漏情况时,安装本实用新型阀门外漏控制器,通过旋转开关连接杆即内芯6使阀门缓慢打开,当阀门打开到最大位置,利用工具堵塞阀门气体通道,当堵塞工具堵住后,利用放气截止阀排出控气装置本体中的外漏气体,待气体排放完全后,拆除相应的密封隔环5和过渡活塞环3,拆除阀门上部壳体,更换组合密封,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方法的技术实施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中为详细描述的装置及方法均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将不再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