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于大坡度可快速转运的管片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4420发布日期:2020-08-07 17:4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应于大坡度可快速转运的管片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适应于大坡度可快速转运的管片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隧道建设时,采用掘进机进行开挖后,需要同时对管片进行铺设。而且高效率的管片铺设以及隧道开挖可以降低隧道施工的风险性。在进行管片铺设时,首先需要管片运输系统将管片运输到掘进机的拼装区域,因此,提升管片的运输效率可以缩短管片铺设的时间,从而降低隧道施工的风险性。

在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cn104775834b的专利名称为同时适应整环管片输送及小曲线掘进功能的管片输送小车中,提到的一种管片输送装置,可以依靠滑动油缸和起升油缸步进的完成整环管片的输送。虽然其优势是可以满足整环管片的输送,但是由于管片是步进前进的,且由于油缸的运动效率问题,导致管片整体运输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快速施工的需求。此外,该装置为了保证管片能水平前移,装置上表面应该平齐,因此,在大坡度隧道中,管片可能会因重力问题导致下滑,出现施工事故。还有,当掘进机需要进行分体始发时,该装置较长,不能满足始发下井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应于大坡度可快速转运的管片运输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片运输装置工作效率低、大坡度隧道下管片易下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应于大坡度可快速转运的管片运输装置,包括与拖车或主机连接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动力装置和用于承载管片的旋转小车,动力装置带动旋转小车沿机架运动;所述机架的下部对称设有胶轮组件。

所述机架前部的横梁上设有前防撞块,机架后部的横梁上设有后防撞块,前防撞块和后防撞块分别与旋转小车的前部和后部相对应,机架前部的侧板上设有前接收器,机架后部的侧板上设有后接收器,机架上设有导轨,旋转小车沿导轨移动。

所述旋转小车包括主体架,主体架上设有回转油缸,回转油缸的一端与主体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转盘,转盘通过回转轴承与主体架转动连接,转盘上设有用于承载管片的托盘;所述主体架的两侧对称设有行走钢轮,行走钢轮与导轨相对应且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沿导轨移动。

所述托盘上与管片接触处设有尼龙板,所述行走钢轮的外侧端设有封板;所述主体架的前部设有前端挡块,前端挡块与前防撞块相对应,主体架的后部设有前端挡块,后端挡块与后防撞块相对应,所述主体架前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前接收器相对应,主体架后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后接收器相对应。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驱动组、驱动轴和第三转轴,驱动组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轮,驱动轴上设有从动轮和主动链轮,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主动轮相连接,第三转轴上设有从动链轮,从动链轮通过驱动链与主动链轮相连接,所述旋转小车通过张紧机构与驱动链相连接。

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固定块、螺杆和旋紧螺母,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旋转小车的主体架的两侧,螺杆的一端与驱动链相连接、另一端穿过固定块且通过旋紧螺母锁定。

所述机架上固定设有导向槽,驱动链位于导向槽内且与导向槽相配合。

所述胶轮组件包括与机架相连接的第一轮轴,第一轮轴上设有轮芯,轮芯的外表面上设有轮匝。

所述机架的前后两端设有用于与拖车或主机连接的拖拉耳座。

本实用新型铜鼓旋转小车的自转可实现其载运的管片的转动,改变其运送方向,以适用于不同坡度的隧道,保证在大坡度隧道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管片下滑,提高施工安全性。前端接收器和第一限位块配合使用,后端接收器和第二限位块配合使用,可以限制旋转小车在机架前端后端的位置,便于控制其运动位置。前端挡块和前端防撞块配合使用,后端挡块与后端防撞块配合使用,可以缓冲撞击,从而防止因为限位失效而损坏输送装置,提供运输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紧凑,其机架长度和旋转运输小车运输行程可根据需要增减,适用范围广;尤其在大坡度隧道管片转运时,安全系数高,大大提高了管片运输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c-c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d-d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e-e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ⅰ向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ⅱ向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张紧机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实施例1,一种适应于大坡度可快速转运的管片运输装置,包括与拖车或主机连接的机架4,即机架4的前后两端设有用于与拖车或主机连接的拖拉耳座6,拖拉耳座通过轴铰接与拖车或主机连接,带动机架运动。所述机架4上设有动力装置3和用于承载管片1的旋转小车2,旋转小车可进行自转,进而实现管片的转动,改变其运送方向,以适用于不同坡度的隧道,保证在大坡度隧道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管片下滑,提高施工安全性。在用于分体盾构始发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机架的长度,适应不同分体始发长度的需要。动力装置3带动旋转小车2沿机架4运动,动力装置为旋转小车的沿机架的运动提供动力,实现管片的连续运动;所述机架4的下部对称设有胶轮组件5,胶轮组件为机架的行走轮,在拖车或主机的作用下,机架通过胶轮组件沿隧道运动。

优选地,如图6和7所示,所述机架4前部的横梁上设有前防撞块402,机架4后部的横梁上设有后防撞块403,前防撞块402和后防撞块403分别与旋转小车2的前部和后部相对应,用于减缓撞击,从而防止因为限位失效而损坏运输装置。机架4前部的侧板上设有前接收器7,机架4后部的侧板上设有后接收器8,前接收器7、后接收器8均与后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定位和限制旋转小车在机架前端和后端的极限位置。机架4上设有导轨401,导轨对称设置在机架的中部,其与机架平行,旋转小车2沿导轨401移动,实现沿隧道轴向运动。

如图3和4所示,实施例2,一种适应于大坡度可快速转运的管片运输装置,所述旋转小车2包括主体架205,主体架205上设有回转油缸203,回转油缸位于主体架的中部。回转油缸203的一端与主体架205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转盘202,转盘与回转油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回转油缸的作用下,转盘发生转动。转盘202通过回转轴承204与主体架205转动连接,转盘202上设有用于承载管片1的托盘201,托盘与转盘固定连接,随转盘进行同步转动,进而实现管片的转动。所述主体架205的两侧对称设有行走钢轮207,行走钢轮207与导轨401相对应且在动力装置3的作用下沿导轨401移动。即主体架的两侧固定设有第二轮轴206,行走钢轮207通过轴承208转动连接在第二轮轴上,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带动主体架沿导轨前后运动,进行管片的运输。

优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托盘201上与管片1接触处设有尼龙板209,尼龙板用于保护和稳定管片。行走钢轮207的外侧端设有封板210,封板将第二轮轴密封,防止杂物进入轴承208;同时便于润滑油的加入。所述主体架205的前部设有前端挡块213,前端挡块213与前防撞块402相对应,主体架205的后部设有后端挡块214,后端挡块214与后防撞块403相对应,运载时管片放置在前端挡块和后端挡块之间,挡块与防撞块的配合,可有效缓冲撞击,保护旋转小车和管片。所述主体架205前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块211,第一限位块211与前接收器7相对应,主体架205后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块212,第二限位块212与后接收器8相对应。前接收器7和后接收器8可采用位置传感器,当旋转小车向前运动至前接收器处,前接收器将信号传递给后台控制器,后台控制器控制动力装置停止工作,限位旋转小车运动的前端极限位置。当旋转小车向后运动至后接收器处,后接收器将信号传递给后台控制器,后台控制器控制动力装置停止工作,限位旋转小车运动的后端极限位置。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如图5所示,实施例3,一种适应于大坡度可快速转运的管片运输装置,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固定在机架4上的驱动组304、驱动轴307和第三转轴311,驱动组304可采用电机组,电机组、驱动轴307设置在机架的后端,第三转轴311设置在机架的前端。驱动组304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轮305,驱动轴307上通过键连接有从动轮306和主动链轮308,从动轮306通过传动带310与主动轮305相连接,驱动组通过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带动驱动轴转动。第三转轴311上通过键连接有从动链轮309,从动链轮309通过驱动链301与主动链轮308相连接,驱动轴转动实现主动链轮通过驱动链带动从动轮转动。所述旋转小车2通过张紧机构302与驱动链301相连接,即驱动组通过驱动链带动旋转小车沿机架前后运动。

优选地,如图8所示,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固定块3021、螺杆3022和旋紧螺母3023,所述固定块3021固定在旋转小车2的主体架205的两侧,螺杆3022的一端与驱动链301铰接、另一端穿过固定块3021且通过旋紧螺母3023锁定。通过调节螺杆既可以实现链条的前后张紧,又能实现链条带动旋转小车运动。所述机架4上固定设有导向槽303,驱动链301位于导向槽303内且与导向槽303相配合,链条可在导向槽中滚动,对链条进行限位和保护。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胶轮组件5包括与机架4相连接的第一轮轴503,第一轮轴503上设有轮芯502,轮芯502的外表面上固定设有轮匝501。胶轮组件有四个且对称设置在机架的两侧,便于机架平稳运动,当轮匝磨损后可进行快速更换。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