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工程地质勘探用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8884发布日期:2020-09-11 21:59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工程地质勘探用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式工程地质勘探用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勘探时需要用钻孔装置对地面之下的土壤进行打孔取样,分析土质成分,常用的钻孔装置没有支撑装置,打孔时,产生振动,会持续对车轮产生影响,破坏车轮,且在打孔时,装置对地面的抓力不够,固定的力度不够,导致钻孔时,钻机容易产生振动,我们提出一种移动式工程地质勘探用钻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工程地质勘探用钻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工程地质勘探用钻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两根对称的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设置钻机,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有上下通孔,通孔内设置垂直的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穿过固定块的顶端面,与水平的支块固定连接,所述支块的顶端面上设置气缸,所气缸的伸缩端穿过支块的上下两侧与支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底端与支脚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侧壁四周均匀设置支撑装置,所述底座的底端面上均匀设置滚轮箱,所述滚轮箱内均匀设置滚轮,所述滚轮与滚轮箱的连接处设置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块,所述第一支块固定在底座的侧壁四周,所述第一支块上开有上下通孔,通孔内设置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穿过第一支块的顶端面与手轮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底端穿过第一支块的顶端面与第二支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块的底端设置支撑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包括第三支块,所述第三支块与第二支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块的外壁四周设置压板,所述第三支块的底端均匀设置钢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块的底端开有凹槽,凹槽内刻有内螺纹,所第三支块的顶端四周刻有与内螺纹相互匹配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钢柱的底部为尖刺状,且钢柱焊接在与第三支块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的材料为铁块,铁块的外壁均套接橡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气缸、支柱与支脚,能够将钻机装置架起来,使得滚轮离开地面,防止钻机工作时,不断产生振动破坏滚轮,通过支撑装置中的手轮、螺纹杆与支撑脚,能够牢牢抓紧泥土,使得底座与地面之间的固定力增强,有效减弱钻机工作时的振动对装置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脚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钻机;4、固定块;5、转轴;6、支块;7、气缸;8、支柱;9、支脚;10、支撑装置;11、滚轮箱;12、滚轮;101、第一支块;102、螺纹杆;103、手轮;104、第二支块;105、支撑脚;1051、第三支块;1052、压板;1053、钢柱。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工程地质勘探用钻孔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设置两根对称的支架2,两个支架2之间设置钻机3,钻机3一般包括钻头,驱使钻头转动的电机,驱使钻头向下运动的导杆,且钻头、电机、导杆均为市面上常见的钻孔结构,钻机3的钻头垂直向下穿过底座1的中央,对泥土进行钻孔;

如图1所示,底座1的顶端两侧设置固定块4,固定块4上开有上下通孔,通孔内设置垂直的转轴5,转轴5与固定块4之间设置轴承,减少摩擦力,转轴5的顶端穿过固定块4的顶端面,与水平的支块6固定连接,支块6的顶端面上设置气缸7,所气缸7的伸缩端穿过支块6的上下两侧与支柱8固定连接,支柱8的底端与支脚9固定连接,当进行移动时,转动转轴5,使得支柱8与支脚9位于底座1之上,当进行固定时,转动转轴5,使得支脚9位于底座1的侧壁外,通过气缸7的伸缩端向下移动,使得支脚9与地面接触,支撑滚轮12,使其远离地面;

如图1所示,底座1的侧壁四周均匀设置支撑装置10,底座1的底端面上均匀设置滚轮箱11,滚轮箱11内均匀设置滚轮12,滚轮12与滚轮箱11的连接处设置弹簧,一个滚轮箱11内一般设置3组滚轮12,设置多组滚轮12使得重力均匀分布,减少装置对每个滚轮12的压力,弹簧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有利于野外崎岖不平的路面。

如图2所示,支撑装置10包括第一支块101,第一支块101固定在底座1的侧壁四周,第一支块101上开有上下通孔,通孔内设置螺纹杆102,螺纹杆102的顶端穿过第一支块101的顶端面与手轮103固定连接,螺纹杆102的底端穿过第一支块101的底端面与第二支块104固定连接,第二支块104的底端设置支撑脚105,转动手轮103,螺纹杆102通过螺纹的作用向下移动,使得支撑脚插入泥土中,加强其与地面之间的拉力,便于装置的稳固;

如图3所示,支撑脚105包括第三支块1051,第三支块1051与第二支块104固定连接,第三支块1051的外壁四周设置压板1052,第三支块1051的底端均匀设置钢柱1053,支撑脚105上均匀设置的钢柱1053直接插入泥土中,加强固定,当钢柱1053插入泥土后,压板1052与地面接触,压板1052具有较大的面积,防止支撑装置10深陷泥土;

如图3所示,第二支块104的底端开有凹槽,凹槽内刻有内螺纹,所第三支块1051的顶端四周刻有与内螺纹相互匹配的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第二支块104与第三支块1051之间能够相互拆卸,便于更换支撑脚105;

如图3所示,钢柱1053的底部为尖刺状,且钢柱1053焊接在与第三支块1051的底端,将钢柱1053的底端设置成尖刺状,便于其直接插入泥土中,通过焊接方式更加稳固,加强对地面的抓力;

如图1所示,支脚9的材料为铁块,铁块的外壁均套接橡胶套,铁块在挤压时,不容易发生较大形变,其外壁套接橡胶套,能保护支脚9,防止其生锈。

工作原理:使用过程中,通过滚轮12能够移动,当固定时,转动转轴5,支块6旋转,支柱8从底座1的顶端移动到底座1的四周侧壁外,启动气缸7,气缸7的活塞移动,推动支柱8向下移动,支柱8向下移动过程中,使得支脚9与地面接触,接触点压力加大,带动装置向上移动,滚轮12的底端离开地面,减少滚轮12所受压力,起到保护作用,然后转动手轮103,使得螺纹杆102向下移动,螺纹杆102移动时,钢柱1053插入地面之下,使得抓力增强,压板1052与地面接触,能防止螺纹杆102过于深陷泥土。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