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1723发布日期:2020-06-30 20:5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铁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造地铁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稳固,地铁道路需求的不断上涨,修建更多的地铁成为重要的目标。修建地铁可以节省成本,由于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于地底,地铁可以节省地面空间。地铁的铁路建于地底,可以减少地面的噪音。修建地铁可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干扰,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修建地铁可以节约能源,在全球暖化问题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由于地铁行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使民众乐于搭乘,也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一般的汽车使用汽油或石油作为能源,而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的排放,不会污染环境。

然而,地铁隧道挖掘是修建地铁的重要工作,在地铁隧道开挖施工中,采用盾构法掘进时,由于大量的渣土需要向外运送,有由于城市地铁车站大多在地面以下,故隧道的出口大多在地面下20-30米处,渣土运出隧道口后还需要以传送带运送到地面卸渣,再通过汽车运走。但是,将隧道中的土渣推送至传送带上的工程一般都是靠人工完成,人工将土渣推送至传送带上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人工将土渣推送至传送带上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地铁施工装置。

一种地铁施工装置,该地铁施工装置包括:承载板、载土机构、拉动机构以及两个推动机构;所述载土机构、所述拉动机构以及两个所述推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

所述载土机构包括承载气缸、气缸承载柱以及承载筒;所述承载气缸与所述承载板连接,所述承载气缸与所述气缸承载柱驱动连接,所述气缸承载柱远离所述承载气缸的一端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气缸承载柱于所述转动槽中设置有转动柱及扭簧,所述转动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槽的两槽壁转动连接,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动柱上并与所述转动柱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槽的两槽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筒的底部设置有转动连接板,所述转动连接板部分收容于所述转动槽中并与所述转动柱连接;

所述拉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丝杆、驱动块、移动滑轨、顶板以及拉动绳;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移动滑轨均与所述承载板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移动滑轨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驱动丝杆与所述驱动块驱动连接;所述移动滑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驱动块部分插设于所述滑动槽中并与所述移动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丝杆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与所述顶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块通过所述拉动绳与所述承载筒远离所述气缸承载柱的一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动绳为橡胶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动绳为铁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动绳为钢丝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动机构还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所述承载板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丝杆、所述移动滑轨、所述驱动块以及所述顶板均收容于所述保护壳中。

上述地铁施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将载土机构埋在待清除土渣堆中,当承载筒载满土后,承载气缸通过气缸承载柱驱动承载筒向上移动,使得承载筒冲出土渣堆。同时,在承载气缸通过气缸承载柱驱动承载筒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丝杆驱动所述驱动块沿着移动滑轨向上移动,由于拉动绳的牵引作用,承载筒保持一个倾斜向上的状态,此时扭簧受力发生形变。当承载筒移动到特定的位置后,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丝杆驱动所述驱动块沿着移动滑轨向下移动,此时,形变的扭簧因为外力的撤销将对承载筒施加外力而将承载筒摆向远离移动滑轨的一边,以将承载筒摆至倾斜状态,使得承载筒中的土渣倾倒在外界的传送带上。实现了将土渣高效地推送至传送带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地铁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地铁施工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地铁施工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地铁施工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地铁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施工装置10,该地铁施工装置10包括:承载板100、载土机构200以及拉动机构300。载土机构200以及拉动机构300均设置在承载板100上。载土机构200包括承载气缸210、气缸承载柱220以及承载筒230。承载气缸210与承载板100连接,承载气缸210与气缸承载柱220驱动连接,气缸承载柱220远离承载气缸210的一端开设有转动槽201,气缸承载柱220于转动槽201中设置有转动柱221及扭簧222,转动柱221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槽201的两槽壁转动连接,也就是说,转动柱221的一端与转动槽201的一槽壁转动连接,转动柱221的另一端与转动槽201的另一槽壁转动连接。扭簧222套设于转动柱221上并与转动柱221固定连接,扭簧222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槽201的两槽壁固定连接。承载筒230的底部设置有转动连接板231,转动连接板231部分收容于转动槽201中并与转动柱221连接。拉动机构300包括驱动电机310、驱动丝杆320、驱动块330、移动滑轨340、顶板350以及拉动绳360。驱动电机310和移动滑轨340均与承载板100连接。顶板350与移动滑轨340远离承载板100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310通过驱动丝杆320与驱动块330驱动连接。移动滑轨340开设有滑动槽301,驱动块330部分插设于滑动槽301中并与移动滑轨340滑动连接,驱动丝杆320远离驱动电机310的一端与顶板350转动连接。驱动块330通过拉动绳360与承载筒230远离气缸承载柱220的一端连接。

上述地铁施工装置10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将载土机构200埋在待清除土渣堆中,当承载筒230载满土后,承载气缸210通过气缸承载柱220驱动承载筒230向上移动,使得承载筒230冲出土渣堆。同时,在承载气缸210通过气缸承载柱220驱动承载筒23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驱动电机310通过驱动丝杆320驱动所述驱动块330沿着移动滑轨340向上移动,由于拉动绳360的牵引作用,承载筒230保持一个倾斜向上的状态,此时扭簧222受力发生形变。当承载筒230移动到特定的位置后,驱动电机310通过驱动丝杆320驱动所述驱动块330沿着移动滑轨340向下移动,此时,形变的扭簧222因为外力的撤销将对承载筒230施加外力而将承载筒230摆向远离移动滑轨340的一边,以将承载筒230摆至倾斜状态,使得承载筒230中的土渣倾倒在外界的传送带上。实现了将土渣高效地推送至传送带上。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一实施例中,地铁施工装置还包括推动机构400,推动机构400包括推动气缸410、气缸推杆420以及推动板430。推动气缸410通过气缸推杆420与推动板430驱动连接。推动气缸410通过气缸推杆420驱动推动板430朝向或远离承载筒230运动。两个推动气缸410设置在驱动丝杆320的两边,两个推动气缸410之间的间距大于驱动块330的宽度。在承载气缸210通过气缸承载柱220驱动承载筒23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驱动电机310通过驱动丝杆320驱动所述驱动块330沿着移动滑轨340向上移动,由于拉动绳360的牵引作用,承载筒230保持一个倾斜向上的状态。当承载筒230移动到特定的位置后,驱动电机310通过驱动丝杆320驱动所述驱动块330沿着移动滑轨340向下移动,同时,将承载筒230推向远离移动滑轨340的一边,以将承载筒230推至倾斜状态,使得承载筒230中的土渣倾倒在外界的传送带上。实现了将土渣高效地推送至传送带上。

承载板100用于承载载土机构200、拉动机构300以及两个推动机构,载土机构200、拉动机构300以及两个推动机构均设置在承载板100上。具体的,载土机构200中的承载气缸210与承载板100连接,拉动机构300中的驱动电机310和移动滑轨340均与承载板100连接。承载板100通过移动滑轨340与两个推动机构400连接,具体的,承载板100通过移动滑轨340与两个推动气缸410连接。

载土机构200用于装载待清除土渣,具体的,载土机构200包括承载气缸210、气缸承载柱220以及承载筒230。承载筒230用于装卸待清除土渣。承载气缸210与承载板100连接,承载气缸210与气缸承载柱220驱动连接,气缸承载柱220远离承载气缸210的一端开设有转动槽201,气缸承载柱220于转动槽201中设置有转动柱221,转动柱221的每一端与转动槽201的一槽壁转动连接。也就是说,转动柱221与转动槽201的两槽壁转动连接。承载筒230的底部设置有转动连接板231,转动连接板231部分收容于转动槽201中并与转动柱221连接。当承载筒230载满土后,承载气缸210通过气缸承载柱220驱动承载筒230向上移动,使得承载筒230冲出土渣堆。当承载筒230中的土渣倾倒完毕后,承载气缸210通过气缸承载柱220驱动承载筒230在钻入土渣堆为下一次填装做准备。

拉动机构300用于拉动承载筒230使得承载筒230在土渣堆中保持一个相对竖直的状态,具体的,拉动机构300包括驱动电机310、驱动丝杆320、驱动块330、移动滑轨340、顶板350以及拉动绳360。驱动电机310和移动滑轨340均与承载板100连接。顶板350与移动滑轨340远离承载板100的一端连接。利用丝杆原理,驱动电机310通过驱动丝杆320与驱动块330驱动连接。移动滑轨340开设有滑动槽301,驱动块330部分插设于滑动槽301中并与移动滑轨340滑动连接,驱动丝杆320远离驱动电机310的一端与顶板350转动连接。驱动块330通过拉动绳360与承载筒230远离气缸承载柱220的一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拉动绳360为橡胶带,橡胶带具有较强的韧性、一定的弹性和良好的强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拉动绳360为铁链。在其他实施例中,拉动绳360为钢丝绳。在承载气缸210通过气缸承载柱220驱动承载筒23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驱动电机310通过驱动丝杆320驱动所述驱动块330沿着移动滑轨340向上移动,由于拉动绳360的牵引作用,承载筒230保持一个倾斜向上的状态。

推动机构400用于将承载筒230推至一个倾斜的状态,使得承载筒230中的渣土倾倒在外界传送带上,具体的,推动机构400包括推动气缸410、气缸推杆420以及推动板430。推动气缸410通过气缸推杆420与推动板430驱动连接。推动气缸410通过气缸推杆420驱动推动板430朝向或远离承载筒230运动。两个推动气缸410设置在驱动丝杆320的两边,两个推动气缸410之间的间距大于驱动块330的宽度,以使得驱动块330可以在两个推动气缸410之间穿过。当承载筒230移动到特定的位置后,驱动电机310通过驱动丝杆320驱动所述驱动块330沿着移动滑轨340向下移动,同时,两个推动气缸410通过气缸推杆420驱动推动板430将承载筒230推向远离移动滑轨340的一边,以将承载筒230推至倾斜状态,使得承载筒230中的土渣倾倒在外界的传送带上。实现了将土渣高效地推送至传送带上。

为了增强对拉动机构300的保护,避免外界的物体撞击到拉动机构300对拉动机构300造成损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拉动机构300还包括保护壳,保护壳与承载板100连接,驱动电机310、驱动丝杆320、移动滑轨340、驱动块330以及顶板350均收容于保护壳中。保护壳一方面增加了对驱动电机310、驱动丝杆320、移动滑轨340、驱动块330以及顶板350的保护,另一方面避免了外界的杂质进入到滑动槽301中,影响拉动机构300的正常工作。如此,保护壳增加了拉动机构300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拉动机构300的工作稳定性。

为了避免推动机构400在将承载筒230推至一个倾斜状态的过程中对承载筒230造成损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动板430远离气缸推杆420的一面设置有缓冲层,以缓冲推动板430与承载筒230直接接触产生的撞击力。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层为软质橡胶垫,软质橡胶垫具有一定的弹性、良好的韧性和耐磨性,在避免推动板430与承载筒230直接接触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了承载筒230。进一步地,软质橡胶垫上设置有防滑纹,以增加推动板430与承载筒23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推动机构400在将承载筒230推至一个倾斜状态的过程中承载筒230与推动板430不发生滑动,从而增加了推动机构400的工作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层为海绵垫。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海绵垫为记忆海绵垫,记忆海绵垫柔软蓬松,可以有效地缓冲推动板430与承载筒230直接接触产生的撞击力,并且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到原有形状。如此,推动板430远离气缸推杆420的一面设置的缓冲层有效地保护了承载筒230。

地铁施工装置在夜间作业过程往往会通过灯具进行照明,但是,地铁施工装置的作业环境往往是野外,而野外蚊虫较多,当灯具开启时往往会吸引大量蚊虫,大量蚊虫容易遮挡光线,同时长时间下去容易导致灯具的外壳被蚊虫的尸体污染覆盖,导致发出的光线暗弱,影响正常的夜间作业,为此,一实施例中,地铁施工装置还包括驱蚊灯具,该驱蚊灯具包括灯座、第一驱蚊结构、第二驱蚊结构和第三驱蚊结构。灯座提供底部支撑,灯座安装设置在承载板上。灯座的上端中心处设有鹅颈管,鹅颈管提供支撑,同时便于调节照射角度,鹅颈管的上端配合设有灯罩,灯罩提供灯源及结构的安装,灯罩的内部配合设有led灯,提供照明,灯罩的外表面上方设有支柱,支柱提供支撑连接,支柱的上端设有螺纹筒,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维护,灯座的上端设有l形板,提供支撑连接,l形板的上端底面设有螺纹连接头,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维护。第一驱蚊结构配合设置于螺纹筒的上端,第一驱蚊结构包括圆罩、驱蚊灯和罩盖,圆罩底端的螺柱与螺纹筒螺纹连接,驱蚊灯配合设置于圆罩的内部,圆罩的上端为开口结构,罩盖与圆罩的上端开口螺纹连接,罩盖与圆罩的上部均设有均匀分布的条形透光口,将驱蚊灯打开,驱蚊灯的灯光成黄色,滤除紫外线和红外线,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驱蚊灯发出一种蚊虫厌恶的特殊光源能将蚊虫驱走,圆罩和罩盖提供驱蚊灯的外部防护和便于更换维护,同时上方的条形透光口又不影响光源的照射。第二驱蚊结构配合设置于螺纹连接头的底端,第二驱蚊结构包括储液瓶、连接管、漏孔箱、加热丝、挥发棉毡和导液棒,储液瓶的瓶口与螺纹连接头螺纹连接,连接管设置于储液瓶颈部的开口处,漏孔箱设置于连接管的外侧端头相连,漏孔箱与连接管相通,加热丝设置于漏孔箱内部导热板的底面,挥发棉毡设置于漏孔箱内部导热板的上表面,导液棒的外侧端头与挥发棉毡相连,导液棒穿过连接管并延伸至储液瓶的瓶内底端,向储液瓶内添加适量的驱蚊液,将储液瓶的瓶口与螺纹连接头适宜程度螺纹连接,储液瓶内驱蚊液通过导液棒渗浸至挥发棉毡上充分湿润,加热丝加热,将漏孔箱内部的导热板加热,挥发棉毡受热,上方渗浸的驱蚊液受热通过漏孔箱上方的通孔挥发,从而刺激蚊虫达到驱散效果。第三驱蚊结构设置于灯座的上表面边缘处,第三驱蚊结构包括漏孔槽、驱蚊膏和漏孔槽盖,漏孔槽设置于灯座的上表面边缘处,驱蚊膏设置于漏孔槽的内部,漏孔槽盖通过铰链铰接于漏孔槽的上端边缘处,且与漏孔槽配合设置,将驱蚊膏放置在漏孔槽内,盖上漏孔槽盖,驱蚊膏自身挥发,通过漏孔槽和漏孔槽盖上方的漏孔散出,从而刺激蚊虫达到驱散效果。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控制开关组调节各结构和元件的正常运转,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led灯、驱蚊灯和加热丝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其中:还包括旋钮,旋钮设置于罩盖的上表面中心处,便于开闭罩盖。

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开关组调控,led灯打开,提供光照照明,摆动鹅颈管,满足不同角度的光源照射,需要蚊虫驱散时,将驱蚊灯具打开,驱蚊灯具的灯光成黄色,滤除紫外线和红外线,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驱蚊灯发出一种蚊虫厌恶的特殊光源能将蚊虫驱走,圆罩和罩盖提供驱蚊灯的外部防护和便于更换维护,同时上方的条形透光口又不影响光源的照射,向储液瓶内添加适量的驱蚊液,将储液瓶的瓶口与螺纹连接头适宜程度螺纹连接,储液瓶内驱蚊液通过导液棒渗浸至挥发棉毡上充分湿润,加热丝加热,将漏孔箱内部的导热板加热,挥发棉毡受热,上方渗浸的驱蚊液受热通过漏孔箱上方的通孔挥发,从而刺激蚊虫达到驱散效果,将驱蚊膏放置在漏孔槽内,盖上漏孔槽盖,驱蚊膏自身挥发,通过漏孔槽和漏孔槽盖上方的漏孔散出,从而刺激蚊虫达到驱散效果,从而充分驱除蚊虫,给使用者提供舒适良好的野外作业环境,使用完毕后,各结构恢复原样即可。

为了便于整体抬升地铁施工装置,以提高作业范围,一实施例中,地铁施工装置还包括钢结构支架,该钢结构支架包括底座及立柱,底座的顶面设置有立柱,立柱顶端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支撑板,承载板与支撑板连接,例如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如螺接、插接或者卡接等方式实现两块板的连接。立柱顶端的另一侧面设置有锁紧机构,且立柱底部的一侧面设置有加固机构,支撑板两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对应开设有第三凹槽,立柱顶端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立柱顶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锁紧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把手靠近立柱一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插杆,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且第一凹槽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加固机构顶部的两侧对应设置有安装环,且加固机构底部的两侧对应设置有安装块,安装环的底端设置有无螺纹通孔,安装块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松紧螺母,安装环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进一步的,把手与插杆为一体式结构,插杆的一端贯穿立柱插入支撑板侧面的第三凹槽内,且插杆与第三凹槽相互匹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凹槽内部的一侧面,且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限位块的一侧面,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凹槽与支撑板相互匹配,锁紧机构可以对支撑板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支撑板从第二凹槽内滑落砸到其他设备或工作人员,从而造成人们的财产损失,严重时还会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进一步地,安装块共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卡销在无螺纹通孔处与安装环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通过其中心位置处的松紧螺母转动连接,安装环共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安装环对应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面,另外两个安装环对应固定安装在安装块的顶面,加固机构共设置有四处,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的四个侧面,加固机构可以对支撑板的位置再次进行固定,同时起到保护的作用,减缓外界作用力对支撑板带来的冲击力。进一步地,底座与立柱为一体式结构,底座顶面的两侧设置有螺纹通孔,且底座通过与螺纹通孔相匹配的地脚螺栓固定安装在地表上,本发明通过地脚螺栓连接在地表上,方便工作人员对本发明的安装与拆卸工作,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使用时,首先用地脚螺栓通过螺纹通孔将立柱固定安装在地表上,接着再拉动把手带动限位块压缩弹簧,这时将支撑板的两侧对应插入立柱顶端的第二凹槽中,使得支撑板刚好卡在第二凹槽内,松开把手,因为弹簧本身弹性势能的原因,弹簧推动限位块开始复位,限位块复位的同时带动插杆的一端插入支撑板两侧面的第三凹槽中,锁紧机构可以对支撑板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支撑板从第二凹槽内滑落砸到其他设备或工作人员,从而造成人们的财产损失,严重时还会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然后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卡销转动连接在安装环上的无螺纹通孔内,拧紧松紧螺母可以固定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当前的角度,加固机构可以对支撑板的位置再次进行固定,同时起到保护的作用,减缓外界作用力对支撑板带来的冲击力,最后,将承载板与支撑板连接,再将载土机构、拉动机构以及两个推动机构等进行安装即可,该实施例中,钢结构支架的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结构稳定高效,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更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