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钻导管拆卸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2396发布日期:2021-06-04 17:1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击钻导管拆卸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灌注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击钻导管拆卸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2.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高效、稳定、可靠的桩基开挖方式而被广泛应用,它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及风化岩层等的开挖。其中钻孔灌注桩中的导管拆卸放置装置是保证桩基导管埋深稳定,拆卸安全、方便的关键装置。通常冲击钻导管拆卸放置装置直接放在护筒旁的枕木上,通过导管上的圆肋将导管放置在焊制的槽钢上,在施工过程中,导管拆卸需要两人协作,一人稳定一人拆卸,人员投入较多,因导管和焊制的槽钢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导管在拆卸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和偏转导致操作不便,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同时使得冲击钻副绳套接的导管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冲击钻导管拆卸放置装置。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冲击钻导管拆卸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钢骨架和设置在槽钢骨架中心的开关机构,槽钢骨架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槽钢一,位于开关机构两侧的两个槽钢一之间固接有关于开关机构对称的若干槽钢二,槽钢二的两端与对应的槽钢一垂直固接,位于开关机构两侧的相邻槽钢二之间设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安装在两个槽钢一之间,操作平台的内表面安有若干与槽钢二平行的加强柱,加强柱的两端与相应的槽钢一固接,开关机构包括一对左右对应的钢板,左右钢板上相邻侧设有半圆形开孔,左右钢板上的半圆形开孔形成通孔结构,每个半圆形开孔内均贴合安有胶圈,每个钢板的外侧安有若干合页,钢板通过合页与最近的槽钢二连接,开关机构的外壁四周安有支撑架,支撑架设置在槽钢骨架内。
6.所述槽钢一采用10#槽钢,长为2.5m,两个槽钢一的间距为0.5m。
7.所述槽钢二采用10#槽钢,长为0.5m,相邻槽钢二的间距为0.5m。
8.所述加强柱采用直径为20mm的圆钢。
9.位于同一操作平台上的相邻所述加强柱之间的间距为17cm。
10.所述操作平台采用双层结构的钢板焊接而成,钢板采用厚度为8mm,长度为2.5m,宽度为0.5m的钢板。
11.所述支撑架为三角形支撑架。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胶圈和合页的开关机构,解决了导管在拆卸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和偏转导致操作不便问题,同时避免了冲击钻副绳套接的导管因晃动而发生脱落的情况,进而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设置安有操作平台的槽钢骨架,以及加强柱,提高了操作的安全系数,无需人员扶持稳定导管,使得导管拆卸工作更为高效、安全、可靠,减少了人工操作,解决了人员投入较多问题,使施工效率大幅提
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图;
14.图中:1

槽钢一;2

槽钢二;3

操作平台;4

加强柱;5

开关机构;6

胶圈;7

合页;8

支撑架;
15.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如图1所示,一种冲击钻导管拆卸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钢骨架和设置在槽钢骨架中心的开关机构5,槽钢骨架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槽钢一1,位于开关机构5两侧的两个槽钢一1之间固接有关于开关机构5对称的若干槽钢二2,槽钢二2的两端与对应的槽钢一1垂直固接,位于开关机构5两侧的相邻槽钢二2之间设有操作平台3,操作平台3安装在两个槽钢一1之间,操作平台3的内表面安有若干与槽钢二2平行的加强柱4,加强柱4的两端与相应的槽钢一1固接,开关机构5包括一对左右对应的钢板,左右钢板上相邻侧设有半圆形开孔,左右钢板上的半圆形开孔形成通孔结构,每个半圆形开孔内均贴合安有胶圈6,每个钢板的外侧安有若干合页7,钢板通过合页7与最近的槽钢二2连接,开关机构5的外壁四周安有支撑架8,支撑架8设置在槽钢骨架内。
18.所述槽钢一1采用10#槽钢,长为2.5m,两个槽钢一1的间距为0.5m。
19.所述槽钢二2采用10#槽钢,长为0.5m,相邻槽钢二2的间距为0.5m。
20.所述加强柱4采用直径为20mm的圆钢。
21.位于同一操作平台3上的相邻所述加强柱4之间的间距为17cm。
22.所述操作平台3采用双层结构的钢板焊接而成,钢板采用厚度为8mm,长度为2.5m,宽度为0.5m的钢板。
23.所述支撑架8为三角形支撑架。
24.工作原理:每两套冲击钻配置一套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避免导管拆卸过程中的偏转和晃动,并且操作平台3安全稳定,提高了操作的安全系数,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开关机构5处于敞开状态左右钢板与槽钢骨架呈90度设置,将漏斗放置在左右钢板处的槽钢二2上,在导管埋置深度超过6m或是难以下灌时,将导管提升至开关机构5关闭即左右钢板与槽钢骨架平行设置使导管边肋搭设在左右钢板上,由于胶圈6的摩擦作用,导管在拆卸过程不会发生偏转,减少了人员扶持稳定的操作。
25.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水下混凝土灌注选用圆形螺旋丝套接头的钢导管,钢导管的内径应与桩径及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用为300mm,导管管壁厚度为5mm,导管尾管长度为4.0m,中间每节长度为2m

3m,上部配0.5m、1.0m、1.5m的短管,根据孔深进行调整。
26.导管按顺序配置后穿过开关机构5的通孔结构上接漏斗,然后冲击钻轻放主绳将漏斗卡在开关机构5上,开始混凝土灌注,技术人员和试验人员可安全平稳地站在操作平台3上观察桩基灌注的流程和混凝土的和易性,当混凝土难以下灌时,使用冲击钻主绳将漏斗连同导管一起吊起,使用开关机构5稳定导管,使其不发生偏转,操作人员卸掉漏斗和多余
导管,再将漏斗与卡扣处的导管连接,方便快捷。
27.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导管在拆卸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和偏转导致操作不便问题,同时避免了冲击钻副绳套接的导管因晃动而发生脱落的情况,进而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操作的安全系数,使得导管拆卸工作更为高效、安全、可靠,减少了人工操作,解决了人员投入较多问题,使施工效率大幅提高。
2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