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口导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8904发布日期:2021-04-21 04:3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口导流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层气开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煤层气钻井时对钻杆和环空密封导流并防止浅层流体井涌和井喷的井口导流器。


背景技术:

2.煤层气开采是通过钻进垂直井和水平井实现的,为了实现煤层气井的正常钻井,建立井口环空的开启与关闭实现钻井液正常循环,防止地下浅层流体溢出或喷出造成的安全隐患,通常的做法是在井口安装井口防喷器(bop)。钻进常规油气井的井口防喷器制造工艺复杂,结构庞大笨重,安装操作困难。煤层气井通常是钻进井深较浅的井,所钻遇的地层通常压力较低,最高仅有十几兆帕,使用常规油气钻井的井口防喷器是一种非常不经济的方法。为了克服煤层气钻井目前使用常规油气井使用的井口防喷器之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能够满足煤层气钻井的井口导流器,对煤层气的开采需求就更加迫切。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易于控制钻杆取放且防止喷射的井口导流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口导流器,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井口导流器,包括:壳体和环形胶筒;
7.所述壳体为具有双层侧壁的环形架体;且用于安装在井口,并使钻杆从其中央的通孔穿过;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具有周向的环形槽口,所述环形槽口与所述壳体的双层侧壁形成的液体腔连通;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8.所述环形胶筒与所述环形槽口密封固定,且与所述液体腔连通;所述环形胶筒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向所述钻杆的安装轴心凸出。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注水泵向壳体的液体腔内注入高压水使环形胶筒膨胀,膨胀的环形胶筒抱紧钻杆并密封壳体中央通孔形成封闭的环空,需要开启时,出水口排水,环形胶筒自身收缩开启环空,这样就可以实现钻具正常起下,建立正反循环、流体导流,并防止浅层流体突然溢出造成的井涌和井喷现象,起到井口防喷的作用,实现钻井正常进行。
10.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井口导流器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上法兰盘,以及在所述上法兰盘内圈向下垂直凸起的环形上内侧壁;所述下壳体包括下法兰盘,以及在所述下法兰盘内圈垂直向上凸起的环形下内侧壁,和在所述下法兰盘内圈和外圈之间凸起的环形外侧壁;所述环形外侧壁的顶端与所述上法兰盘可拆卸连接,且使所述环形上内侧壁和环形下内侧壁对应形成所述环形槽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开设在所述环形外侧壁上。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预制成型和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壳体的快速制
造,并方便快速更换环形胶筒。
11.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井口导流器中,所述下法兰盘通过螺栓与所述井口紧固连接。连接简单快速,稳定可靠。
12.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井口导流器中,所述环形外侧壁的顶端与所述上法兰盘通过丝扣连接固定。固定简单、方便、可靠。
13.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井口导流器中,所述进水口安装有进水阀;所述出水口安装有出水阀。便于对进出水的控制。
14.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井口导流器中,所述环形胶筒包括安装部和膨胀部;所述安装部贴合固定在所述液体腔的内壁上,且避让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膨胀部为环形结构,且截面为u型,并与所述安装部密封连接形成一体,且从所述环形槽口向所述液体腔外侧凸出。易于环形胶筒的安装,且能够提高其密封性和连接的稳定性。
15.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井口导流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通过注水泵向壳体的液体腔内注入高压水使环形胶筒膨胀,膨胀的环形胶筒抱紧钻杆并密封壳体中央通孔形成封闭的环空,需要开启时,打开出水阀排水,环形胶筒自身收缩开启环空,这样就可以实现钻具正常起下,建立正反循环、流体导流,并防止浅层流体突然溢出造成的井涌和井喷现象,起到井口防喷的作用,实现钻井正常进行。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器,同时起到了防喷器的作用,简化了现有的防喷器的复杂结构,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剖视图;
20.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壳体的结构剖视图;
21.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壳体的结构剖视图;
22.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胶筒的结构剖视图。
23.其中:
[0024]1‑
壳体;
[0025]
11

上壳体;
[0026]
111

上法兰盘;
[0027]
112

环形上内侧壁;
[0028]
12

下壳体;
[0029]
121

下法兰盘;
[0030]
122

环形下内侧壁;
[0031]
123

环形外侧壁;
[0032]
1231

进水口;
[0033]
1232

出水口;
[0034]
13

环形槽口;
[0035]
14

液体腔;
[0036]2‑
环形胶筒;
[0037]
21

安装部;
[0038]
22

膨胀部;
[0039]3‑
井口;
[0040]4‑
钻杆;
[0041]5‑
螺栓;
[0042]6‑
进水阀;
[0043]7‑
出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5]
参见附图1至附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井口导流器,包括:壳体1和环形胶筒2;
[0046]
壳体1为具有双层侧壁的环形架体;且用于安装在井口3,并使钻杆4从其中央的通孔穿过;壳体1的内侧壁具有周向的环形槽口13,环形槽口13与壳体1的双层侧壁形成的液体腔14连通;壳体1的外侧壁具有进水口1231 和出水口1232;
[0047]
环形胶筒2与环形槽口13密封固定,且与液体腔14连通;环形胶筒2 从壳体1的内侧壁向钻杆4的安装轴心凸出。
[0048]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包括上法兰盘111,以及在上法兰盘111内圈向下垂直凸起的环形上内侧壁112;下壳体12包括下法兰盘121,以及在下法兰盘121内圈垂直向上凸起的环形下内侧壁122,和在下法兰盘121内圈和外圈之间凸起的环形外侧壁123;环形外侧壁123的顶端与上法兰盘111可拆卸连接固定,且使环形上内侧壁112和环形下内侧壁122对应形成环形槽口13;进水口1231和出水口 1232开设在环形外侧壁123上。
[0049]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下法兰盘121通过螺栓5与井口3紧固连接。
[0050]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外侧壁123的顶端与上法兰盘111 通过丝扣连接固定。
[0051]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水口1231安装有进水阀6;出水口1232 安装有出水阀7。
[0052]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环形胶筒2包括安装部21和膨胀部22;安装部21贴合固定在液体腔14的内壁上,且避让进水口1231和出水口1232;膨胀部22为环形结构,且截面为u型,并与安装部21密封连接形成一体,且从环形槽口13向液体腔14外侧凸出。
[0053]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0054]
将下法兰盘121通过螺栓5与井口3固定,此时,壳体1的液体腔14内不注入液体,下放钻杆4,下放完成后,通过注水泵向壳体1的液体腔14内注入高压水使环形胶筒2膨胀,膨胀的环形胶筒2抱紧钻杆4并密封壳体1 中央通孔形成的环空,需要开启时,打开出水阀7排水,环形胶筒2自身收缩开启环空,这样就可以实现钻杆4正常起下,建立正反循环、流体导流,并防止浅层流体突然溢出造成的井涌和井喷现象,起到井口防喷的作用,实现钻井正常进行。
[0055]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0056]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