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钻井流量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39212发布日期:2021-06-01 23:14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井下钻井流量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井下钻井流量开关。



背景技术:

在对地下油气藏进行勘探和开采过程中,在所钻的井筒中用各种仪器采集、记录与地层和井筒及其中介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各种信息,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的工程技术。又称“矿场地球物理”。测井工程为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提供大量重要的相关资料,按井的类型测井工程作业又分为裸眼井测井和套管井测井(包括生产测井)。按基于各种物理方法测井工程作业分为:电法测井、声波测井、核测井以及其他测井方法(如重力测井、磁法测井、热法测井、流量测井、流体识别测井、压力测井、地层倾角测井、井径测井、井斜测井等)。测井工程是与地质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电子学、电工学、机械学和计算机以及遥控遥测技术密切相关的;

现有的井下流量开关在使用中容易以为恶劣的井道环境损坏,增加探测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井下钻井流量开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井下钻井流量开关,通过调整保护管的位置来开启或关闭安装槽,方便流量开关的拆卸与安装,流量测量杆位于置物槽内的部分用来检测流量,使用方便,安装简单,检测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井下钻井流量开关,包括测量柱,所述测量柱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套接有保护管,所述保护管内部中空,所述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测量柱的外壁设置有贯穿本体的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顶部设置有与连接管连通的连接孔,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流量开关控制器,所述流量开关控制器的底部设置有流量测量杆,所述流量测量杆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孔延伸至置物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流量测量杆位于置物槽内部分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套管,所述置物槽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套管对应的连接槽,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均匀设置有滤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管的直径与测量柱的直径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流量测量杆的外壁套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壁与连接孔的内壁设置有互相对应的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流量开关控制器与流量测量杆的组合高度为安装槽高度的三分之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套管对应的插孔,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均匀设置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防尘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流量开关控制器与流量测量杆安装在置物槽与安装槽内,通过套接在连接管外壁的保护管对流量开关控制器进行密封,通过调整保护管的位置来开启或关闭安装槽,方便流量开关的拆卸与安装,流量测量杆位于置物槽内的部分用来检测流量,使用方便,安装简单,检测方便;

2、通过设置的第一套管来防止大颗粒的井道杂物直接接触流量测量杆,保障流量测量杆的使用安全,延长使用寿命,避免流量测量杆被杂物损坏,减少测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套管剖视图;

其中:1、测量柱;2、连接管;3、保护管;4、安装槽;5、连接孔;6、置物槽;7、流量开关控制器;8、流量测量杆;9、连接槽;10、第一套管;11、滤水孔;12、第二套管;13、插孔;14、通孔;15、防尘网;16、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如图1、2、3所示,井下钻井流量开关,包括测量柱1,测量柱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管2,连接管2的外壁套接有保护管3,保护管3内部中空,连接管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4,测量柱1的外壁设置有贯穿本体的置物槽6,置物槽5的顶部设置有与连接管2连通的连接孔5,安装槽4内设置有流量开关控制器7,流量开关控制器7的底部设置有流量测量杆8,流量测量杆8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孔5延伸至置物槽6内;

流量开关控制器7与流量测量杆8安装在置物槽6与安装槽4内,通过套接在连接管2外壁的保护管3对流量开关控制器7进行密封,通过调整保护管3的位置来开启或关闭安装槽4,方便流量开关的拆卸与安装,流量测量杆8位于置物槽6内的部分用来检测流量,使用方便,安装简单,检测方便。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第一套管10,请如图2所示,流量测量杆8位于置物槽6内部分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套管10,置物槽6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套管10对应的连接槽9,第一套管10的外壁均匀设置有滤水孔11;

通过设置的第一套管10来防止大颗粒的井道杂物直接接触流量测量杆8,保障流量测量杆8的使用安全,延长使用寿命,避免流量测量杆8被杂物损坏,减少测量成本。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保护管3的直径,请如图1、2、3所示,保护管3的直径与测量柱1的直径一致;通过直径一致的保护管3与测量柱1,增加保护管3对连接管2的密封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连接环16,请如图2所示,流量测量杆8的外壁套接有连接环16,连接环16的外壁与连接孔5的内壁设置有互相对应的螺纹;增加流量测量杆8与测量柱1的连接性,固定位置,使其不会滑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安装槽4的高度,请如图2所示,流量开关控制器7与流量测量杆8的组合高度为安装槽4高度的三分之二;便于流量开关的拆卸与安装。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第二套管12,请如图4所示,第一套管10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套管12,第二套管12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套管10对应的插孔13,第二套管12的外壁均匀设置有通孔14;提高对井道内杂物的过滤效果,对流量测量杆8提供多重保护。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防尘网15,请如图4所示,通孔14内设置有防尘网15;提高对井道内杂物的过滤效果,对流量测量杆8提供多重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