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不丢手带压更换井口主控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3688发布日期:2021-08-03 14:2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高压不丢手带压更换井口主控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修井作业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高压不丢手带压更换井口主控阀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结束后,每口井都必须安装采油(气)树,如图1所示的采油(气)树,包括大四通17,大四通17的一个端口与井口采油管相连接,大四通17的另外三个端口都连接有多个主控阀,与井口采油管相对的端口上连接的两个井口主控阀(井口阀组)分别是4号主控阀2和1号主控阀3,其中,1号主控阀3通过上盖板法兰6连接大四通17的端口,上盖板法兰6通过安装螺杆15连接固定在大四通17的端口上,设置的采油(气)树才能对每口井进行有效控制,使油(气)开采按人们的要求实现可控制开采或关井作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油(气)井中含有大量腐蚀性极强的液体、气体,采油(气)树长期接触这些液体、气体后会受到严重腐蚀,使采油(气)树损坏出现泄露,锈蚀卡死,操作困难等,从而使采油(气)树主控阀失去对井口的控制作用,如果井口一旦失控,必然造成重大的恶性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经济、生态环境都将带来重大损失,这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一旦井口主控阀出现事故隐患,就必须实施井口主控阀更换。

传统的井口主控阀更换方法是采用压井液对施工井进行压井作业,当压井稳定后方可进行井口主控阀的更换。传统方法存在施工周期长,环境污染,施工费用高、对产层造成二次伤害,特别是处在生产中后期的老井由于地层能量较低,压井后很难重新恢复到原产量,甚至成为废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压不丢手带压更换井口主控阀装置,能够利用带压送进系统和堵塞机构的配合,在阻断井下流体的情况下,实现带压更换故障主控阀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高压不丢手带压更换井口主控阀装置,包括与大四通相连接的带压送进系统及与带压送进系统相配合的堵塞机构,所述堵塞机构包括防喷管、传送杆、膨胀段、堵塞器及锁定装置,所述防喷管可拆卸的连接在井口阀组顶部,传送杆通过膨胀段连接在堵塞器上,锁定装置与传送杆、堵塞器及带压送进系统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一级锁定装置和二级锁定装置,一级锁定装置分别连接传送杆和带压送进系统;使用状态下,二级锁定装置连接堵塞器和上盖板法兰,或二级锁定装置连接堵塞器和1号主控阀的上部法兰盘。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级锁定装置包夹在堵塞器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带压送进系统包括对称设置在井口阀组两侧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上端通过上锁定系统连接一级锁定装置,液压系统的下端通过液压缸连接块连接上盖板法兰。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液压缸连接块通过安装螺杆连接在上盖板法兰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任一侧液压系统包括一套主液压缸和至少一套辅助液压缸,两侧共六套液压缸,任一侧一套主液压缸和两套辅助液压缸(辅助液压缸a和辅助液压缸b),从而加强带压送进系统的稳定性,优选的,主液压缸13、辅助液压缸a11和辅助液压缸b12基于同步工作模式设计。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上锁定系统包括液压缸锁定块a和液压缸锁定块b,液压缸锁定块a和液压缸锁定块b通过液压缸锁定螺杆安装连接,所述主液压缸和辅助液压缸的缸体顶端连接在液压缸锁定块a上,所述主液压缸和辅助液压缸的活塞杆端连接在液压缸锁定块b及一级锁定装置上,所述主液压缸和辅助液压缸的缸体底端连接在液压缸连接块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液压缸锁定螺杆采用m39螺杆。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膨胀段为橡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利用带压送进系统和堵塞机构的配合,在阻断井下流体的情况下,实现带压更换故障主控阀的目的。

本发明将整体安装到大四通上,当与上盖板法兰相连接的主控阀有故障或井口采油管的对侧的两个主控阀皆有故障时,采用带压送进系统将堵塞器送至大四通的上盖板法兰内孔处,而后释放堵塞器上部与防喷管间压力,当该段压力释放完后,即可拆卸1号主控阀与上盖板法兰之间相连接的螺杆件,而后上提1号主控阀和4号主控阀,使得1号主控阀和上盖板法兰之间形成空间,而后将二级锁定装置包夹在堵塞器上,并进一步的利用螺杆件和上盖板法兰与1号主控阀相连接的螺纹孔,将二级锁定装置锁紧在上盖板法兰管,从而实现井内带压情况下,可以将故障阀(1号主控阀、4号主控阀两个阀或单纯的1号主控阀)更换下来。

本发明在使用时,当仅为4号主控阀具有故障、1号主控阀内漏时,亦可仅利用堵塞器将1号主控阀的上部堵塞,而后利用二级锁定装置包夹堵塞器并通过螺杆件将二级锁定装置锁紧在1号主控阀的顶部端口的法兰盘上,从而不需要将1号主控阀和4号主控阀皆取下。

附图说明

图1为采油(气)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堵塞器未堵塞状态(即初始状态))。

图3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堵塞器未堵塞状态(即初始状态))。

图4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堵塞器堵塞状态)。

图5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堵塞器堵塞状态)。

图6为堵塞器堵塞状态的半剖视图。

其中,1-防喷管、2-4号主控阀、3-1号主控阀、4-传送杆、5-二级锁定装置、6-上盖板法兰、7-液压缸锁定块b、8-一级锁定装置、9-液压缸锁定块a、10-液压缸锁定螺杆、11-辅助液压缸a、12-辅助液压缸b、13-主液压缸、14-液压缸连接块、15-安装螺杆、16-堵塞器、17-大四通、18-膨胀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名词解释:

高压油气井,指以地质设计提供的地层压力为依据,当地层流体充满井筒时,预测井口关井压力可能达到或超过35mpa的井,该高压不丢手带压更换井口主控阀装置主要应用于该类井的采油(气)树上的井口主控阀更换,而高压不丢手中的高压指压力值≥35mpa的情况;不丢手指在带压换阀的整个过程中,堵塞工具(堵塞器)始终被安全连锁在井口上,处于全程受控状态。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了高压不丢手带压更换井口主控阀装置,能够利用带压送进系统和堵塞机构的配合,在阻断井下流体的情况下,实现带压更换故障主控阀的目的,如图2-图6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包括与大四通17相连接的带压送进系统及与带压送进系统相配合的堵塞机构,所述堵塞机构包括防喷管1、传送杆4、膨胀段18、堵塞器16及锁定装置,所述防喷管1可拆卸的连接在井口阀组顶部,传送杆4通过膨胀段18连接在堵塞器16上,锁定装置与传送杆4、堵塞器16及带压送进系统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该带压更换井口阀组装置设置有带压送进系统和与带压送进系统相配合的堵塞机构两大部分,其中,带压送进系统与大四通17相连接,堵塞机构设置有防喷管1、传送杆4、膨胀段18、堵塞器16和锁定装置,防喷管1可拆卸的连接在井口阀组顶部,即防喷管1连接在4号主控阀2的顶部,传送杆4通过膨胀段18与堵塞器16相连接,锁定装置与传送杆4、堵塞器16及带压送进系统相连接。

在使用时,将防喷管1连接在4号主控阀2的顶部,传送杆4、膨胀段18及堵塞器16从防喷管1进入到4号主控阀2和1号主控阀3所构成的井口阀组内,防喷管1与传送杆4之间呈密封状态,带压送进系统在加压的状态下利用传送杆4将膨胀段18和堵塞器16如液压方式推至所需位置(1号主控阀3的上法兰盘处或上盖板法兰6处),此时在井内压力的作用下,堵塞器16将堵塞器16下部流体阻断,而后通过防喷管1释放堵塞器16上部压力,释压后,即可对井口阀组中与堵塞器16不相连接的主控阀进行拆卸,拆卸后,利用与堵塞器16相连接的锁定装置将采油管内的压力转接到1号主控阀3或上盖板法兰6上,此时即可对1号主控阀3或/和4号主控阀2进行更换,由于堵塞器16和锁定装置的的配合可以有效的保障在进行主控阀的更换时,堵塞器16的密封性能绝对可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如图2~图6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一级锁定装置8和二级锁定装置5,一级锁定装置8分别连接传送杆4和带压送进系统;使用状态下,二级锁定装置5连接堵塞器16和上盖板法兰6,或二级锁定装置5连接堵塞器16和1号主控阀3的上部法兰盘。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锁定装置设置有两级,分别为一级锁定装置8和二级锁定装置5,其中传送杆4通过一级锁定装置8连接在带压送进系统上,在使用状态下,堵塞器16通过二级锁定装置5连接在上盖板法兰6上或1号主控阀3的上部法兰盘上。

在使用时,当需要更换1号主控阀3和4号主控阀2两个主控阀时,利用带压送进系统通过一级锁定装置8将传送杆4推进,传送杆4进一步的对膨胀段18和堵塞器16进行推进,推进堵塞器16至上盖板法兰6处,将二级锁定装置5锁死在堵塞器16上,而后可利用额外的螺杆连接件或原1号主控阀3与上盖板法兰相连接的螺杆连接件将二级锁定装置5固定在上盖板法兰6上;当仅需要更换4号主控阀2时,推进堵塞器16至1号主控阀3内,将二级锁定装置5锁死在堵塞器16上,而后可利用额外的螺杆连接件或原1号主控阀3与4号主控阀2相连接的螺杆连接件将二级锁定装置5固定在1号主控阀3的上部法兰盘上,当二级锁定装置5固定在上盖板法兰6或1号主控阀3的上部法兰盘上后,即可进行相应的故障阀的更换,在更换时,由于通过二级锁定装置5将井内压力转接到与之相连接的部件上,此时可将一级锁定装置8拆开,而后利用吊装工具将二级锁定装置5上部的主控阀连同防喷管沿传送杆4吊装下来,而后将新主控阀套装在传送杆4上,此时,将一级锁定装置8安装到位,而后加压,并将堵塞器16上所受的力通过传送杆4转嫁至一级锁定装置8上,此时,即可拆卸二级锁定装置,而后将1号主控阀3安装到位后,解封堵塞器16,将堵塞器16往上退到1号主控阀3的阀板上方,关闭1号主控阀3,通过防喷管1上的泄压装置泄去压力,即可将该带压更换井口阀组装置拆除,而后可将上盖板法兰6与大四通17全安装连接,并进一步的将4号主控阀2安装到位。亦可将1号主控阀3和4号主控阀2皆安装到位后,解封堵塞器16,解封堵塞器16的时机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不限于此。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如图2~图6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级锁定装置5包夹在堵塞器16上。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二级锁定装置5采用抱箍结构,在堵塞器16上设置一段环形内凹结构,使得二级锁定装置5包夹在该环形内凹结构上。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如图2~图6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带压送进系统包括对称设置在井口阀组两侧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上端通过上锁定系统连接一级锁定装置8,液压系统的下端通过液压缸连接块14连接上盖板法兰6。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在对带压送进系统进行设计时,带压送进系统包括两套液压系统,且该两套液压系统对称的设置在井口阀组两侧,其中以井口阀组的阀上转盘连线为对称轴(即任一套液压系统都不布置在阀上转盘侧),液压系统的上端通过上锁定系统与一级锁定装置8相连接,液压系统的下端通过液压缸连接块14连接上盖板法兰6。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如图2~图6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液压缸连接块14通过安装螺杆15连接在上盖板法兰6上。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有效的利用上盖板法兰6和大四通17相配合的安装孔进行更换井口阀组装置的安装设置,在设计使用时,通过安装螺杆15将液压缸连接块14安装设置在上盖板法兰6上,当需要进行故障阀的更换时,在进行带压送进系统的安装时,先将上盖板法兰6与大四通17相连接的安装螺杆15退出至少4根(两边各退出至少2根,用新螺杆逐根置换原有安装螺杆15),优选的共退出6根(两边各3根),然后将液压缸连接块14置于上盖板法兰6上,并利用上盖板法兰6上原安装螺杆15的安装孔和液压缸连接块14上的预留连接孔,将液压缸连接块14和上盖板法兰6固定在一起,而后可以进行液压系统的安装,但亦可先将液压系统与液压缸连接块14安装固定后,再整体的安装固定在上盖板法兰6上,具体如何安装可根据情况进行相应调节。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如图2~图6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任一侧液压系统包括一套主液压缸13和至少一套辅助液压缸。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在任一侧的液压系统皆包括一套主液压缸13和至少一套辅助液压缸,优选的辅助液压缸设置有两套,分别是辅助液压缸a11和辅助液压缸b12,且辅助液压缸a11和辅助液压缸b12分置在主液压缸13的两侧,优选的,主液压缸13、辅助液压缸a11和辅助液压缸b12基于同步工作模式设计,如此设置能够为传送杆4输送更稳定的力,加强了整套带压更换井口阀组装置的强度及安全可靠性、稳定性。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如图2~图6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上锁定系统包括液压缸锁定块a9和液压缸锁定块b7,液压缸锁定块a9和液压缸锁定块b7通过液压缸锁定螺杆10安装连接,所述主液压缸13和辅助液压缸的缸体顶端连接在液压缸锁定块a9上,所述主液压缸13和辅助液压缸的活塞杆端连接在液压缸锁定块b7及一级锁定装置8上,所述主液压缸13和辅助液压缸的缸体底端连接在液压缸连接块14上。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上锁定系统包括呈上下设置的液压缸锁定块a9和液压缸锁定块b7两大部分组成,液压缸锁定块a9和液压缸锁定块b7两者间通过液压缸锁定螺杆10安装连接(锁定螺杆10在当主液压缸13和辅助液压缸工作的时候还可起到定位导轨的作用),在液压缸锁定块a9和液压缸锁定块b7之间设置一级锁定装置8,在设置时,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套上锁定系统,任一套上锁定系统通过两套液压缸锁定螺杆10安装固定,在进行主液压缸13的辅助液压缸的安装时,将主液压缸13和辅助液压缸的缸体底端通过螺纹配合或过盈配合或卡接或螺纹辅助件配合的方式设置在液压缸连接块14上,主液压缸13和辅助液压缸的缸体顶端通过螺纹配合或过盈配合或卡接或螺纹辅助件配合的方式设置在液压缸锁定块a9上,辅助液压缸的活塞杆进一步的通过螺纹配合或螺纹辅助件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液压缸锁定块b7上,主液压缸13的活塞杆端穿过一级锁定装置8并通过螺纹配合或螺纹辅助件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液压缸锁定块b7上,主液压缸13的活塞杆贯穿连接在一级锁定装置8时,可以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固定在一级锁定装置8上(该配合方式的情况下还可在一级锁定装置8的上下设置螺纹辅助件(即利用螺母)进一步将一级锁定装置8和活塞杆锁紧),亦可过盈配合+上下螺纹辅助件紧固的方式连接固定在一级锁定装置8上。

在应用时,在初始位置处,两种液压缸的活塞杆皆处于远程状态,而后当液压缸的活塞杆开始向缸体内收缩时,在压力的作用下,将通过一级锁定装置8带动传送杆4推动膨胀段18和堵塞器16向大四通17侧运行,为给传送杆4提供更大或/和更稳定的力,辅助液压缸将通过液压缸锁定块b7将压力转送至一级锁定装置8上,在进行传送杆4的输送时,连接液压缸锁定块a9和液压缸锁定块b7的液压缸锁定螺杆10以起到定位导轨的作用,即在液压缸锁定螺杆10的定位作用下,一级锁定装置8带动传送杆4沿液压缸锁定螺杆10做向下或向上运动,从而能够保障传送杆4能够精准的带动膨胀段18和堵塞器16堵塞至预定位置,当堵塞好后,各液压缸的工作状态保持,井口采油管内的压力将转嫁至一级锁定装置8上,一级锁定装置8又通过液压系统转嫁至大四通17上,此时将膨胀段18与防喷管1之间的压力通过防喷管1释放后,即可安全的将堵塞器16上方的主控阀拆除,并进一步的通过二级锁定装置5将堵塞器16固定在膨胀段18下方的主控阀或上盖板法兰6上,此时井内的压力又将通过堵塞器16和二级锁定装置5转嫁到与二级锁定装置5相连接的主控阀或上盖板法兰6上,而后即可将上锁定系统和一级锁定装置8拆除(或将液压缸及一级锁定装置8拆除,但不限于此),并将堵塞器16上方的主控阀及防喷管1沿传送杆4吊出更换。

当将井口阀组(新的1号主控阀3和新的4号主控阀2(该阀事先已经安装防喷管1),或新的1号主控阀3和4号主控阀2(该阀事先已经安装防喷管1))吊装到位后,将一级锁定装置8安装到位,首先对各液压缸进行同步加压,使得井内压力通过传送杆4和一级锁定装置8再次转嫁到上盖板法兰6上后,即可拆卸二级锁定装置5,将二级锁定装置5拆下后,则可将堵塞器16上方的主控阀安装到与堵塞器16相接的主控阀或上盖板法兰6上,安装好后,即可将堵塞器16往上退到新的1号主控阀3的阀板上端,关闭新的1号主控阀3,通过防喷管1的泄压装置泄去压力,拆卸带压更换井口阀组装置,将采油(气)数恢复原样。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如图2~图6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液压缸锁定螺杆10采用m39螺杆。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如图2~图6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膨胀段18为橡胶,当传送杆4向下运行时,采用橡胶的膨胀段18将膨胀将堵塞器16上方及周边堵塞,从而使得井内流体不泄露至井口外。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高压不丢手带压更换井口主控阀装置,如图2~图6所示,包括带压送进系统、堵塞机构、锁定装置、锁定系统4大部件,其中带压送进系统采用利用液压提供动力的液压系统,在设计时优选的对称设置3套液压系统,3套液压系统分别为主液压缸13、辅助液压缸a11和辅助液压缸b12,且辅助液压缸a11和辅助液压缸b12分置在主液压缸13的两侧,优选的,主液压缸13、辅助液压缸a11和辅助液压缸b12基于同步工作模式设计,如此设置能够为传送杆4输送更大、更稳定均匀的力;

堵塞机构设置有防喷管1、传送杆4、膨胀段18和堵塞器16置;

锁定装置包括一级锁定装置8和二级锁定装置5;

锁定系统包括液压缸锁定块a9、液压缸锁定块b7及液压缸连接块14;

在传送杆4与一级锁定装置8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环形凹槽,以便一级锁定装置8更好的抱在传送杆4上,亦可采用传送杆4与一级锁定装置8螺纹配合或螺纹辅助件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堵塞器16与二级锁定装置5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环形凹槽,以便二级锁定装置5紧抱在堵塞器16上,在使用时,防喷管1可拆卸的连接在4号主控阀2的顶部,传送杆4通过膨胀段18与堵塞器16相连接,液压缸锁定块a9和液压缸锁定块b7两者间通过液压缸锁定螺杆10安装连接(锁定螺杆10在当主液压缸13和辅助液压缸工作的时候还可起到定位导向、稳定整个装置的作用,从而增加了整套装置的安全可靠性),且液压缸锁定块a9和液压缸锁定块b7呈上下关系,在液压缸锁定块a9和液压缸锁定块b7之间设置一级锁定装置8,一级锁定装置8连接传送杆4,在进行主液压缸13、辅助液压缸a11和辅助液压缸b12的安装时,将主液压缸13、辅助液压缸a11和辅助液压缸b12的缸体底端通过螺纹配合或过盈配合或卡接或螺纹辅助件配合的方式安装固定在液压缸连接块14上,主液压缸13、辅助液压缸a11和辅助液压缸b12的缸体顶端通过螺纹配合或过盈配合或卡接或螺纹辅助件配合的方式设置在液压缸锁定块a9上,辅助液压缸的活塞杆进一步的通过螺纹配合或螺纹辅助件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液压缸锁定块b7上,主液压缸13的活塞杆端穿过一级锁定装置8并通过螺纹配合或螺纹辅助件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液压缸锁定块b7上,主液压缸13的活塞杆贯穿连接在一级锁定装置8时,可以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固定在一级锁定装置8上(该配合方式的情况下还可在一级锁定装置8的上下设置螺纹辅助件(即利用螺母)进一步将一级锁定装置8和活塞杆锁紧),亦可过盈配合+上下螺纹辅助件紧固的方式连接固定在一级锁定装置8上。

当需要进行故障阀的更换时,堵塞器16从防喷管1的顶部介入到井口阀组内,在进行上盖板法兰6与液压缸连接块14的连接固定时:将上盖板法兰6与大四通17相连接的安装螺杆15退出至少4根(两边各退出至少2根),优选的共退出6根(两边各3根),然后将液压缸连接块14置于上盖板法兰6上,并利用上盖板法兰6上原安装螺杆15的安装孔和液压缸连接块14上的预留连接孔,将液压缸连接块14和上盖板法兰6固定在一起,而后可以进行液压系统的安装,但亦可先将液压系统与液压缸连接块14安装固定后,再整体的安装固定在上盖板法兰6上,具体如何安装可根据情况进行相应调节。

在应用时,在初始位置处,辅助液压缸a11、辅助液压缸b12和主液压缸13的活塞杆皆处于远程状态,而后当辅助液压缸a11、辅助液压缸b12和主液压缸13的活塞杆开始向缸体内收缩时,在压力的作用下,将通过一级锁定装置8带动传送杆4推动膨胀段18和堵塞器16向大四通17侧运行,其中,辅助液压缸a11、辅助液压缸b12将通过液压缸锁定块b7将压力转送至一级锁定装置8上,从而配合主液压缸13给传送杆4提供更大或/和更稳定的力,在进行传送杆4的输送时,连接液压缸锁定块a9和液压缸锁定块b7的液压缸锁定螺杆10能够起到定位导轨的作用,即在液压缸锁定螺杆10的定位作用下,一级锁定装置8带动传送杆4沿液压缸锁定螺杆10做向下或向上运动,从而能够保障传送杆4能够精准的带动膨胀段18和堵塞器16堵塞至预定位置(上盖板法兰6处或1号主控阀3的上端口处),当堵塞好后,各液压缸的工作状态保持,井口采油管内的压力将转嫁至一级锁定装置8上,一级锁定装置8又通过液压系统转嫁至大四通17上,此时将膨胀段18与防喷管1之间的压力通过防喷管1释放后,即可安全的将堵塞器16上方的主控阀拆除,并进一步的通过二级锁定装置5将堵塞器16固定在膨胀段18下方的主控阀或上盖板法兰6上,此时井内的压力又将通过堵塞器16和二级锁定装置5转嫁到与二级锁定装置5相连接的主控阀或上盖板法兰6上,而后即可将液压缸锁定块b7、液压缸锁定块a9和一级锁定装置8拆除(或同时将辅助液压缸a11、负杖阅岩耕b12、主液压缸13及一级锁定装置8拆除,但不限于此),并将堵塞器16上方的主控阀及防喷管1沿传送杆4吊出更换。

当将井口阀组(新的1号主控阀3和新的4号主控阀2(该阀事先已经安装防喷管1),或新的1号主控阀3和4号主控阀2(该阀事先已经安装防喷管1))吊装到位,重新安装一级锁定装置8,然后对各液压缸进行加压,使得井内压力通过传送杆4和一级锁定装置8再次转嫁到上盖板法兰6上后,即可拆卸二级锁定装置5,将二级锁定装置5拆下后,则可将堵塞器16上方的主控阀安装到与堵塞器16相接的主控阀或上盖板法兰6上,解封堵塞器16,将堵塞器16往上退到1号主控阀3的阀板上方,关闭1号主控阀3,通过防喷管1上的泄压装置泄去压力,即可将该带压更换井口阀组装置拆除,而后可将上盖板法兰6与大四通17全安装连接,并进一步的将4号主控阀2安装到位,将采油(气)数恢复原样。亦可将1号主控阀3和4号主控阀2皆安装到位后,解封堵塞器16,解封堵塞器16的时机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不限于此。

如此,即可在井内带压的情况下,安全的对故障阀进行带压更换。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