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埋长隧洞TBM施工条件下并行超前超深地质预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99476发布日期:2022-04-16 13:5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埋长隧洞TBM施工条件下并行超前超深地质预报方法与流程
一种深埋长隧洞tbm施工条件下并行超前超深地质预报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隧洞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深埋长隧洞tbm施工条件下并行超前超深地质预报方法。


背景技术:

2.由于地质条件客观上的复杂多变性,目前在施工前完全查明工程岩体的状态、特性,准确判断隧洞施工中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位置、性质和规模十分困难。对于深埋长隧洞,其通常面临涌水突泥问题、高外水压力问题、硬岩岩爆、软岩变形问题等问题,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风险巨大,在隧洞施工过程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不断深化对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的认知,是确保施工快速、安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3.常规超前地质预报,主要是基于地质条件的地质分析,结合地震法、电磁法等物探方法及结合常规超前钻探进行。对于深埋长隧洞,深部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质分析具有局限性;物探测试具有多解性及不确定性,在tbm施工条件下,受tbm空间及自身电磁系统影响,物探测试实用性受到多种限制;超过超前钻探其探测深度较小,一般在30-50m,且需tbm停机进行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深埋长隧洞tbm施工条件下并行超前超深地质预报方法。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深埋长隧洞tbm施工条件下并行超前超深地质预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对待施工深埋长隧洞进行地质勘察,获取隧洞及其附近围岩的地层岩性、断层、岩体溶蚀风化在内的地质信息;
8.2)根据地质勘察获取信息,初步判断需进行超前预报地质缺陷位置,并结合tbm掘进机长度l1、掘进机正常掘进速度v

、定向钻机钻进速度v

,确定超前钻孔布置位置,根据超前钻孔布置位置在隧洞洞壁开挖形成作业耳洞,在耳洞内布置定向钻机;;
9.前钻孔布置位置确定方式如下:
10.2.1)若设定定向钻钻进方向平行于tbm掘进方向;
11.设定tbm机长为l1;超前平行钻孔施工期,tbm同期掘进长度l2=v

*t;
12.由于施工安全需要及前期初步判断地质缺陷的位置误差,地质缺陷超前预报安全距离为l3;
13.超前平行导孔同时间内钻进距离l1+l2+l3=v

*t;则:
14.超前钻孔作业时间:t=(l1+l3)/(v
钻-v

)
15.超前钻机布置位置:l=(l1+l3)*v

/(v
钻-v

)
16.2.2)若设定定向钻钻进方向与tbm掘进方向呈夹角α:
17.设定tbm机长为l1;超前平行钻孔施工期,tbm同期掘进长度l2=v

*t;由于施工安
全需要及前期初步判断地质缺陷的位置误差,设地质缺陷超前预报安全距离为l3;超前平行导孔同时间内钻进深度在tbm方向上投影距离l1+l2+l3=v

*t*cosα;则:
18.超前钻孔作业时间:t=(l1+l3)/(v
钻*
cosα-v

)
19.超前钻机位置:l=(l1+l3)*v

*cosα/(v

*cosα-v

)
20.3)在距需进行超前预报地质缺陷位置后方水平距离l位置处边墙处开挖小型定向钻机作业耳洞,作业耳洞尽量贴近tbm机尾部布置;作业耳洞安装定向钻作业规定尺寸开挖;
21.4)按照岩渣采集研判、钻探观测、孔内录像、孔内测试顺序进行分析,预报地质缺陷及危害程度;
22.4.1)岩渣研判利用定向钻机自带出渣装置所带出岩渣进行,包括岩渣的岩性特征、溶蚀风化特征、岩渣级配特征;
23.4.2)钻探观测为对钻孔出水特征进行观测,包括涌水深度位置、涌水水量、涌水水压;
24.4.3)基于岩渣判断、钻探观测的结果,对需进行孔内录像洞段,利用钻杆搭载孔内摄像仪器,进行孔内录像;
25.4.4)对需要进行岩体力学性质测试段,将孔内所有钻具完全起出,更换为取芯钻具,下钻进行取芯钻进,取芯完成后,再次取出孔内所有钻具至地表,更换为全面导向钻头,继续导向钻进,实现间隔取芯,对取出岩芯进行室内力学性质试验;
26.4.5)对需要进行地应力、透水性,提钻安装压水设备,进行水力压裂试验,测量孔段地应力及岩体透水性特征。对需进行放射性或地温孔段,提钻安装无电缆存储式测井仪器,钻孔围岩的放射性、孔温等参数进行检测。
27.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28.本发明使用小型定向钻机实现超前地质预报,突破常规地质分析

物探测试

超前钻探方法导致预报过程中不确定性大、影响tbm施工效率、超前预报距离较小等局限性,实现tbm并行条件下超前超深预报,在基本不影响tbm施工效率条件下,对地质灾害类型、危害程度进行较准确预报,为tbm施工条件下对地质灾害的预处理过程预留时间。
附图说明
29.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3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深埋长隧洞tbm施工条件下并行超前超深地质预报装置布置示意图;
3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向钻机钻机方向与tbm掘进方向呈夹角α时布置预测示意图;
3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施工耳洞布置横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4.如图1所示,本方法包括一种深埋长隧洞tbm施工条件下并行超前超深地质预报装置,包括作业耳洞3,小型定向钻机4,小型定向钻机布置于作业耳洞内,作业耳洞位于tbm掘进机后主洞边墙内。
35.一种深埋长隧洞tbm施工条件下并行超前超深地质预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6.1)对待施工深埋长隧洞进行地质勘察,获取隧洞及其附近围岩的地层岩性、断层、岩体溶蚀风化在内的地质信息;
37.2)根据地质勘察获取信息,初步判断需进行超前预报地质缺陷位置,并结合tbm掘进机长度l1、掘进机正常掘进速度v

、定向钻机钻进速度v

,确定超前钻孔布置位置;
38.前钻孔布置位置确定方式如下:
39.2.1)若设定定向钻钻进方向平行于tbm掘进方向;
40.设定tbm机长为l1;超前平行钻孔施工期,tbm同期掘进长度l2=v

*t;
41.由于施工安全需要及前期初步判断地质缺陷的位置误差,地质缺陷超前预报安全距离为l3;
42.超前平行导孔同时间内钻进距离l1+l2+l3=v

*t;则:
43.超前钻孔作业时间:t=(l1+l3)/(v
钻-v

)
44.超前钻机布置位置:l=(l1+l3)*v

/(v
钻-v

)
45.2.2)若定向钻钻进方向与tbm掘进方向呈夹角α(图2):
46.设定tbm机长为l1;超前平行钻孔施工期,tbm同期掘进长度l2=v

*t;由于施工安全需要及前期初步判断地质缺陷的位置误差,地质缺陷超前预报安全距离为l3;超前平行导孔同时间内钻进深度在tbm方向上投影距离l1+l2+l3=v

*t*cos(α);则:
47.超前钻孔作业时间:t=(l1+l3)/(v
钻*
cos(α)-v

)
48.超前钻机位置:l=(l1+l3)*v

*cos(α)/(v

*cos(α)-v

)
49.3)为最大程度减小超前钻孔孔深,节省作业时间,作业耳洞尽量贴近tbm机尾部布置,在距拟预测地质缺陷后方水平距离l位置处边墙处开挖小型定向钻机作业耳洞;作业耳洞安装定向钻作业规定尺寸开挖,一般为6.0m
×
4.0m
×
3.0m(长
×

×
高),图3。
50.本实施中,小型定向钻机可利用tbm出渣皮带机布置,进一步减小作业耳洞开挖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如图3。
51.基于地质条件及地质缺陷特殊性需要,钻机钻机方向可以调整,以满足实际需求。
52.a.若前方需探测地质缺陷为与隧洞大角度相交的特殊岩层或断层,则定向钻钻进方向保持与主洞平行钻进,图1;
53.b.若前方需探测地质缺陷为不规则团块状分布溶洞或特殊岩体,则以前期地质勘察初步确定的地质缺陷为导向,调整钻进方向,图2。
54.4)按照岩渣采集研判、钻探观测、孔内录像、孔内测试顺序进行分析,在前置步骤可以实现地质缺陷预测条件下,动态优化后续工作流程,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更直接、准确预报地质缺陷及危害程度。
55.a.岩渣研判直接利用定向钻机自带出渣装置所带出岩渣进行,包括岩渣的岩性特征、溶蚀风化特征、岩渣级配特征;
56.b.钻探观测指直接对钻孔出水特征进行观测,包括涌水深度位置、涌水水量、涌水水压;
57.c.基于岩渣判断、钻探观测,对需进行孔内录像洞段,利用钻杆搭载孔内摄像仪器,进行孔内录像;
58.d.对需要进行岩体力学性质测试段,将孔内所有钻具完全起出,更换为取芯钻具,下钻进行取芯钻进,取芯完成后,再次取出孔内所有钻具至地表,更换为全面导向钻头,继续导向钻进,实现间隔取芯,对取出岩芯进行室内力学性质试验;
59.f.对需要进行地应力、透水性,提钻安装压水设备,进行水力压裂试验,测量孔段地应力及岩体透水性特征。对需进行放射性或地温孔段,提钻安装无电缆存储式测井仪器,钻孔围岩的放射性、孔温等参数进行检测。
60.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