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吊卡导向的井口作业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7869发布日期:2021-02-23 15:36阅读:77来源:国知局
带有吊卡导向的井口作业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吊卡导向的井口作业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油井起下油管是油田井上的常规作业。目前的作业方式主要是通过吊卡带动油管实现提升和下放,由于风力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吊卡摆动,而且安装的偏差会影响吊卡和井口的对中,因此现有的井口作业装置一般设有柔性导向来控制吊卡的位置,但是柔性导向不仅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设备安装时间和整体造价,而且导向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吊卡导向的井口作业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柔性导向结构复杂、导向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吊卡导向的井口作业设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带有吊卡导向的井口作业设备,包括井口作业装置、移动车、吊卡、游动装置和导向装置;所述井口作业装置设有下管孔;所述吊卡位于所述下管孔上方,所述游动装置与所述吊卡相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吊卡升降;所述移动车靠近所述井口作业装置的一侧设有安装架,所述导向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并半包围所述吊卡;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向壁、第二导向壁和第三导向壁,所述第二导向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壁和所述第三导向壁互成角度。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壁包括第一导向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下管孔的轴线的水平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以形成倾斜的第一导向面。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壁还包括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下管孔的轴线的水平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以形成倾斜的第二导向面。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竖直设置。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向壁包括第三导向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三导向部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导向部与所述下管孔的轴线的水平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以形成倾斜的第三导向面。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三导向部通过第一连接壁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壁与所述下管孔的轴线的水平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连接壁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以形成倾斜的第四导向面。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通过第二连接壁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壁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壁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壁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
第二限位部互成角度。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壁与所述第二导向壁相互垂直,和/或,所述第二导向壁与所述第三导向壁相互垂直。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壁、所述第二导向壁和所述第三导向壁一体成型。
[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吊卡导向的井口作业设备,导向装置半包围所述吊卡,通过第一导向壁、第二导向壁和第三导向壁在下放或提升过程中控制吊卡位置,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不仅结构简单,易于装配,而且导向效果优于现有的柔性导向。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吊卡导向的井口作业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标:
[0020]
1-移动车;11-安装架;
[0021]
2-井口作业装置;21-下管孔;
[0022]
3-吊卡;
[0023]
4-游动装置;
[0024]
5-导向装置;51-第一导向壁;511-第一导向部;512-第一限位部;513-第二导向部;52-第二导向壁;521-第三导向部;522-第二限位部;523-第四导向部;53-第三导向壁;54-第一连接壁;55-第三连接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8]
基于背景技术中的描述可知,现有的柔性导向结构和装配复杂且导向效果不佳,根本原因是因为柔性导向需要通过若干构件来连接固定柔性件,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吊卡导向的井口作业设备,旨在通过刚性的导向结构来替代柔性导向,来解决柔性导向存在的问题。
[0029]
具体的,结合附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包括移动车1、井口作业装置2、吊卡3、游动装置4、导向装置5,移动车1靠近井口作业装置2的一侧设有安装架11,本实施例的游动装置4安装在移动车1上,本实施例的井口作业装置2设有供管柱插入的下管孔21,本实施例的吊卡3一般位于本实施例的下管孔21上方,吊卡3用于在管柱升降过程中夹持固定管柱,本实施例的游动装置4与吊卡3相连接,并用于带动吊卡3升降,游动装置4包括升降架和安装在升降架上的游动大钩,关于游动装置4的具体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等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因此本实施例不进行过多描述。关于本实施例的移动车1、井口作业装置2、安装架11和游动装置4均为现有结构,因此本实施例不对三者进行过多描述。
[0030]
本实施例的导向装置5安装在安装架11上,并半包围吊卡3,该导向装置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向壁51、第二导向壁52和第三导向壁53,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二导向壁52分别与第一导向壁51和第三导向壁53互成角度。在吊卡3带动管柱升降过程中,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向壁51、第二导向壁52和第三导向壁53可以在三个位置或者说是方向对吊卡3进行导向和限位,确保了吊卡3和井口的对中,避免了风力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不仅结构简单,易于装配,而且导向效果优于现有的柔性导向。
[0031]
结合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向壁51包括第一导向部511和第一限位部512,第一导向部511和第一限位部512均为板状结构,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向部511的底端与第一限位部512的顶端相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部512优选为竖直设置,以便于吊卡3的下行;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向部511与下管孔21的轴线的水平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以形成倾斜的第一导向面,在吊卡3下降时,可以与第一导向部511的第一导向面配合,在第一导向面的导向下吊卡3下降至第一限位部512附近,不仅有利于吊卡3下行至理想的工作位置,而且通过第一导向壁51和第一限位部512也能削弱风力对于吊卡3的影响。
[0032]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向壁51下方,本实施例还设有第二导向部513,第二导向部513可以与第一导向部511关于第一限位部512对称,本实施例的第二导向部513的顶端与第一限位部512的底端连接,第二导向部513的底端安装在安装架11上;第二导向部513与下管孔21的轴线的水平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以形成倾斜的第二导向面,进一步利于吊卡3的下行。
[0033]
同理,本实施例的第二导向壁52包括第三导向部521和第二限位部522,本实施例的第三导向部521和第二限位部522也是板状结构,本实施例的第三导向部521的底端与第二限位部522的顶端相连接,第三导向部521与下管孔21的轴线的水平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以形成倾斜的第三导向面。而且本实施例的第二导向壁52还可以包括第四导向部523,第四导向部523的上端与第二限位部522的底端相连接,与上述的第二导向部513功能和结构相似。
[0034]
本实施例的第三导向壁53的结构与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向壁51的结构基本相同,第一导向壁51和第三导向壁53关于本实施例的第二导向壁52对称设置,因此本实施例不对第
三导向壁53的结构做出具体描述。
[0035]
为了避免在相邻导向部的连接处出现过大的拐角,本实施例将上述的第一导向部511与第三导向部521通过第一连接壁54相连接,并且,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壁54与下管孔21的轴线的水平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第一连接壁54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以形成倾斜的第四导向面,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壁54也是板状结构,并且分别与第一导向部511和第二导向部513之间呈钝角。
[0036]
同理,本实施例还将第一限位部512和第二限位部522通过第二连接壁(图中未示出)相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壁上端与第一连接壁54底端相连接,第二连接壁分别与第一限位部512和第二限位部522互成角度,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壁也是板状结构,并且分别与第一限位部512和第二限位部522之间呈钝角。除了第二连接壁外,本实施例上述的第二导向部513和第四导向部523之间也可以通过第三连接壁55连接,第三连接壁55与第一连接壁54结构相似,并且关于第二连接壁相对称。当然,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向壁51和第二导向壁52之间的连接也可以参照上述结构设计,本实施例不进行赘述。
[0037]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向壁51、第二导向壁52和第三导向壁53一体成型,不仅结构稳定性较强,而且利于加工制造。
[003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