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岩爆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2656发布日期:2021-12-12 22:0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岩爆锚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锚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岩爆锚杆。


背景技术:

2.岩爆,是一种岩体中聚积的弹性变形势能在一定条件下的突然猛烈释放,导致岩石爆裂并弹射出来的现象。在矿山、隧道工程施工中,若掘进至高压气团附近时,则有可能引发岩爆,岩爆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进度以及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岩爆发生时,需要锚固在岩体内的支护锚杆具有很强的减震吸能能力和适应岩爆时围岩大变形的能力,现已公开的专利名称为“一种吸能卸压型抗岩爆锚杆”、公开号为cn21292790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滚动件进行吸能卸压,但是滚动件仅设置在整个锚杆的一个位置,当岩爆时,其卸压效果并不理想,且该专利所设计的锚杆虽然内部中空能够起到吸能的作用,但是其强度与抗弯性能较弱,在发生岩爆时,存在因为中空而使整个锚杆弯曲、打折甚至折断,其支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岩爆锚杆,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结构中吸能与减震效果较差的问题。
4.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岩爆锚杆,该装置包括用于在岩爆时缓冲减震的功能组件和锚头组件;上述功能组件与上述锚头组件相连;上述功能组件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同轴设置的中心锚杆、减震套和缓冲套,上述中心锚杆为高强度实心杆,上述减震套为两端开口的防震热塑性橡胶套筒,上述缓冲套为两端开口的铝制套筒,上述缓冲套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滚子。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中心锚杆与上述减震套之间具有中空腔层。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减震套外表面与上述缓冲套内表面贴合。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减震套的表面为蜂窝状拓扑结构。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锚头组件包括圆锥状端头,上述端头底面同轴设置有安装盲孔,上述安装盲孔与上述中心锚杆的一端相连。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端头底面一体设置有连接套筒,上述连接套筒内壁与上述缓冲套外壁螺纹连接。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缓冲套远离上述端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挡板,上述挡板中心设置有用于穿设上述中心锚杆的安装通孔,上述挡板中心设置有紧固螺母,上述紧固螺母与上述中心锚杆延伸出上述挡板部分螺纹连接,上述紧固螺母三分之一嵌设于上述挡板内。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紧固螺母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通孔,上述中心锚杆上开设有与上述第一定位通孔相对的第二定位通孔,上述第一定位和上述第二定
位通孔通过定位销连接。
13.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岩爆锚杆,该装置包括功能组件和锚头组件,上述功能组件包括中心锚杆、减震套和缓冲套。岩爆时,通过铝制缓冲套对延时所带来的冲击力进行分解或卸压,实现缓解岩石所带来的的冲击力的效果,缓冲套为铝制且易变形,当冲击力过大时缓冲套首次对冲击力进行分解并发生形变,接着使冲力作用于防震热塑性橡胶材质的减震套,减震套通过自身防震热塑性橡胶材质吸收能量和减小震动,进而对冲击力进行二次吸收,又因为中心锚杆为高强度实心杆,在冲击力延伸至中心锚杆位置时,中心锚杆的高强度性质可以尽可能地阻挡岩石的冲击与四散,进而最大可能的减小坍塌的程度。另,当发生岩爆时,围岩的岩石对本装置施加冲击力,冲击力作用于缓冲套上的滚子上,滚子受力并通过其自身的光滑表面将岩石作用的冲击力进行分解,实现缓解岩爆所带来的冲击力,由于整个缓冲套上均布有滚子,若干滚子均对冲击力进行分解,进而最大可能的实现支护的作用以及最大可能的减小因岩爆所带来的危害,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结构中吸能与减震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岩爆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岩爆锚杆中减震套的结构示意图。
18.图标:1

中心锚杆;101

第二定位通孔;2

减震套;3

中空腔层;4

缓冲套;401

滚子;5

端头;501

安装盲孔;502

连接套筒;6

挡板;601

安装通孔;7

紧固螺母;701

第一定位通孔;8

定位销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
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4.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岩爆锚杆,该装置包括用于在岩爆时缓冲减震的功能组件和锚头组件;功能组件与锚头组件相连;功能组件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同轴设置的中心锚杆1、减震套2和缓冲套4,中心锚杆1为高强度实心杆,减震套2为两端开口的防震热塑性橡胶套筒,缓冲套4为两端开口的铝制套筒,岩爆时,通过铝制缓冲套4对延时所带来的冲击力进行分解或卸压,实现缓解岩石所带来的的冲击力的效果,缓冲套4为铝制且易变形,当冲击力过大时缓冲套4首次对冲击力进行分解并发生形变,接着使冲力作用于防震热塑性橡胶材质的减震套2,减震套2通过自身防震热塑性橡胶材质吸收能量和减小震动,进而对冲击力进行二次吸收,又因为中心锚杆1为高强度实心杆,在冲击力延伸至中心锚杆1位置时,中心锚杆1的高强度性质可以尽可能地阻挡岩石的冲击与四散,进而最大可能的减小坍塌的程度。缓冲套4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滚子401。当发生岩爆时,围岩的岩石对本装置施加冲击力,冲击力作用于缓冲套4上的滚子401上,滚子401受力并通过其自身的光滑表面将岩石作用的冲击力进行分解,实现缓解岩爆所带来的冲击力,由于整个缓冲套4上均布有滚子401,若干滚子401均对冲击力进行分解,进而最大可能的实现支护的作用以及最大可能的减小因岩爆所带来的危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岩爆锚杆,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结构中吸能与减震效果较差的问题。
25.在本实施例中,中心锚杆1与减震套2之间具有中空腔层3,通过设置中空腔层3,可以在减震套2发生变形时,中空腔层3的存在可以吸收一部分冲击力,起到吸能减震的作用。减震套2外表面与缓冲套4内表面贴合。减震套2的表面为蜂窝状拓扑结构,通过蜂窝状拓扑结构说具有的特殊性能可以进一步吸收冲击力,起到吸能减震的作用。
26.在本实施例中,锚头组件包括圆锥状端头5,通过设置端头5,可以在将装置安装进锚杆孔时能够对坍塌的岩石进行击碎或者后推。端头5底面同轴设置有安装盲孔501,安装盲孔501与中心锚杆1的一端相连,将中心锚杆1与端头5进行连接,可以将中心杆的位置进行限制,进一步实现抗弯支护的作用,在机械各种连接结构中,中心锚杆1与端头5之间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优选螺纹连接。端头5底面一体设置有连接套筒502,连接套筒502内壁与缓冲套4外壁螺纹连接。
27.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套4远离端头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挡板6,挡板6中心设置有用于穿设中心锚杆1的安装通孔601,挡板6中心设置有紧固螺母7,紧固螺母7与中心锚杆1延伸出挡板6部分螺纹连接,紧固螺母7三分之一嵌设于挡板6内。紧固螺母7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通孔701,中心锚杆1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通孔701相对的第二定位通孔101,第一定位和第二定位通孔101通过定位销连接8,通过设置定位销,可以对中心锚杆1的位置进行限定,进一步实现防爆支护的作用。
28.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