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装置和采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8913发布日期:2021-09-29 04:0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支护装置和采掘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护装置和一种采掘设备。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采掘设备开凿巷道的过程中,采掘设备的超前支护在进行锚固作业时,由于没有左右方向的角度调节装置,支护顶板无法与成一定角度的巷道顶面贴合,导致无法适应不同角度的巷道顶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左右方向的角度调节装置,支护顶板无法与成一定角度的巷道顶面贴合,无法适应不同角度的巷道顶面的技术问题。
4.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护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采掘设备。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护装置,包括:支护顶板;摆动组件,摆动组件的一端与支护顶板转动连接;角度调节组件,摆动组件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组件相连接;伸缩组件,角度调节组件设置于伸缩组件上,伸缩组件用于调整支护顶板的高度;其中,角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支护顶板相对于伸缩组件的转动角度,摆动组件带动伸缩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转动,以与支护顶板相折叠。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护装置包括支护顶板、摆动组件、角度调节组件和伸缩组件。其中,支护顶板设置在摆动组件上,摆动组件设置在角度调节组件上,通过角度调节组件来调整支护顶板的转动角度,以实现支护顶板与巷道顶面贴合。同时,摆动组件能够带动伸缩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进行转动,实现伸缩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整体能够与支护顶板之间进行折叠和展开,即支护装置能够根据作业需要,进行折叠和展开,通过将角度调节组件设置摆动组件下部,这样支护装置在折叠后整体高度比原结构大大减小,不影响采掘设备作业时的视野,满足不同状态下的作业需求。进一步地,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伸缩组件上,通过将角度调节组件和支护顶板设置在伸缩组件上,这样,通过伸缩组件的伸缩运动,实现调整支护顶板的高度。通过角度调节组件和伸缩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通过角度调节组件调整支护顶板相对于伸缩组件的转动角度,以及通过伸缩组件调整支护顶板的高度,实现支护顶板能够与带有角度的巷道顶面紧密贴合,进而适应不同角度的巷道顶面,扩大支护顶板的使用范围,提高使用支护顶板的可靠性,从而提高采掘设备的作业效率。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支护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于伸缩组件的端部;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摆动组件相连接;连接轴,连接轴穿设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第二连接部绕连接轴相对于第一连接部转动,以调整支护顶板相对于伸缩组件的转动角度。
10.在该技术方案中,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连接轴。其中,第一连接部设置在伸缩组件的端部,实现第一连接部与伸缩组件相连接,进而实现角度调节组件与伸缩组件的连接。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与摆动组件相连接,实现了支护顶板、摆动组件、角度调节组件和伸缩组件之间的连接安装。另外,通过连接轴穿设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这样,第二连接部能够绕连接轴相对于第一连接部转动,来调整支护顶板相对于伸缩组件的转动角度,使支护顶板能够适应多数带有角度的巷道顶面,保证支护更可靠,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满足采掘设备作业过程中使用需求。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设置有第一安装面;第一铰接板,第一铰接板设置于第一安装面上,第一铰接板上设置第一连接孔,连接轴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部之间。
12.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铰接板。其中,第一连接板设置有第一安装面,第一铰接板设置在第一安装面上,以实现第一铰接板在第一连接板上安装固定。进一步地,第一铰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通过连接轴贯穿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部,实现通过连接轴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进行转动连接。具体地,连接轴通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部连接,这样,第二连接部能够绕连接轴相对于第一连接部转动,进而第二连接部带动支护顶板相对于伸缩组件转动,并且支护顶板的转动角度根据支护顶板受力情况进行自我调整,从而使支护顶板能够适应多数带有角度的巷道顶面,达到稳定支撑防护的目的。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摆动组件相连接,第二连接板设置有第二安装面;第二铰接板,第二铰接板设置于第二安装面上,第二铰接板上设置第二连接孔;其中,连接轴穿设于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之间,以实现第二连接部绕连接轴相对于第一连接部转动。
14.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其中,
15.第二连接板与摆动组件相连接,以实现第二连接板转动带动支护顶板一起转动。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第二安装面,第二铰接板设置在第二安装面上,以实现第二铰接板安装固定在第二连接板上。其中,第二铰接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通过连接轴贯穿在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之间,以实现第二连接部绕连接轴相对于第一连接部转动。
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为腰型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其中,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连接轴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
17.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为腰型孔,以实现连接轴在腰型孔内自由滑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以实现连接轴在腰型孔的各个方向均能自由活动,以此来实现第二连接部能够根据支护顶板受力情况,自动调整与第一连接部的转动角度,进而实现支护顶板能够根据巷道顶面的角度而自动调整角度进行贴合,使支护顶板能够适应带有角度的巷道顶面。另外,设置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连接轴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通过多个连接轴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能够使其转动更平稳,可控,从而保证支护顶板作业更安全、可靠,满足采掘设备作业过程中使用需求,提高采掘设备的作业效率。
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之间相对转动的转
动角度的取值范围为

15
°
至15
°

19.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安装面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第二安装面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通过设置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之间相对转动,以此来实现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能够相对转动。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之间相对转动的转动角度的取值范围为

15
°
至15
°
,即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能够转动角度范围为

15
°
至15
°
,这样,在支护顶板在作业过程中,根据不同角度的巷道顶面,第二连接部自动调整与第一连接部的转动角度,进而保证支护顶板能够适应不同角度的巷道顶面,并且,转动角度的取值范围在

15
°
至15
°
之间时,支护顶板的支护效果最稳固、可靠,有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满足采掘设备作业过程中使用需求。
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伸缩组件包括多级伸缩结构,相邻两级伸缩结构相对滑动。
21.在该技术方案中,伸缩组件包括多级伸缩结构。其中,相邻两级伸缩结构能够相对滑动,以实现伸缩组件为支护装置提供足够的支护高度,满足支护装置的使用要求。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支护顶板为弧形结构;支护顶板包括:主板,主板与摆动组件相连接;侧板,侧板位于主板的两侧,并与主板相连接。
23.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实际采掘作业过程中,由于巷道顶面多数为不规则的弧面,通过设置支护顶板为弧形结构,弧度大小按巷道顶面弧度设计,贴合性更好,能够有效提高支护装置支护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加长组件,加长组件设置于支护顶板端部,加长组件相对于支护顶板滑动,以加长支护顶板的长度。
25.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护装置还包括加长组件。其中,加长组件设置在支护顶板的端部,并且能够相对于支护顶板进行滑动,以此来实现加长支护顶板的长度,进一步增大支护顶板的支护面积,提高支护装置的支护效率。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采掘设备,包括:上述方案中任一项的支护装置。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掘设备,因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支护装置,因此具有该支护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2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支护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支护装置的转动状态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支护装置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支护装置的折叠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支护装置的角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支护装置的角度调节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7.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8.1支护装置;
39.10支护顶板,102主板,104侧板;
40.20角度调节组件,202第一连接部,204第二连接部,206连接轴,2020第一连接板,2022第一铰接板,2024第一连接孔,2040第二连接板,2042第二铰接板,2044第二连接孔;
41.30伸缩组件,302第一伸缩结构,304第二伸缩结构,306第三伸缩结构;
42.40摆动组件;
43.50加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6.下面参照图1至图7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支护装置1和采掘设备。
47.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护装置1包括支护顶板10、摆动组件40、角度调节组件20和伸缩组件30。
48.其中,如图1至图3所示,支护顶板10设置在摆动组件40上,摆动组件40设置在角度调节组件20上,通过角度调节组件20来调整支护顶板10的转动角度,以实现支护顶板10与巷道顶面贴合。同时,摆动组件40能够带动伸缩组件30和角度调节组件20进行转动,实现伸缩组件30和角度调节组件20整体能够与支护顶板10之间进行折叠和展开,即支护装置1能够根据作业需要,进行折叠和展开,通过将角度调节组件20设置摆动组件40下部,这样支护装置1在折叠后整体高度比原结构大大减小,不影响采掘设备作业时的视野,满足不同状态下的作业需求。进一步地,角度调节组件20设置在伸缩组件30上,通过将角度调节组件20和支护顶板10设置在伸缩组件30上,这样,通过伸缩组件30的伸缩运动,实现调整支护顶板10的高度。通过角度调节组件20和伸缩组件30的配合使用,能够通过角度调节组件20调整支护顶板10相对于伸缩组件30的转动角度,以及通过伸缩组件30调整支护顶板10的高度,实现支护顶板10能够与带有角度的巷道顶面紧密贴合,进而适应不同角度的巷道顶面,扩大支护顶板10的使用范围,提高使用支护顶板10的可靠性,从而提高采掘设备的作业效率。
49.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采掘设备在掘进作业时,由于碎石、煤粒、粉尘都会导致可视度降低,特别在一些恶劣工况下,视野范围非常有限,现有技术中,支护装置折叠收回时高度往往比较高,影响采掘设备运行时的作业视野。而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角度调节组件20在摆动组件40下部,在采掘设备掘进作业时,摆动组件40能够带动伸缩组件30和角度调节组件20整体进行折叠收回,有效节省折叠后的空间,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支护装置1收回时仍然较高,影响采掘设备作业视线的问题。当采掘设备需要支护作业时,此时摆动组件40带
动伸缩组件30和角度调节组件20进行转动,使支护装置1处于展开状态,并且可根据需要控制摆动组件40的转动角度,即可根据需要控制调整支护顶板10与伸缩装置之间的展开角度,进而实现多角度的支护作业,提高支护装置1在巷道作业中的智能性。
50.在具体应用中,摆动组件40可以为摆动油缸。
51.具体地,相关技术中,采掘设备在掘进作业时,由于支护顶板没有左右方向的角度调节装置,支护顶板无法与成一定角度的巷道顶面贴合,支护顶板无法适应不同角度的巷道顶面,导致巷道顶面支护不稳固,增加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支护顶板10通过摆动组件40、角度调节组件20连接在伸缩组件30上,通过角度调节组件20调整支护顶板10相对于伸缩组件30的转动角度,即通过角度调节组件20带动支护顶板10小角度的转动,实现支护顶板10能够与带有角度巷道顶面贴合,实现支护顶板10对巷道顶面的稳固支撑。通过角度调节组件20和伸缩组件30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护顶板10无法与成一定角度的巷道顶面紧密贴合,导致支护顶板10无法适应不同角度的巷道顶面问题。同时,由于角度调节组件20结构紧凑,节省空间,且拆卸方便,更换性及维修性更强;并且支护装置1大部分结构件为管件,重量小,成本低。
52.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角度调节组件20包括第一连接部202、第二连接部204和连接轴206。其中,第一连接部202设置在伸缩组件30的端部,实现第一连接部202与伸缩组件30相连接,进而实现角度调节组件20与伸缩组件30的连接。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204与摆动组件40相连接,实现了支护顶板10、摆动组件40、角度调节组件20和伸缩组件30之间的连接安装。另外,通过连接轴206穿设在第一连接部202和第二连接部204之间,这样,第二连接部204能够绕连接轴206相对于第一连接部202转动,来调整支护顶板10相对于伸缩组件30的转动角度,使支护顶板10能够适应多数带有角度的巷道顶面,保证支护更可靠,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满足采掘设备作业过程中使用需求。
53.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图6和图7所示,第一连接部202包括第一连接板2020和第一铰接板2022。其中,第一连接板2020设置有第一安装面,第一铰接板2022设置在第一安装面上,以实现第一铰接板2022在第一连接板2020上安装固定。进一步地,第一铰接板202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024,通过连接轴206贯穿第一连接孔2024和第二连接部204,实现通过连接轴206将第一连接部202与第二连接部204进行转动连接。具体地,连接轴206通过第一连接孔2024与第二连接部204连接,这样,第二连接部204能够绕连接轴206相对于第一连接部202转动,进而第二连接部204带动支护顶板10相对于伸缩组件30转动,并且支护顶板10的转动角度根据支护顶板10受力情况进行自我调整,从而使支护顶板10能够适应多数带有角度的巷道顶面,达到稳定支撑防护的目的。
54.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图6和图7所示,第二连接部204包括第二连接板2040和第二铰接板2042。其中,第二连接板2040与摆动组件40相连接,以实现第二连接板2040转动带动支护顶板10一起转动。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板2040设置有第二安装面,第二铰接板2042设置在第二安装面上,以实现第二铰接板2042安装固定在第二连接板2040上。其中,第二铰接板204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044,通过连接轴206贯穿在第一连接孔2024与第二连接孔2044之间,以实现第二连接部204绕连接轴206相对于第一连接部202转动。
55.具体地,如图6所示,支护装置1在作业过程中,通过在第一铰接板2022设置第一连接孔2024,在第二铰接板2042上设置第二连接孔2044,这样,通过连接轴206连接第一连接
孔2024和第二连接孔2044,以此来实现第二连接部204绕连接轴206相对于第一连接部202转动,进而实现支护顶板10相对于伸缩组件30进行转动,使支护顶板10能够与带有角度巷道顶面贴合,实现支护顶板10对巷道顶面的稳固支撑,进一步提高支护装置1自动调整的智能性。
56.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连接孔2024和第二连接孔2044均为腰型孔,以实现连接轴206在腰型孔内自由滑动。第一连接孔2024和第二连接孔2044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以实现连接轴206在腰型孔的各个方向均能自由活动,以此来实现第二连接部204能够根据支护顶板10受力情况,自动调整与第一连接部202的转动角度,进而实现支护顶板10能够根据巷道顶面的角度而自动调整角度进行贴合,使支护顶板10能够适应带有角度的巷道顶面。另外,设置第一连接孔2024、第二连接孔2044、连接轴206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通过多个连接轴206连接第一连接部202和第二连接部204,能够使其转动更平稳,可控,从而保证支护顶板10作业更安全、可靠,满足采掘设备作业过程中使用需求,提高采掘设备的作业效率。
57.具体地,如图7所示,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孔2024和第二连接孔2044均为腰型孔,第一连接孔2024和第二连接孔2044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且第一连接孔2024、第二连接孔2044、连接轴206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这样,支护装置1在作业过程中,当支护顶板10右侧受力,即巷道顶部右侧较低时,此时右侧连接轴206在腰型孔的底部,右侧连接轴206形成支点,第二连接部204会以右侧连接轴206形成支点相对于第一连接部202转动,即第二连接部204左侧上翻,进而带动左侧连接轴206处于左侧腰型孔的顶部,实现了支护顶板10的向右转动,也即实现了支护顶板10与巷道顶面的紧密贴合。同样道理,当巷道顶面左侧较低时,此时左侧连接轴206在腰型孔的底部,左侧连接轴206形成支点,第二连接部204会以左侧连接轴206形成支点相对于第一连接部202转动,即第二连接部204右侧上翻,进而带动右侧连接轴206处于右侧腰型孔的顶部,实现支护顶板10与左侧倾斜巷道顶面的紧密贴合。由于连接轴206在腰型孔的各个方向均能自由活动,这样,第二连接部204能够根据支护顶板10受力情况,自动调整与第一连接部202的转动角度,实现支护顶板10能够根据巷道顶面的角度而自动调整角度进行贴合。
58.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图6和图7所示,由于第一安装面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020上,第二安装面设置在第二连接板2040上,通过设置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之间相对转动,以此来实现第二连接板2040与第一连接板2020之间能够相对转动。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之间相对转动的转动角度的取值范围为

15
°
至15
°
,即第二连接部204相对于第一连接部202能够转动角度范围为

15
°
至15
°
,这样,在支护顶板10在作业过程中,根据不同角度的巷道顶面,第二连接部204自动调整与第一连接部202的转动角度,进而保证支护顶板10能够适应不同角度的巷道顶面,并且,转动角度的取值范围在

15
°
至15
°
之间时,支护顶板10的支护效果最稳固、可靠,有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满足采掘设备作业过程中使用需求。
59.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5所示,伸缩组件30包括多级伸缩结构。其中,相邻两级伸缩结构能够相对滑动,以实现伸缩组件30为支护装置1提供足够的支护高度,满足支护装置1的使用要求。
60.具体地,如图1所示,伸缩组件30包括第一伸缩结构302、第二伸缩结构304和第三
伸缩结构306。其中,第二伸缩结构304一端插设在第一伸缩结构302内,并且沿第一伸缩结构302长度方向相对于第一伸缩结构302滑动,以实现伸缩组件30高度伸缩。同时,第二伸缩结构304另一端套设在第三伸缩结构306的一端,第三伸缩结构306的另一端连接在角度调节组件20上,并且第三伸缩结构306沿第二伸缩结构304长度方向相对于第二伸缩结构304滑动。这样,通过设置第一伸缩结构302、第二伸缩结构304和第三伸缩结构306,支护装置1在支护高度上实现了三级滑动伸缩,能够调整支护装置1不同的作业高度,适应不同的巷道顶面高度,最大程度上满足支护高度的使用要求。
61.在具体应用中,伸缩组件30还包括液压油缸或驱动电机等,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主要作用驱动相邻两级伸缩结构能够相对滑动,以实现伸缩组件30为支护装置1提供足够的支护高度。
62.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际采掘作业过程中,由于巷道顶面多数为不规则的弧面,通过设置支护顶板10为弧形结构,弧度大小按巷道顶面弧度设计,贴合性更好,能够有效提高支护装置1支护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护顶板多为平面顶板结构,无法与拱形巷道顶面较好贴合的问题。
63.具体地,如图1所示,支护顶板10包括主板102和侧板104。其中,主板102与摆动组件40相连接,以实现通过角度调节组件20来调整支护顶板10的转动角度,以此来适应不同角度的巷道顶面,提高支护顶板10的应变性,同时,设置侧板104位于主板102的两侧,并与主板102相连接,以实现扩大支护顶板10的支护面积,进一步提高支护装置1的支护效率。
64.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5所示,支护装置1还包括加长组件50。其中,加长组件50设置在支护顶板10的端部,并且能够相对于支护顶板10进行滑动,以此来实现加长支护顶板10的长度,进一步增大支护顶板10的支护面积,提高支护装置1的支护效率。
65.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加长组件50包括伸缩油缸,通过伸缩油缸的伸缩,来改变加长组件50的长度。在采掘设备运行过程中,当需要增大支护顶板10的支护面积时,伸缩油缸伸出,增大了支护顶板10的支护面积。当不需要支护顶板10作业时,伸缩油缸缩回,支护装置1折叠收起,有效节省了空间。另外,支护顶板10与巷道顶面贴合时会铺设一层锚网,防止矿料坠落,由于锚网面积较大,容易滑动,不容易固定,通过在支护顶板10上装配磁块,由于锚网为金属丝,磁块能有效辅助支护顶板10对锚网进行固定,从而实现支护顶板10对锚网固定,实现扩大支护顶板10的支护面积,同时,有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6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采掘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支护装置1。
67.在该实施例中,采掘设备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支护装置1,因此具有该支护装置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68.在具体应用中,采掘设备可以为掘进机或者掘锚机等工程设备,当采掘设备为掘进机时,支护装置1可以设置在截割臂上。
6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

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