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扭矩前趴式全液压旋挖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6627发布日期:2022-04-09 09:1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扭矩前趴式全液压旋挖钻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钻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扭矩前趴式全液压旋挖钻机。


背景技术:

2.旋挖钻机是一种综合性的钻机,它可以用多种底层,具有成孔速度快,污染少,机动性强等特点,短螺旋钻头进行干挖作业,也可以用回转钻头在泥浆护壁的情况下进行湿挖作业,旋挖机可以配合冲锤钻碎坚硬地层后进行挖孔作业,如果配合扩大头钻具,可在孔底进行扩孔作业,旋挖机采用多层伸缩式钻杆,钻进辅助时间少,劳动强度低,不需要泥浆循环排渣,节约成本,特别适合于城市建设的基础施工,现有的旋挖钻机使用机械臂自身的重力进行下压,电机带动打孔机构进行打孔,然后使用绳索将机械臂提起,不能够精准定位打孔的深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扭矩前趴式全液压旋挖钻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大扭矩前趴式全液压旋挖钻机,精准控制打孔深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扭矩前趴式全液压旋挖钻机,包括车身和旋挖机构;
5.车身:其上表面左侧的前端设有控制室,控制室的内部设有控制台,车身上表面左侧的后端设有斜撑架,斜撑架左端通过销轴与安装板的下端转动连接,安装板的左侧对称设有固定板,安装板右侧面的中部设有u型块二,车身上表面的中部设有u型块一,u型块一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液压缸,液压缸伸缩端的上端设有转动块,转动块与u型块二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车身上表面右侧的前端设有液压泵一,液压泵一与液压缸通过输油管一相连;
6.旋挖机构:设置于两个固定板的左端,旋挖机构与车身的中部固定连接;
7.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设置于控制台的上端,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车载电源,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液压泵一的输入端,不使用绳索进行上拉,使用液压油缸进行驱动,使得驱动更加精准,精准控制打孔深度。
8.进一步的,所述旋挖机构包括液压泵二、输油管二、液压油缸和安装筒,所述液压油缸设置于两个固定板的左端,车身上表面的右侧设有液压泵二,液压泵二的出油口和液压油缸的进油口通过输油管二相连,液压油缸伸缩端的下端设有安装筒,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液压泵二的输入端,带动安装筒下移。
9.进一步的,所述旋挖机构还包括电机和安装头,所述电机设置于安装筒的顶壁,电机输出轴的中部与安装筒底壁设置的密封轴承的内环固定连接,电机输出轴的下端设有安装头,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的输入端,驱动圆环板转动。
10.进一步的,所述旋挖机构还包括圆环板、旋挖螺旋片和旋挖杆所述圆环板通过螺栓与安装头的下表面相连,圆环板的下表面设有旋挖杆,旋挖杆的外弧面设有旋挖螺旋片,
对地面进行打孔。
11.进一步的,所述旋挖杆的下端设有圆锥钻头,方便插入土地。
12.进一步的,还包括卡箍,所述卡箍均匀设置于安装板的前侧面,卡箍均与输油管二卡接,固定输油管二防止松动。
13.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车身上表面右端,支撑板与安装板左右位置对应,支撑板的上端设有缓冲垫,支撑安装板,吸收震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大扭矩前趴式全液压旋挖钻机,具有以下好处:
15.控制开关组控制液压泵二工作,液压泵二将液压油通过输油管二泵入液压油缸内,液压油缸的伸缩端下移带动安装筒下移,控制开关组控制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安装头转动,从而使得圆环板带动旋挖杆转动,使得旋挖螺旋片转动,使得旋挖螺旋片旋入泥土里,控制开关组控制电机停止转动,液压泵二将液压油缸内的液压油通过输油管二吸出,液压油缸的伸缩端上移带动安装筒上移,将泥土带出,控制开关组控制液压泵一工作,液压泵一将液压缸内的液压油通过输油管一吸出,由于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u型块一和u型块二转动连接,液压缸收缩使得安装板向后倾斜,使得旋挖螺旋片内的泥土倒出,液压泵一将液压油通过输油管一泵入液压缸内,使得安装板复位,如此往复对地面进行钻孔,不使用绳索进行上拉,使用液压油缸进行驱动,使得驱动更加精准,精准控制打孔深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车身、2控制室、3控制台、4控制开关组、5旋挖机构、51液压泵二、52输油管二、53液压油缸、54安装筒、55电机、56安装头、57圆环板、58旋挖螺旋片、59旋挖杆、6液压泵一、7液压缸、8输油管一、9 u型块一、10 u型块二、11安装板、12斜撑架、13支撑板、14缓冲垫、15卡箍、16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扭矩前趴式全液压旋挖钻机,包括车身1和旋挖机构5;
22.车身1:其上表面左侧的前端设有控制室2,控制室2的内部设有控制台3,车身1上表面左侧的后端设有斜撑架12,斜撑架12左端通过销轴与安装板11的下端转动连接,安装板11的左侧对称设有固定板16,安装全液压旋挖钻机,安装板11右侧面的中部设有u型块二10,车身1上表面的中部设有u型块一9,u型块一9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液压缸7,液压缸7伸缩端的上端设有转动块,转动块与u型块二1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车身1上表面右侧的
前端设有液压泵一6,液压泵一6与液压缸7通过输油管一8相连,液压泵一6将液压缸7内的液压油通过输油管一8吸出,由于液压缸7的两端分别与u型块一9和u型块二10转动连接,液压缸7收缩使得安装板11向后倾斜;
23.旋挖机构5:设置于两个固定板16的左端,旋挖机构5与车身1的中部固定连接,旋挖机构5包括液压泵二51、输油管二52、液压油缸53和安装筒54,液压油缸53设置于两个固定板16的左端,车身1上表面的右侧设有液压泵二51,液压泵二51的出油口和液压油缸53的进油口通过输油管二52相连,液压油缸53伸缩端的下端设有安装筒54,控制开关组4的输出端电连接液压泵二51的输入端,旋挖机构5还包括电机55和安装头56,电机55设置于安装筒54的顶壁,电机55输出轴的中部与安装筒54底壁设置的密封轴承的内环固定连接,电机55输出轴的下端设有安装头56,控制开关组4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55的输入端,旋挖机构5还包括圆环板57、旋挖螺旋片58和旋挖杆59圆环板57通过螺栓与安装头56的下表面相连,圆环板57的下表面设有旋挖杆59,旋挖杆59的外弧面设有旋挖螺旋片58,旋挖杆59的下端设有圆锥钻头,液压泵二51将液压油通过输油管二52泵入液压油缸53内,液压油缸53的伸缩端下移带动安装筒54下移,控制开关组4控制电机55转动,电机55的输出轴带动安装头56转动,从而使得圆环板57带动旋挖杆59转动,使得旋挖螺旋片58转动,使得旋挖螺旋片58旋入泥土里,控制开关组4控制电机55停止转动,液压泵二51将液压油缸53内的液压油通过输油管二52吸出,液压油缸53的伸缩端上移带动安装筒54上移,将泥土带出;
24.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4,控制开关组4设置于控制台3的上端,控制开关组4的输入端电连接车载电源,控制开关组4的输出端电连接液压泵一6的输入端,控制各电器工作。
25.其中:还包括卡箍15,卡箍15均匀设置于安装板11的前侧面,卡箍15均与输油管二52卡接,掰开卡箍15前端的开口,将输油管二52塞入卡箍15内部的安装孔对输油管二52进行卡接,固定输油管二52防止输油管二52脱落打结。
26.其中:还包括支撑板13,支撑板13设置于车身1上表面右端,支撑板13与安装板11左右位置对应,支撑板13的上端设有缓冲垫14,支撑安装板11,吸收冲击力。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扭矩前趴式全液压旋挖钻机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控制开关组4控制液压泵二51工作,液压泵二51将液压油通过输油管二52泵入液压油缸53内,液压油缸53的伸缩端下移带动安装筒54下移,控制开关组4控制电机55转动,电机55的输出轴带动安装头56转动,从而使得圆环板57带动旋挖杆59转动,使得旋挖螺旋片58转动,使得旋挖螺旋片58旋入泥土里,控制开关组4控制电机55停止转动,液压泵二51将液压油缸53内的液压油通过输油管二52吸出,液压油缸53的伸缩端上移带动安装筒54上移,将泥土带出,控制开关组4控制液压泵一6工作,液压泵一6将液压缸7内的液压油通过输油管一8吸出,由于液压缸7的两端分别与u型块一9和u型块二10转动连接,液压缸7收缩使得安装板11向后倾斜,使得旋挖螺旋片58内的泥土倒出,液压泵一6将液压油通过输油管一8泵入液压缸7内,使得安装板11复位,如此往复对地面进行钻孔,由于输油管二52塞入卡箍15内部的安装孔对输油管二52进行卡接,防止输油管二52脱落打结,钻孔结束后液压泵一6将液压缸7内的液压油通过输油管一8吸出,由于液压缸7的两端分别与u型块一9和u型块二10转动连接,液压缸7收缩使得安装板11向后倾斜,直至安装板11的右侧面与缓冲垫14接触。
28.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液压泵二51和液压泵一6均可选用k3vg180-10nrs-7lxx液压泵,电机55可选用y160l-8电机,控制开关组4上设有与电机55、液
压泵二51和液压泵一6一一对应的用于控制其开关工作的开关按钮。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