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隧道发生交通事故时的消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48876发布日期:2022-07-13 08:23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通隧道发生交通事故时的消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隧道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通隧道发生交通事故时的消防装置。


背景技术:

2.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和矿山隧道等。
3.目前在交通隧道中,容易发生一些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严重时还会发生起火燃烧以及发生爆炸的可能,在不能及时对过往车辆通告交通事故信息和进行灭火处理时,会严重危害到车上人员以及过往车辆的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交通隧道发生交通事故时的消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交通隧道发生交通事故时的消防装置,便于及时有效的对进出隧道的车辆进行交通事故信息通告,避免车辆再持续进入隧道,减少再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同时在发生起火燃烧时,进行及时灭火,避免发生爆炸的可能,保证车上人员以及过往车辆的安全。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交通隧道发生交通事故时的消防装置,包括外隧道,所述外隧道的左右两端均固接有门架,所述外隧道的内部设置有内隧道,所述外隧道和内隧道之间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供水机构,且供水机构的输入端贯穿左侧门架的左侧壁;
7.两组所述门架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均设置有无线收发器、显示屏和声光报警器,且无线收发器和声光报警器分别位于显示屏的两侧;
8.所述外隧道和内隧道之间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消防组件;
9.所述显示屏输入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无线收发器电性双向连接,所述单片机分别与声光报警器和消防组件输出连接。
10.优选地,所述供水机构包括供水总管,所述供水总管的一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进水管的输入端与外界市政水源管网相连通。
1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保证供水机构有足够的水源使用。
12.优选地,所述消防组件包括弧形水管、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两组摄像件,所述弧形水管的底部两端分别与供水机构对应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安装在内隧道的内腔顶部。
1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分别便于对内隧道中发生火灾时进行温度和烟雾的实时感应。
14.优选地,所述弧形水管贴近内隧道的一侧壁均匀连通有喷流管,所述喷流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1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电磁阀便于对喷流管的打开和关闭。
16.优选地,所述喷流管伸入内隧道内腔的一端设置有喷头。
1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喷流管打开时,便于将喷流管中输送的水源输送到喷头中,由喷头喷洒出来。
18.优选地,两组所述摄像件分别嵌合安装在内隧道内腔上端左右两侧壁上,且摄像件远离内隧道中心处的一端伸入内隧道与外隧道之间,所述摄像件包括防护座,所述防护座的内腔设置有摄像头和耐高温防护玻璃,所述耐高温防护玻璃位于摄像头贴近内隧道中心处的一侧。
1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内隧道中发生火灾时,通过耐高温防护玻璃对摄像头进行安全保护。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1.第一、隧道中发生交通事故时,通过交通事故发生处的摄像头进行画面拍摄,然后将摄像拍摄到的画面通过无线收发器将采集的图像通过数据转换后无线发射到市政监测终端上,及时通知离交通事故最近的交警赶往现场处理,并通过显示屏显示交通事故信息,以及通过声光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便于及时有效的对进出隧道的车辆进行交通事故信息通告,让车辆中的人员从远处就能听到和看到,从而避免车辆再持续进入隧道,减少再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
22.第二、在发生火灾时,通过交通事故发生处的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进行温度和烟雾的实时感应,然后将信号传输到单片机中,通过单片机控制水泵、以及交通事故发生处的至少一组消防组件中的所有电磁阀全部打开,通过供水机构向弧形水管和喷流管中提供高压水源,最后通过喷头向火灾处进行水源喷洒,从而便于及时灭火,避免车辆发生爆炸的可能,保证车上人员以及过往车辆的安全。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前视剖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左视剖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8.1-外隧道,2-消防组件,201-弧形水管,202-温度传感器,203-烟雾传感器,204-喷头,205-喷流管,206-电磁阀,3-摄像件,301-防护座,302-摄像头,303-耐高温防护玻璃,4-门架,5-无线收发器,6-单片机,7-供水机构,701-进水管,702-水泵,703-供水总管,8-内隧道,9-声光报警器,10-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交通隧道发生交通事故时的消防装置,包括外隧道1,外隧道1的左右两端均固接有门架4,外隧道1的内部设置有内隧道8,且内隧道8与门架4相固接,对外隧道1和内隧道8一起起到支持稳定作用,同时也通过门架4对
外隧道1和内隧道8在端头位置进行密封,外隧道1和内隧道8之间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供水机构7,且供水机构7的输入端贯穿左侧门架4的左侧壁。
31.如图3所示,显示屏10输入连接有单片机6,单片机6与无线收发器5电性双向连接,单片机6分别与声光报警器9和消防组件2输出连接。
32.如图2所示,供水机构7包括供水总管703,供水总管703的一端连通有进水管701,进水管701上设置有水泵702,进水管701的输入端与外界市政水源管网相连通,如图4所示,水泵702与单片机6电性输入连接,通过水泵702工作,便于将外界市政水源管网中的水源经过进水管701抽送到供水总管703中,进而便于保证供水机构7有足够的水源用于消防灭火。
33.如图1所示,两组门架4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均设置有无线收发器5、显示屏10和声光报警器9,且无线收发器5和声光报警器9分别位于显示屏10的两侧,在隧道中发生交通事故时,通过显示屏10显示“隧道中发生交通事故,请过往车辆和人员停止进入”的信息,并通过声光报警器9进行声光报警,从而提醒即将进入的车辆停止进入隧道中。
34.如图2所示,外隧道1和内隧道8之间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消防组件2,相邻两组消防组件2之间的距离小于普通轿车长度的一半,使得普通轿车在隧道中任意位置都在消防组件2工作辐射的范围之内,保证车辆发生火灾时,都能被消防组件2喷洒水源进行灭火。
35.如图3所示,消防组件2包括弧形水管201、温度传感器202、烟雾传感器203和两组摄像件3,温度传感器202、烟雾传感器203分别与单片机弧6电性输出连接,弧形水管201的底部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供水总管703的内腔顶部相连通,温度传感器202和烟雾传感器203安装在内隧道8的内腔顶部,并在隧道宽度方向一左一右排布,通过温度传感器202和烟雾传感器203分别便于对内隧道8中发生火灾时进行温度和烟雾的实时感应。
36.如图3所示,弧形水管201贴近内隧道8的一侧壁均匀连通有喷流管205,喷流管205的数量为四组,四组喷流管205沿弧形水管201的圆弧方向等间距分布,喷流管205上设置有电磁阀206,四组喷流管205对应四个电磁阀206,以一个消防组件2中的四个电磁阀206为一个电磁阀组,进行标记,即外隧道1和内隧道8之间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消防组件2中的电磁阀组,依次标记为1号电磁阀组,2号电磁阀组,...,n号电磁阀组,每个电磁阀组都与单片机6电性输入连接,通过一组电磁阀组中的四个电磁阀206同时打开和关闭,便于对一组消防组件2上的四组喷流管205进行同时打开和关闭;喷流管205伸入内隧道8内腔的一端设置有喷头204,在喷流管205打开时,便于将喷流管205中输送的水源输送到喷头204中,由喷头204喷洒出来。
37.如图2所示,两组摄像件3分别嵌合安装在内隧道8的内腔上端左右两侧壁上,且摄像件3远离内隧道8中心处的一端伸入内隧道8与外隧道1之间,摄像件3包括防护座301,防护座301的内腔设置有摄像头302和耐高温防护玻璃303,耐高温防护玻璃303位于摄像头302贴近内隧道8中心处的一侧,在内隧道8中发生火灾时,通过耐高温防护玻璃303对摄像头302进行安全保护,使其能正常工作。
38.工作原理:
39.隧道中发生交通事故时,通过交通事故发生处的摄像头302进行画面拍摄,然后将摄像拍摄到的画面通过无线收发器5将采集的图像通过单片机6进行数据转换后无线发射到市政监测终端上,市政监测终端工作人员及时通知离交通事故最近的交警赶往现场处
理,并通过无线收发器5和单片机6在显示屏10上操作显示交通事故信息,以及控制声光报警器9进行声光报警,便于及时有效的对进出隧道的车辆进行交通事故信息通告,让车辆中的人员从远处就能听到和看到,从而避免车辆再持续进入隧道,以及让隧道内正行驶的车辆赶紧离开隧道,减少再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
40.隧道中发生交通事故引发火灾时,通过交通事故发生处的温度传感器202和烟雾传感器203进行温度和烟雾的实时感应,在温度高于温度传感器202中设定的初始温度值或在烟雾浓度高于烟雾传感器203中设定的初始浓度值时,及时将信号传输到单片机6中,通过单片机6控制水泵702、以及交通事故发生处的至少一组消防组件2中的所有电磁阀206全部打开,通过水泵702将外界市政水源管网中的水源源源不断抽送到供水总703中,通过供水总703向每个弧形水管201中输送,每个弧形水管201中的水源都向其连通的喷流管205中输送,在打开电磁阀206的喷流管205中,水源输送到喷头204中,最后通过喷头204向火灾处喷洒水源,从而便于及时灭火,避免车辆发生爆炸的可能,保证车上人员以及过往车辆的安全。
41.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