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沉降组合窨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454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沉降组合窨井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窨井盖,近年来随着市政建设的迅猛发展,埋入地下的排水设备及其它公用设施愈来愈多,根据此类地下设备的操作、检修维护的需要,每隔一段距离就需在路面下设置一窨井(人井),以便操作、维修人员或有关设备能顺利地进入其中工作。一般地,窨井的井盖都是直接安放在井体上的,且窨井大多又是设置在人来车往的地方,所以当井盖受到荷载后,荷载就会从井盖、井体传到土基上,在长期的负载情况下,土基就会被压缩而导致井体、井盖下沉,此外,由于井体一般是由砖块和结合材料砌成的,(例如下水道井),在井体受压时,其间的结合材料被挤出,井体自身压缩,从而也会使其上的井盖下沉。一般情况下,井体、井盖的下沉都会导致其周围路面出现局部的下沉开裂,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并且给行人、行车造成危险。
鉴于已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沉降的组合窨井盖,它能将井盖所受的载荷分散到路面结构层中,而不是传递到土基中,并且能使之与路面始终保持一致的变形,因而不会使路面出现局部下沉和开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由以下的结构完成一种抗沉降组合窨井盖,它由井盖和一支承井盖的支承板组成,支承板的与井体上口相对之表面的面积至少大于井体上口的面积,且其最大外围尺寸比井体上口的大。
与已有技术的窨井盖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是将载荷通过具有一定面积的支承板分散到路面结构层中,而不是象已有技术那样直接使载荷作用在井体上;从而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井盖能够和路面一起变形、沉降,而不会出现井盖下沉造成局部路面开裂的现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窨井盖作进一步介绍,其中;


图1.1a为安装在井体上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及A-A向的剖视图;图2.2a为安装在井体上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及B-B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安装在井体上的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请参见
图1.1a,图中示出了安装在井体上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它包括一井盖1,井盖1的下方有一用来支承所述井盖的支承板2,此支承板2具有一定的面积,以用来将井盖所受的载荷通过其上与路面结构层相接触的部分分散到路面结构层内,这样就可使组合窨井盖和路面结构层产生同步的变形和回弹,并能适应道路面层的残余弯沉的积累,而避免了井盖下沉造成的路面局部开裂现象。支承板2的与井体上口相对表面的面积大小需根据所接触的路面结构层的性质和经常所受的载荷大小来决定,但至少应比井体上口的面积大,且其最大外围尺寸比井体上口的大。本实施例中,支承板2的中央还开有一与井盖大小相应的通孔3,其大小以使人或设备能进行操作为佳。
再参见图2.2a,本实施例的基本构造与
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但为了防止安装时路面结构层中的泥土等落入井体4中,故在支承板2与井体上边缘口之间设置了一挡土圈5;挡土圈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既可如本实施例所示的为单独的一个构件,也可与支承板制成一体的。
再请参见图3,在此实施例中,支承板2和井盖1是制成一体的,这种结构适用于离地面较近的窨井。
最后请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支承板2分为几块,每一块上都开有一个与井盖1大小相应的通孔3,这种结构适用于井体尺寸较大的场合。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技术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多种变型结构,但都将落入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此外,安装时支承板可与井体上口外缘接触也可不与之接触。
权利要求1.一种抗沉降组合窨井盖,它包括井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承井盖的支承板,所述支承板的与井体上口相对之表面的面积至少在井体上口的面积大,且其最大外围尺寸比井体上口的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沉降组合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为单一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沉降组合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下方还设有一挡土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沉降组合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和所述支承板是制成一体的。
专利摘要一种抗沉降组合窨井盖,主要由井盖和支承板组成,支承板的与井体上口相对应表面的面积至少比井体上口的面积大,且其最大外围尺寸比井体上口的大。支承板设置在路面结构层中,井盖通过支承板支承在路面结构层中。这种组合井盖能将作用于井盖上的载荷通过支承板分散到路面结构层中,而不是直接作用于井体,从而可避免井盖下沉,局部路面开裂的现象。
文档编号E02D29/14GK2136274SQ9223461
公开日1993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30日
发明者庞学雷 申请人:庞学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