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制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464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制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制冷器,属制冷技术领域。
目前由于地下开拓工程逐渐延深,地温以每向下延深百米升高1~2℃的递度递增,加之地下湿度大,局部地区相对温度达到100%,温度超过国家规定26℃地下工程作业标准。
国内目前所采用的各种制冷方法,离不开用氟里昂做制冷剂或者用大量的冰块放在巷道(或隧道)内,当热风在放有大量冰块的巷道(或隧道)内通过时,冰块吸收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
现有技术的主要缺点是1、氟里昂做制冷剂,容易泄漏在巷道(或隧道)内产生有害气体,给本来通风状况就不十分好的巷道作业带来困难。
2、用冰块降温,从冰厂到巷道(或隧道)运输路程长,周转环节多,能量损失大。
3、在炎热的夏季用冰紧张季节,冰块不能及时保证,巷道(或隧道)则无法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开辟一条既不用氟里昂做制冷剂又不用冰块吸热制冷的新途径,而用空气制冷器制冷,达到地下巷道(或隧道)局部空气制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用低压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经膨胀机膨胀,变成低温冷气,通过排气管,送入地下巷道风筒内,高温空气通过风叶经排风管排出,使巷道内工作温度控制在允许的地下作业标准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不用氟里昂做制冷剂,不会使巷道(或隧道)产生有害气体。
2、不受用冰块来降温,冰源及运输不便的限制。
3、用低压空气做动力源,不受电源的限制及巷道内防爆安全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制冷器示意图图中所示(1)是外壳、(2)是内壳、(3)是进风管、(4)是风叶、(5)是膨胀机、(6)是支撑架、(7)是进气管、(8)是卡兰甲、(9)是出气管、(10)是卡兰乙、(11)是出风管、(12)是隔热板。
以下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空气制冷器由外壳(1)、内壳(2)、进风管(3)、风叶(4)、膨胀机(5)、支撑架(6)、进气管(7)、卡兰甲(8)、出气管(9)、卡兰乙(10)、出风管(11)、隔热板(12)所构成,如
图1所示。
膨胀机左端是风叶(4),右端是出气管(9)用卡兰乙(10)将其连接,膨胀机(5)下端用卡兰甲(8)与进气管(7)连接。风叶的左端是进风管(3),这些另部件都在内壳里,内壳下部有支撑架(6),连同支撑架及内壳里的另部件全部装在外壳(1)内,外壳上部有一出风管(11)与内壳上部连接。在内壳的内部膨胀机和风叶之间有一块隔热板(12),将冷热空气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当低压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7)进入膨胀机(5),膨胀机吸收空气内大量热量将压缩空气制冷,冷气经排气管送入地下巷道(或隧道)风筒内,高温空气通过风叶(4)经出风管(11)排出,膨胀机和风叶之间有一块隔热板隔开。膨胀机制冷时产生的噪音,通过内壳的内壁的隔声消音材料,使该空气制冷器的噪音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制冷器,其特征在于由外壳(1)、内壳(2)、进风管(3)、风叶(4)、膨胀机(5)、支撑架(6)、进气管(7)、卡兰甲(8)、出气管(9)、卡兰乙(10)、出风管(11)和隔热板(12)所组成,膨胀机左侧装有风叶(4),右侧是出气管通过卡兰乙(10)与膨胀机(5)连接,膨胀机下端与进气管(7)通过卡兰甲(8)与膨胀机(5)连接,风叶(4)的左侧是进风管(3),内壳左上端连接处有出风管(11),内壳内膨胀机(5)和风叶(4)之间隔热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制冷器,其特征在于内壳的内壁附有隔声消音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制冷器。主要用于地下巷道(或隧道)局部空气制冷,属制冷技术领域。本空气制冷器的特征是用低压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经膨胀机膨胀,变成低温冷气,通过排气管,送入地下巷道风筒内,高温空气通过风叶经排风管排出,使巷道内工作温度控制在允许地下作业标准之内。
文档编号E21F3/00GK2144714SQ92241769
公开日1993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24日
发明者刘胜顶, 魏传读 申请人:徐州矿务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