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

文档序号:831519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胜利海上埕岛油田年产油在200万吨以上已达13年。从一个边际油田发展为我国第一个“百万吨级”、第一个“200万吨级”极浅海油田,埕岛油田创造了我国极浅海油田最大的生产能力纪录。
[0003]但随着开发的进行,受环境、钻采和海工工程施工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油田偏低的采油速度与有限的平台寿命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如何在有效期内最大限度提高油田采收率,充分利用地下资源”,成为埕岛油田面临的主要问题。
[0004]大幅度提高液量是提高海上油田平台有效期内采收率的有效途径,而保障提液效果的重要标准是水驱过程中能否最大限度的实现均衡驱替,提高注入水波及系数,避免含水的快速上升,而如何判断水驱驱替是否均衡?到目前没有固定标准参数及判断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剩余油饱和度的常规判别方法,步骤繁琐,工作量大,应用非常不方便。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提出了判别均衡驱替的新参数及判别标准,有效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多井组条件下水驱是否均衡的判识问题,为海上合理配产配注提供调整依据,从而实现海上油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目的的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该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包括:步骤1,在地质模型注水井中加入示踪剂,得到不同油水井间连通值;步骤2,通过油水井间连通值,计算驱替突破系数;步骤3,通过油水井间剩余油分析,得到判识驱替是否均衡的驱替突破系数界限值;以及步骤4,根据驱替突破系数,结合驱替突破系数界限值,判断各井组是否达到驱替均衡,从而为海上矢量化配产配注提供依据。
[0006]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I中,在地质模型注水井中加入不同的示踪剂,并进行生产预测,通过示踪剂追踪注水井向各油井的流动情况,并量化油水井之间连通情况,得到不同油水井间连通值。
[0007]在步骤2中,根据油水井间连通值,在每个井组中,最大连通值除以最小连通值,即得到该井组的驱替突破系数,驱替突破系数越大代表该井组驱替越不均衡。
[0008]在步骤3中,设计不同驱替突破系数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统计剩余油饱和度,通过分析剩余油饱和度变化,确定驱替是否均衡的驱替突破系数界限。
[0009]步骤4还包括,根据各井组计算的驱替突破系数,在常规配产配注的基础上,查找并乘以修正系数,该修正系数是通过建立不同驱替突破系数模型,经过反复优化计算,以达到驱替均衡的最大化来获得的,通过对常规单井组配产配注进行矢量化修正,确保各井组实现最大化驱替均衡。
[0010]本发明中的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充分利用示踪剂技术能够追踪油水运动方向及确定油水井连通关系的优势,结合新提出的驱替突破系数,提出了判断水驱均衡驱替新方法,方法思路清楚,应用简便,为海上油田中高含水期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方法在胜利海上埕岛油田获得了应用,共对25个井组油水井加入示踪剂,通过跟踪研究,驱替均衡判识,认为其中18个井组存在水驱驱替不均衡问题,针对驱替矛盾,重点进行矢量化配产配注优化研究,重新调配单井产液量及配注量,调配实施后,有效缓解了平面纵向驱替矛盾,调整取得了良好效果,实施井单井日液增加76t/d,含水下降7.2%,平均日增油18t/d,到目前已累增油5.6万吨,预计评价期内采收率提高6%。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的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示踪剂技术量化油水井连通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驱替突破系数随含水变化曲线;
图4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剩余油饱和度随驱替突破系数变化曲线;
图5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根据驱替突破系数油水井配产配注修正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3]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4]在步骤101,在地质模型注水井中加入不同的示踪剂,并进行生产预测,通过示踪剂跟踪可得到不同油水井间连通值。如图2所示,图2是在模型注水井中加入不同的示踪齐U,并进行生产预测,通过示踪剂可以追踪注水井向各油井的流动情况,并量化油水井之间连通情况,得到油水井间连通值。流程进入到步骤102。
[0015]在步骤102,通过油水井间连通值,可计算驱替突破系数,而驱替突破系数则是本方明为判断驱替均衡所定义的新参数。如图3所示,图3是根据示踪剂跟踪得到油水井间连通值,在每个井组中,最大连通值除以最小连通值,即可得到该井组的驱替突破系数,驱替突破系数越大代表该井组驱替越不均衡。流程进入到步骤103。
[0016]在步骤103,通过油水井间剩余油分析,得到判识驱替是否均衡的驱替突破系数界限值。如图4所示,图4是设计不同驱替突破系数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统计剩余油饱和度,通过分析剩余油饱和度变化,确定驱替是否均衡的驱替突破系数界限值。在一实施例中,驱替突破系数小于3,剩余油饱和度变化不大,认为均衡驱替,因此驱替突破系数界限定为3。流程进入到步骤104。
[0017]在步骤104,根据不同井组实际驱替突破系数,结合驱替突破系数界限值(界限值为3),判断各井组是否达到驱替均衡,从而为海上矢量化配产配注提供依据。如图5所示,图5是根据各井组计算的驱替突破系数,在常规配产配注的基础上,查找并乘以修正系数,该修正系数是通过建立不同驱替突破系数模型,经过反复优化计算,以达到驱替均衡的最大化来获得的,通过对常规单井组配产配注进行矢量化修正,确保各井组实现最大化驱替均衡。流程结束。
【主权项】
1.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包括: 步骤1,在地质模型注水井中加入示踪剂,得到不同油水井间连通值; 步骤2,通过油水井间连通值,计算驱替突破系数; 步骤3,通过油水井间剩余油分析,得到判识驱替是否均衡的驱替突破系数界限值;以及 步骤4,根据驱替突破系数,结合驱替突破系数界限值,判断各井组是否达到驱替均衡,从而为海上矢量化配产配注提供依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I中,在地质模型注水井中加入不同的示踪剂,并进行生产预测,通过示踪剂追踪注水井向各油井的流动情况,并量化油水井之间连通情况,得到不同油水井间连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根据油水井间连通值,在每个井组中,最大连通值除以最小连通值,即得到该井组的驱替突破系数,驱替突破系数越大代表该井组驱替越不均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设计不同驱替突破系数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统计剩余油饱和度,通过分析剩余油饱和度变化,确定驱替是否均衡的驱替突破系数界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还包括,根据各井组计算的驱替突破系数,在常规配产配注的基础上,查找并乘以修正系数,该修正系数是通过建立不同驱替突破系数模型,经过反复优化计算,以达到驱替均衡的最大化来获得的,通过对常规单井组配产配注进行矢量化修正,确保各井组实现最大化驱替均衡。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该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包括:步骤1,在地质模型注水井中加入示踪剂,得到不同油水井间连通值;步骤2,通过油水井间连通值,计算驱替突破系数;步骤3,通过油水井间剩余油分析,得到判识驱替是否均衡的驱替突破系数界限值;以及步骤4,根据驱替突破系数,结合驱替突破系数界限值,判断各井组是否达到驱替均衡,从而为海上矢量化配产配注提供依据。该利用示踪剂技术确定水驱均衡驱替的方法思路清楚,应用简便,为海上油田中高含水期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IPC分类】E21B47-11
【公开号】CN104632197
【申请号】CN201310565344
【发明人】姜书荣, 田同辉, 彭道贵, 赵红霞, 刘利, 翟亮, 杜建辉, 张海娜, 张巧莹, 刘敏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