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式排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9263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帘式排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风扇,特别是一种卷帘可上下移动的卷帘式排风扇,属于家用电器。
现有的排风扇多为百叶窗式,其不足之处是1、在使用的过程中,油污极易粘连,造成风阻过大,耗电量大,更有甚者,由于风扇的叶片粘贴无法打开而使电机过热烧毁。2、即使新的或刚洗过的百叶窗式排风扇,也会在投入使用不久就被附着上油污,使重量加大,开启的张角变小,阻力变大。因此百叶窗的叶片是排风扇的主要空气阻力和过多耗电的根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卷帘代替百叶窗,卷帘可在轨道上下移动,排风时无阻力,低能耗的卷帘式排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机箱,位于机箱内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扇叶,其结构要点是机箱的顶部设有卷帘盒,盒内有卷辊轴,卷辊轴的支撑架与机箱顶连接;卷帘与卷帘辊连接;机箱的内套固定在电机支承梁上,内套的进气口与面罩套筒间有一缝隙;内套的出气口没有护沿,护沿通过支架支撑与后档板、内套连接;排风扇的一侧设有供卷帘上下移动的轨道。
所述内套进气口的下部设有污油收集盘,收集盘位于机箱底面上的收油盒之上。
所述的电机支承梁、后档板均与机箱连接。
所述的护沿与内套、后档板之间各有一间隙。
采用这种结构,排风扇工作时卷帘沿轨道上移卷至卷辊上,收藏在卷帘盒内,使排风扇工作无阻力,断电不排风时,卷帘沿轨道下落,将排风扇封闭。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卷帘式,工作时没有阻力,在机箱内套与外罩间的缝隙可吸入套外的清洁空气消弱污浊气流对内套的附着作用,从而降低污染。内套的使用,使箱体内与浊气的接触面积由100%下降到了48%,并且,在内套与外套间形成了箱内构造,电器件不受油污的污染。本装置污油入盒不滴落它处,清洁卫生,耗电量低,使用方便。
附图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A-A向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改进的部位是,将百叶窗改为卷帘式。由机箱4,位于机箱4内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扇叶5、限位开关16、锁定器7、卷帘盒1、卷帘18、卷帘轴2等组成。它的机箱4的顶部设有卷帘盒1,盒内有卷辊轴2,卷辊轴2的支撑臂17与机箱4顶连接。卷帘18与安装在卷辊轴2上的卷帘辊连接;卷帘辊也用支承臂17支撑,支承臂17与机箱4固定连接。卷辊轴2上有一控制卷帘18上下移动的拉线轮,控制拉线3绕在拉线轮上垂在排风扇面罩5的下部。供卷帘18上下移动的轨道15可设置在排风扇室外一侧,也可设置在室内一侧。
开关风扇由限位开关16和锁定器7共同控制,限位开关16安装在机箱4的顶部,锁定器7安装在机箱4的底部。
机箱4的内套13固定在电机支承梁14上,内套13的进气口与面罩5间有一缝隙;进气口的下部有一污油收集盘10,收集盘10用簧片卡在机箱4的底面上。内套13的出气口处设有护沿12,护沿12通过支架支撑,支架与后档板11、内套13连接。护沿12与内套13、后档板11之间各有一间隙。所述内套13的进气口与面罩5之间形成的缝隙,是一环形缝隙,它使内套13外的清洁气流受负压的压力而被吸入,这一气流将沿内套外泄。护沿12的作用是保护卷帘18,使其免受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机箱4底面外部固定有一收油盒8,收油盒8位于收集盘10的下部,内套13的污油滴在收集盘10内,污油沿盘穿过面罩5流入外收油盒8中。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支承梁14、后档板11均与机箱4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开机下拉拉线3,卷帘18上卷至卷帘盒1时,排风扇扇叶6转动,锁定器7自锁,拉线3无法自回。关机下拉拉线3,锁定器7开锁电扇断电,卷帘18靠自重或弹力回落关闭整个排风扇窗口。
权利要求1.一种卷帘式排风扇,包括机箱,位于机箱内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扇叶、限位开关、锁定器,其特征在于机箱的顶部设有卷帘盒,盒内有卷辊轴,卷辊轴的支撑架与机箱顶连接;卷帘与卷辊连接;机箱的内套固定在电机支承梁上,内套的进气口与面罩间有一缝隙;内套的出气口设有护沿,护沿通过支架支撑与后档板、内套连接;排风扇的一侧设有供卷帘上下移动的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式排风扇,其特征在于内套进气口的下部设有污油收集盘,收集盘位于机箱底面上的收油盒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式排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支承梁、后档板均与机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式排风扇,其特征在于护沿与内套、后档板之间各有一间隙。
专利摘要一种卷帘式排风扇,包括机箱,位于机箱内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扇叶、限位开关、锁定器,机箱的顶部设有卷帘盒,盒内有卷辊轴,卷辊轴的支撑臂与机箱顶连接;卷帘与卷辊连接;机箱的内套固定在电机支承梁上,内套的进气口与面罩间有一缝隙;内套的出气口设有护沿,护沿与后挡板连接;排风扇的一侧设有供卷帘上下移动的轨道。本装置耗电量小,结构简单实用,不污染环境。
文档编号F04D25/14GK2476665SQ0122368
公开日2002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5日
发明者徐启明 申请人:徐启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