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马达前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929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泵的马达前托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的马达前托架,特别是使用于泵的马达前 托架。
背景技术
"泵"的使用对于我们而言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泵主要可以将低 处的水,尤其是公寓或大楼中低处的自来水,输送至高处的水塔中暂 时储存,在水塔内部的水可供公寓或大楼内的用户使用。
现有的泵的马达前托架,主要具有内部供马达的轴穿过的孔62的 壳体60与铜衬垫70组成(如图4中所示),其中的壳体60以铸铁材 料制成,铜衬圈70以铜材料制成,在铜衬圈70内部设有一供马达的 轴穿过的孔72,在铜衬圈70与壳体60的相接处设有呈环状的凸环部 74,该铜衬圈70的作用在于,可防止泵在运转中,水由铸铁材料制成 的壳体60处发生渗漏的问题;
其缺点在于在组装装配时,由于必需要将铜衬圈70的凸环部74 通过挤压结合的方式,将凸环部74塞入壳体60内,以达相互组装的 目的,但由于要确实的将具有凸环部74的铜衬圈70塞入壳体60内部,
必需要平均施力,且逐步塞入,若施力不均则相当不易将具有凸环部 74的铜衬圈70塞入壳体60内部,具有组装装配较为不易,且铜衬圈 70与壳体60配合压入不实,会导致铜衬圈脱落的问题,因此有加以改 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通过研究开发,以期可以解决上述公知的在使用时所 会产生的种种问题,经过不断的试验及努力,终于开发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的马达前托架,以改善上 述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实现容易加工,组装装配及降低组装成本的 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以下的技术手段来完 成,本实用新型包括
通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多个螺丝组成,第一壳体中央设一轴 孔,第一壳体上环设多个锁孔,第一壳体内侧设定位槽,第二壳体中 央也设轴孔,第二壳体内侧相对前述各锁孔处分别设置内部具有螺纹 的内凸柱,在组装时,可通过螺丝穿过锁孔而螺合于内凸柱内部的螺 纹处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创新设计,可以获得的具体作用增进包括有: 容易加工,组装装配及降低组装成本在组装装配时,其以第二 壳体内侧的多个内部具螺纹的内凸柱,通过其中的一内凸柱嵌入第一 壳体内侧的定位槽内,即可使各锁孔与各内凸柱的螺纹相互对应,再 通过螺丝穿过各锁孔而螺合于内凸柱的螺纹内部固定,由于组装操作 相当简易,可实现容易组装装配及降低组装成本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端视平面图。 图4为现有结构的剖面图。
元件符号说明
IO第一壳体
11轴孔
12锁孔
13第一挡片
14第二挡片
15第三挡片
16凸肋
17定位槽
20第二壳体
21轴孔
22内凸柱 23螺纹 30螺丝 60壳体 62孔 70铜衬圈 72孔 74凸环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泵的马达前托架,包括有
铝制的第一壳体10,其呈盘状,第一壳体10内部设一圆形的轴孔 11,在第一壳体10处以适当间隔距离设置多个锁孔12,第一壳体10 内侧以适当间隔距离设有呈弧形的第一、第二、第三挡片13、 14、 15, 在第一挡片13下侧以间隔距离形成两凸肋16,两凸肋16间形成一定 位槽17,定位槽17并与一锁孔12相互对应,第二挡片14、第三挡片 15分别相邻于一锁孔12;
第二壳体20,设置于第一壳体10的一侧,其可以工程塑料或铜或 白铁材料制成,第二壳体20也呈盘状,其中央设置一轴孔21,该轴孔 21与前述的轴孔11对应,第二壳体20内侧相对于前述的各锁孔12处 分别设置一内凸柱22,在各内凸柱22内部设有螺纹23,其中一内凸 柱22可嵌入定位槽17中;
多个螺丝30,分别可以穿过各锁孔12后,而螺合于各内凸柱22 的螺纹23处固定,以使第一壳体IO、第二壳体20与多个螺丝30组装 装配成为一体。
通过上述结构的组合,在组装时,其以第二壳体20内侧的其中--内部设螺纹23的内凸柱22嵌入第一壳体10内侧的定位槽17中定位, 并使各内凸柱22的螺纹23与各锁孔12相互对应,第一、第二、第三 挡片13、 14、 15分别阻挡于各内凸柱22的外围,再通过多个螺丝30 以各支螺丝30分别穿入锁孔12再螺合于内凸柱22的螺纹23处固定。
因此,经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后的优点 具有容易加工,组装装配及降低组装成本的优点在本实用新型 中,当组装时,其以第二壳体20内侧的内部具螺纹23的内凸柱22嵌
入第一壳体10内侧的定位槽17中,即可使内部具有螺纹23的内凸柱 22与锁孔12相互对正,再以螺丝30穿入锁孔12螺合于内凸柱22内 部的螺纹23处,可通过螺丝30将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组装装配 成为一体,从而达到容易加工,组装装配及降低组装成本的目的。
权利要求1. 一种泵的马达前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壳体,其呈盘状,第一壳体内部设一轴孔,在第一壳体处以间隔距离设置数个锁孔,第一壳体内侧设置第一挡片,在第一挡片下侧形成一定位槽,定位槽与一锁孔对应;第二壳体,设置于第一壳体一侧,第二壳体也呈盘状,其中央设置一轴孔,该轴孔与前述的轴孔对应,第二壳体内侧相对于各锁孔处分别设置内凸柱,各内凸柱内部设置螺纹,其中一内凸柱嵌入定位槽中;多个螺丝,分别穿过各锁孔并螺合于各内凸柱的螺纹处固定,使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多个螺丝组装装配成为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的马达前托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挡 片下侧以间隔距离形成两凸肋,定位槽形成于两凸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的马达前托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壳 体内侧以间隔距离形成第二、第三挡片,第二、第三挡片分别相邻于一锁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的马达前托架,其特征在于,第一 挡片呈弧形。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的马达前托架,其特征在于,第一、第 二、第三挡片分别呈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的马达前托架,其由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多个螺丝组合而成,第一壳体中央设一轴孔,第一壳体上环设多个锁孔,第一壳体的内侧设定位槽,第二壳体中央也设轴孔,第二壳体内侧相对前述各锁孔处分别设置内部具螺纹的内凸柱,在组合时,可通过螺丝穿过锁孔而螺合于内凸柱内部的螺纹处,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容易加工,组装装配及降低组装成本的目的。
文档编号F04D29/00GK201078345SQ200720142519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4日
发明者黄秀雄 申请人:大井泵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