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激式发光的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022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激式发光的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自激式发光的风扇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激式发光的风扇。背景技术
参阅图l、 2,现有薄型发光风扇l包含一中空外框ll、 一转动 地枢设于该中空外框11中的扇轮12、 一驱动结构13,及一发光结 构14。借由该驱动结构13的驱动电路板131供应电流至定子132,以 激磁产生磁场来相对驱动一驱动磁铁环133而带动该扇轮12及连设 于该扇轮12外侧的发光定子141同步旋转,使发光定子141因与发 光磁铁环142产生感应电动势而产生电流,供应至该发光电路板143 上,让该发光电路板143上的数个灯具144能自激式发光,给人一 种光彩夺目的视觉感受。但是,由于该驱动结构13的定子132与驱动磁铁环133,及该 发光结构14的发光定子141与发光磁铁环142,皆设置于轮毂120 的内部空间121中,造成该轮毂120的体积激增,如此一来,在该 中空框体11的体积不改变的情况下,相对限縮了所述扇叶123的长 度及整体面积,进而降低该薄型发光风扇1的散热效果。为了能维持现有薄型发光风扇1的散热效果,必须增加该中空 外框11的体积,以增加该扇轮12的数片扇叶123的整体面积,但 是,增大该中空外框11的体积使得安装该薄型发光风扇1所需的空 间增大,造成使用空间上的限制与安装上的不便。此外,由于该发光定子141是容置于该轮毂120的容置空间121 中,而该发光电路板143则是设置于该轮毂120的顶面上,制造时, 必须额外于该轮毂120上开设通道用以电连接该发光电路板143与 该发光定子141,配线上较为不易,且制造程序上也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佳且制造程序简便 的自激式发光的风扇。为达到上述目的,自激式发光的风扇是包含一壳座、 一扇轮单 元、 一驱动单元,及一发光单元。该扇轮单元包括一枢设于该壳座上的轮毂,及数片相间隔地自 该轮毂向外延伸的扇叶,及一围绕设置在所述扇叶的外端缘上的感 应线圈。该驱动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壳座上的电路板、 一与该电路板电 连接的定子、 一环设于该轮毂内壁面上并围绕该定子的磁铁环,及 一固设于该壳座上且围绕该感应线圈的感应磁铁环。该发光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轮毂顶面且与该感应线圈电连接的 发光电路板,及数个设置于该发光电路板上且与该发光电路板电连 接的发光元件。该定子通电后产生交变磁场,与该磁铁环的磁力相斥而驱动该 扇轮单元转动,使得设置在所述扇叶的外端缘的感应线圈持续转动, 该转动的感应线圈因受到该感应磁铁环产生的磁场所感应,而产生 感应电动势以生成电流,使所述设置于该发光电路板上的发光元件 发光。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借由将该发光电路板设置于该轮毂顶 面,配合将该感应线圈围绕设置在所述扇叶的外端缘上,使该感应 线圈可直接电连接该发光电路板,相对减少该轮毂的体积以增加所 述扇叶的整体面积,使该自激式发光的风扇除具有自激发光的效果 以外,还同时兼具制造程序简便及散热效果佳等功效。
图l是一剖面图,说明现有薄型发光风扇的态样。图2是一局部剖面放大图,辅助说明图1中元件间的位置关系。 图3是一剖面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自激式发光的风扇的较佳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自激式发光的风扇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自激式发光的风扇2的较佳实施例,包含 一壳座3、 一扇轮单元4、 一驱动单元5,及一发光单元6。该壳座3包括一中央处凸设有一轴管311的本体31,及一可与 该本体31接合的外框32。该扇轮单元4包括一枢设于该壳座3上的轮毂41,及数片相间 隔地自该轮毂41周缘向外延伸的扇叶42,及一围绕设置在所述扇叶 42的外端缘上的感应线圈43,该轮毂41具有一与该壳座3的本体 31相间隔的基壁411、 一自该基壁411周缘朝该壳座3的本体31方 向延伸且具有相间隔的内、外壁面415、 416的环绕壁412,及一端 固设于该基壁411上且穿设于该轴管311中的中心轴413,另于该基 壁411的顶面凹设有一嵌合槽414。该驱动单元5包括一设置于该壳座3的本体31上的电路板51、 一环设于该轴管311上并与该电路板51电连接的定子52、 一环设于 该轮毂41的内壁面415上并围绕该定子52的磁铁环53,及一固设 于该壳座3的外框32内壁面上且围绕该感应线圈43的感应磁铁环 54。该发光单元6包括一设置于该轮毂41顶面且与该感应线圈43 电连接的发光电路板61,及数个设置于该发光电路板61上且与该发 光电路板61电连接的发光元件62,该发光电路板61具有一嵌设于 该嵌合槽414中的结合部611,及数个自该结合部611朝外侧方向延 伸的延伸部612,所述发光元件62是设置于每一延伸部612上。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感应磁铁环54是固设于该壳座3的外框 32内壁面且围绕该感应线圈43,当然,也可以固设于该壳座3的本 体31上而由该本体31向上延伸围绕该感应线圈43,只要该感应线 圈43可与该感应磁铁环54间能因为磁性的交互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进而生成电流,就可以达成相同的功效并不应以本实施例之揭 露所囿限。该定子52通电后产生交变磁场,与该磁铁环53的磁力相斥而 驱动该扇轮单元4转动,同时使得围绕设置在所述扇叶42的外端缘 上的感应线圈43同步转动,使该感应线圈43与该感应磁铁环54间 因为磁性的交互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而于该感应线圈43上生成电 流,电流经由与该发光电路板61电连接的感应线圈43传导至该发 光电路板61,使每一个设置于该发光电路板61的所述延伸部612上 且与该发光电路板61电连接的发光元件62发光,达成自激式发光 的效果。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元件62是设置于每一延伸部612 上,当然所述发光元件62也可以只设置于该结合部611上,或是同 时设置于每一延伸部612及该结合部611上,只要该感应线圈43可 以电连接至该发光电路板61上,且所述发光元件62是与该发光电 路板61电连接,就可以达成相同的功效,并不应以本实施例之揭露 所囿限。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激式发光的风扇2,利用将该发光电 路板61设置于该轮毂41顶面,配合将该感应线圈43围绕设置在所 述扇叶42的外端缘上,使该感应线圈43可以直接与该发光电路板 61电连接,不需额外于该扇轮单元4的轮毂41或扇叶42上开设通 道以供电连接该感应线圈43与该发光电路板61,所以制造程序上较 现有薄型发光风扇1简便,且由于该感应线圈43及该感应磁铁环54 皆设置于该轮毂41夕卜,所以能有效縮小该轮毂41的内部体积,在 相同的体积下,本实用新型的自激式发光的风扇2的扇叶42面积就 能较现有薄型发光风扇1的扇叶123制作得更大,所以散热效果也 较现有薄型发光风扇1更好,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自激式发光的风扇,包括一壳座、一扇轮单元、一驱动单元,及一发光单元,而该扇轮包括一枢设于该壳座上的轮毂,及数片相间隔地自该轮毂向外延伸的扇叶,该驱动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壳座上的电路板、一与该电路板电连接的定子,及一环设于该轮毂内壁面上并围绕该定子的磁铁环,发光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轮毂顶面的发光电路板,及数个设置于该发光电路板上且与该发光电路板电连接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扇轮还包括一围绕设置在所述扇叶的外端缘上并与该发光电路板电连接的感应线圈,而该驱动单元还包括一固设于该壳座上且围绕该感应线圈的感应磁铁环。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自激式发光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该壳座包括一中央处凸设有一轴管的本体,及一与该本体接合的外框,该扇轮单元的轮毂是枢设于该轴管上,而该驱动单元的定 子是环设于该轴管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自激式发光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单元的感应磁铁环是固设于该壳座的外框上。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自激式发光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单元的感应磁铁环是固设于该壳座的本体上。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自激式发光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该扇轮单元的轮毂具有一与该壳座的本体相间隔的基壁、 一自该基壁周缘朝该壳座的本体方向延伸且具有相间隔的内、外壁面的 环绕壁,及一端固设于该基壁上且穿设于该轴管中的中心轴,而该 发光单元的发光电路板是设置于该基壁的顶面,而所述扇叶则是自 该环绕壁的外壁面间隔向外延伸。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自激式发光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该轮毂的基壁的顶面凹设有一嵌合槽,而该发光电路板是嵌设于该嵌合槽中。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自激式发光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电路板具有一嵌设于该嵌合槽中的结合部,及数个自该 结合部朝外侧方向延伸的延伸部,而所述发光元件是设置于该发光 电路板的每一延伸部上。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自激式发光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该发光电路板具有一嵌设于该嵌合槽中的结合部,及数个自该结合部朝外侧方向延伸的延伸部,而所述发光元件是设置于该发光 电路板的结合部上。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自激式发光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电路板具有一嵌设于该嵌合槽中的结合部,及数个自该 结合部朝外侧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发光元件是设置于该发光电 路板的结合部与每一延伸部上。
专利摘要一种自激式发光的风扇,包含一壳座、一扇轮单元、一驱动单元,及一发光单元。该扇轮单元包括一枢设于该壳座上的轮毂,及数片相间隔地自该轮毂向外延伸的扇叶,及一围绕设置在所述扇叶的外端缘上的感应线圈,该发光单元的发光电路板是设置于该轮毂上,使该感应线圈可直接电连接该发光电路板,减少该轮毂的体积以增加所述扇叶的整体面积,使该自激式发光的风扇除具有自激发光的效果以外,还同时兼具制造程序简便及散热效果佳的功效。
文档编号F04D29/60GK201173208SQ20082000713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4日
发明者史正田, 林信宏, 郑瑞鸿, 陈建荣 申请人: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