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套长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746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夹套长轴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泵送设备领域,特指一种夹套长轴泵。
背景技术
长轴泵广泛使用于石油炼制、化工等行业中,现有长轴泵在输送高温、低溶点介质时,若停机时间过长,则被泵送的介质很容易凝固,凝固的被泵送介质充满泵体、机械密封、 吐出管。这时,就需要对泵进行拆装、清洗以使泵继续运行,但是上述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影响了生产作业的正常进行,使生产作业效率降低。若不对泵进行拆装、清洗而继续使用,则会损坏零件和机械密封,甚至使泵整体报废,这一问题的存在使长轴泵的使用可靠性差、寿命短、维护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运行可靠、寿命长、效率高、维护费用低的夹套长轴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夹套长轴泵,包括泵体、驱动轴以及与所述泵体的出口端相连通的吐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吐出管外部设有吐出管保温夹套,所述吐出管与所述吐出管保温夹套之间形成吐出管保温腔,所述吐出管保温腔与一保温介质进口管和一保温介质出口管相连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轴外部套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外部设有支撑管保温夹套,所述支撑管与所述支撑管保温夹套之间形成支撑管保温腔。所述支撑管由一根以上短管依次相连而成,所述一根以上短管的外部均设有短管保温夹套,所述短管与所述短管保温夹套之间形成短管保温腔,所述多个短管保温夹套组成支撑管保温夹套,所述相邻两短管保温腔之间通过弯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包括润滑液管,所述润滑液管外部设有润滑液管保温夹套, 所述润滑液管与所述润滑液管保温夹套之间形成润滑液管保温腔。所述吐出管保温腔、所述支撑管保温腔和所述润滑液管保温腔相互连通。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泵体的泵盖之间设有集装式机封组件。所述吐出管上设有可吸收管道热力变形的膨胀器。所述驱动轴上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外表面设有超硬材料喷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夹套长轴泵通过在吐出管的外部设置有吐出管保温夹套并形成有吐出管保温腔,吐出管保温腔通入保温介质,可以对被泵送介质进行保温,解决了停机后被泵送介质短时间内凝固而影响泵正常使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泵的维护费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提高了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2、本实用新型的夹套长轴泵在支撑管外部进一步设有支撑管保温夹套,支撑管与支撑管保温夹套之间形成支撑管保温腔,进一步提高了泵的保温性。3、本实用新型的夹套长轴泵在润滑液管外部设有润滑液管保温夹套,润滑液管和润滑液管保温夹套之间形成有润滑液管保温腔,利于润滑液通过润滑液管输送到被润滑部件,并对润滑部件进行润滑和冲洗,减少磨损,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4、本实用新型的夹套长轴泵在泵盖与轴之间设有集装式机封密封组件,密封效果好,在被泵送介质中有细微颗粒的工况下也能使用,提高了泵的适用性。5、本实用新型的夹套长轴泵在在吐出管上设有膨胀器,可以吸收管道热力变形引起的膨胀,避免了应力集聚而造成吐出管的损坏。6、本实用新型的夹套长轴泵在驱动轴上套设有轴套,轴套外表面设有超硬材料喷涂层,提高了轴套表面光洁度和硬度,可有效保护驱动轴,延长驱动轴的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套长轴泵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3、泵体;4、泵盖;5、驱动轴;6、轴套;7、导轴承;11、基础板;12、支撑管;121、短管;122、短管保温夹套;1223、短管保温腔;13、支撑管保温夹套;133、支撑管保温腔;14、吐出管;15、吐出管保温夹套;153、吐出管保温腔;16、润滑液管;17、润滑液管保温夹套;173、 润滑液管保温腔;22、弯管;23、集装式机封组件;25、膨胀器;31、保温介质进口管;32、 保温介质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夹套长轴泵,包括泵体3、驱动轴5以及与泵体3的出口端相连通的吐出管14,泵体3通过套设于驱动轴5外部的支撑管12装设在基础板11上, 驱动轴5上套设有轴套6,轴套6套设于导轴承7中,导轴承7通过支撑架装设于支撑管12 上,吐出管14与泵体3的出口端相连通,且吐出管14固定在基础板11上。本实用新型在吐出管14外部设有吐出管保温夹套15,吐出管14与吐出管保温夹套15之间形成吐出管保温腔153,吐出管保温腔153与一用于通入保温介质的保温介质进口管31和一用于输出保温介质的保温介质出口管32相连通。保温介质从保温介质进口管31通入至吐出管保温腔 153,流过吐出管保温腔153后再经保温介质出口管32输出,可以对被泵送介质进行保温, 解决了停机后被泵送介质短时间内凝固而影响泵正常使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泵的维护费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提高了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进一步,本实施例中,驱动轴5外部套设有支撑管12,支撑管12外部设有支撑管保温夹套13,支撑管12与支撑管保温夹套13之间形成支撑管保温腔133。支撑管12由一根以上短管121依次相连而成,本实施例中,支撑管12由三根短管121依次相连而成,三根短管121的外部均设有短管保温夹套122,多个短管保温夹套122组成支撑管保温夹套13,短管121与短管保温夹套122之间形成短管保温腔1223,相邻两短管保温腔1223之间通过弯管22相连通。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夹套长轴泵还包括润滑液管16,润滑液管16外部设有润滑液管保温夹套17,润滑液管16与润滑液管保温夹套17之间形成润滑液管保温腔173。本实施例中,使吐出管保温腔153、支撑管保温腔133和润滑液管保温腔173相互连通,且保温介质进口管31与吐出管保温腔153连通,保温介质出口管32与支撑管保温腔133连通, 保温介质采用蒸汽,高温蒸汽由保温介质进口管31通入到吐出管保温腔153,再由吐出管保温腔153分别通入支撑管保温腔133和润滑液管保温腔173,最后经与支撑管保温腔133 连通的保温介质出口管32输出。在具体实施中,泵盖4上也可以通过加设夹套来形成保温腔,有利于泵体3内部被泵送介质的保温,如图1所示,保温介质出口管32连接于泵盖4上并与下短管121的短管保温腔1223连通,泵盖4上设置有凹进部分,该凹进部分与下短管 121的短管保温夹套122之间形成一与短管保温腔1223连通的保温腔。本实施例中,驱动轴5与泵体3的泵盖4之间设有集装式机封组件23,密封效果好,并且安装有集装式机封组件23后,长轴泵可以在被泵送介质中有细微颗粒的工况下使用,泵的适用性得到了提高。本实施例中,吐出管14上设有可吸收管道热力变形的膨胀器25,用于吸收管道热力变形引起的膨胀,避免了应力集聚而造成吐出管14的损坏,本实用新型的吐出管14由相连通的吐出弯管和吐出直管组成,膨胀器25设于吐出弯管和吐出直管的连接处。本实施例中,驱动轴5上套设有三个轴套6,三个轴套6的外表面设有超硬材料喷涂层,提高了轴套6表面光洁度和硬度,可有效保护驱动轴5,延长驱动轴5的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提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夹套长轴泵,包括泵体(3)、驱动轴(5)以及与所述泵体(3)的出口端相连通的吐出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吐出管(14)外部设有吐出管保温夹套(15),所述吐出管 (14)与所述吐出管保温夹套(15)之间形成吐出管保温腔(153),所述吐出管保温腔(153) 与一保温介质进口管(31)和一保温介质出口管(32 )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套长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5)外部套设有支撑管(12),所述支撑管(12)的外部设有支撑管保温夹套(13),所述支撑管(12)与所述支撑管保温夹套(13)之间形成支撑管保温腔(1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套长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2)由一根以上短管(121)依次相连而成,所述一根以上短管(121)的外部均设有短管保温夹套(122),所述短管(121)与所述短管保温夹套(122)之间形成短管保温腔(1223),所述多个短管保温夹套(122)组成支撑管保温夹套(13),所述相邻两短管保温腔(1223)之间通过弯管(22)相连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套长轴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液管(16),所述润滑液管(16)外部设有润滑液管保温夹套(17),所述润滑液管(16)与所述润滑液管保温夹套 (17)之间形成润滑液管保温腔(17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套长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吐出管保温腔(153)、所述支撑管保温腔(133)和所述润滑液管保温腔(173)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夹套长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5) 与所述泵体(3)的泵盖(4)之间设有集装式机封组件(23)。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夹套长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吐出管(14) 上设有可吸收管道热力变形的膨胀器(2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夹套长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5) 上套设有轴套(6 ),所述轴套(6 )外表面设有超硬材料喷涂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套长轴泵,包括泵体、驱动轴和与泵体的出口端相连通的吐出管,吐出管外部设有吐出管保温夹套,吐出管与吐出管保温夹套之间形成吐出管保温腔,吐出管保温腔与一保温介质进口管和一保温介质出口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夹套长轴泵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运行可靠、寿命长、效率高、维护费用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F04D29/58GK201991784SQ20112006455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4日
发明者周寿云 申请人:周寿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