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3871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循环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循环扇结构,至少包含:动力元件,作为驱动轴流扇叶的动力来源;并于动力元件的心轴设置有轴流扇叶,前述轴流扇叶的叶片最外周缘的弧度等于或接近于导流元件的内导流壁的弧度,以增加输出风量与距离;导流元件,设有前、后安全网,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且于前述导流元件设内导流壁或同时设有导流叶片或内导流叶片,以集中并导引气流的方向,藉以减少阻力,提升气流的流量,并延长输出的距离,提升室内气流循环的效果;如此,利用本循环扇以提升室内温度调节的效果。
【专利说明】循环扇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关于循环扇结构,尤指轴流扇叶的叶片最外周缘的弧度等于或接近于导流元件的内导流壁的弧度,以增加输出风量与距离;并于导流元件设内导流壁或同时设有导流叶片,以集中并导引气流的方向,藉以减少阻力,提升气流的流量,并延长气流输出的距离,提升室内气流循环的温度调节效果的循环扇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已知的轴流风扇,如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第M370015号《轴流风扇支架元件》所述,包括一导流筒及设置在导流筒内的轴流风扇元件与固定翼座,前述导流筒内部容置轴流风扇兀件与固定翼座;前述固定翼座包括一套筒及多个导流板,每个导流板的一端接合固定在导流筒的内侧筒壁上,而另一端则固定环绕设置在套筒外侧,令套筒位于导流筒的中心位置;轴流风扇元件包括马达以及设置在马达前端可由马达带动的扇叶组,其中,马达设置在套筒内部,扇叶组位于导流筒的进风端、相对于可供导流出风的导流板前方;支撑单元包括设置在导流筒两侧的支撑架以及由支撑架延伸连接而成的支撑基座,其中,支撑架顶部为与导流筒侧边接合的接合端,接合端上设置有调整与导流筒接合角度的分度盘,以及在调整与导流筒接合角度后用以固定导流筒的支点固定架。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当轴流风扇转动时所生的气流,为经定向整合,即刻为固定翼座的导流板导引而往前,如此,将会在扇叶组与导流板之间形成强大的乱流,造成风阻增加,气流流动不顺畅的问题,严重影响其效率。
[0003]为此,本
【发明者】,特针对前述已知轴流风扇的结构缺点,加以研究,从而得到本发明创造。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集中导引气流的方向,以减少气流输出的阻力,并提升气流的流量,以延长气流输出的距离,提升室内气流循环温度调节效果的循环扇结构。
[0005]本发明所述的循环扇结构,其中轴流扇叶的叶片最外周缘的弧度等于或接近于导流元件的内导流壁的弧度,得以降低气流逆流,而在导流元件内部产生乱流,藉以增加输出风量与输出距尚。
[0006]本发明所述的循环扇结构,其中导流元件设内导流壁,以与前述轴流扇叶搭配,或同时设有导流叶片,藉以集中并导引气流的方向,降低阻力,提升气流流量,并延长输出的距离,提升室内气流循环与温度调节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视图。
[0008]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0009]图3为沿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
[0010]图4为沿图2中的B-B线的剖视图。
[0011]图5为图4的部分放大图。
[0012]图6为本发明第一种导流元件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3]图7A为沿图6中的C-C线的剖视图。
[0014]图7B为本发明第二种导流元件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5]图7C为本发明第三种导流元件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6]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立体视图。
[0017]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立体视图。
[00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9]动力元件I
[0020]心轴10栓设元件11
[0021]轴流扇叶2
[0022]叶片20最外周缘200间距d
[0023]导流元件3
[0024]前、后安全网30、31结合槽310栓设元件301、311
[0025]内导流壁32气流入口 33气流出口 34
[0026]内导流叶片4导流叶片4a
[0027]叶片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此,为使公众可充分了解本发明,通过说明书附图解说如下:
[0029]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的循环扇结构,本发明至少包含:
[0030]动力元件1,为直流无刷马达、直流马达或交流马达均无不可,但本发明是以直流无刷马达作为驱动轴流扇叶的动力来源,以符合省电绿色环保的效能,前述动力元件I被固设于导流元件3的后安全网31的结合槽310中,并以栓设元件11固定(如图2及3)。
[0031]于前述动力元件I的心轴10设置有轴流扇叶2 (如图2及3),前述心轴10与轴流扇叶2的结合属于已知技术,因此,不再赘述。前述轴流扇叶2设多个叶片20,前述叶片20的最外周缘200的弧度R等于或接近于导流元件3的内导流壁32的弧度R(如图3_5),并让前述叶片20的最外周缘200得以与导流元件3的内导流壁32形成最小的间距d,其目的是得以减少气流在导流元件中发生逆流,导致发生乱流现象,影响气流输出稳定性,更得以增加输出风量与气流进入室内或环境空间的距离。
[0032]导流元件3,设有前、后安全网30、31,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前述导流元件3的后安全网31设结合槽310,前述动力元件I设置于其中,并加以固定。前述前、后安全网30、31分别以栓设元件301、311与导流元件3固设。于前述导流元件3设内导流壁32 (如图7A、7B及7C),前述内导流壁32并于气流入口 33设较大的开口,而气流出口 34设小开口,也就是气流入口 33的内径大于气流出口 34的内径而形成缩小的状态,让大量的气流快速进入导流元件中,得以被集中并导引气流方向,藉以减少阻力,提升气流的流量。
[0033]再者,于前述图7B的导流元件3内不设内导流叶片4,或如图7A所示,于前述导流元件3内同时设有内导流叶片4,前述内导流叶片4是由多个叶片40组成,是设置于前述导流元件3的气流出口 34的稍内侧,且与前述导流元件3为一体成型制成(如图6、7A和8);或者如图7C及9所示,所述导流元件3设有导流叶片4a,且该导流叶片4a,所述导流叶片4a包括有多个叶片40,且该导流叶片4a是与导流元件3分开设置,再以栓设元件将所述导流叶片4a与导流元件3栓设结合成一体。设置前述导流叶片的目的是得以将内导流壁32的气流自气流出口 34输出时予以导引产生气旋力量,得以延长气流的输出距离,提升室内气流循环的效果。
[0034]如此,本发明在运用上,得于前述轴流扇叶2的多个叶片20的最外周缘200的弧度R等于或接近于导流元件3的内导流壁32的弧度R (如图3-5),并让前述叶片20的最外周缘200得以与导流元件3的内导流壁32形成最小的间距d,以让轴流扇叶2与导流元件3的内导流壁32之间具有弧度相等或相近似且距离相等的技术特征,具有增加气流量,且于导流元件3得以减少乱流的产生,并增长气流输出距离的优点。或于轴流扇叶2与导流元件3的内导流壁32之间具有弧度相等或相近似且距离相等的技术特征外,在导流元件3的气流出口设导流叶片4,得以将导流元件内部的气流顺利导引进入室内或使用空间中,延长气流的输出距离,提升本循环扇用作室内温度调节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循环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动力元件,作为驱动轴流扇叶的动力来源;前述动力元件的心轴设置有轴流扇叶,前述轴流扇叶的叶片最外周缘的弧度与导流元件的内导流壁的弧度相对应,以增加输出风量与输出距离; 导流元件,设内导流壁,并让前述轴流扇叶的叶片最外周缘与导流元件的内导流壁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藉以集中并导引气流的方向,减少阻力,提升气流的流量,并延长输出的距离,提升室内气流循环与温度调节的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元件设导流叶片或内导流叶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循环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元件设有后安全网,所述后安全网设结合槽,而所述动力元件设置于所述结合槽中并得以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循环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扇叶的叶片最外周缘的弧度等于或接近于导流元件的内导流壁的弧度。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循环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内导流壁于气流入口设较大的开口,而气流出口设小开口,也就是气流入口的内径大于气流出口的内径而形成缩小的状态,让大量的气流快速进入导流元件中,得以被集中并导引气流方向,藉以减少阻力,提升气流的流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元件与所述内导流叶片为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元件得与所述导流叶片栓设结合成一体。
【文档编号】F04D25/08GK103541915SQ201210241767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史瑞斌 申请人:东富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