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开关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756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型开关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小流量液压系统,并能人工操作的微型开关阀。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类微型电磁阀、滑阀,大多为电磁铁控制,阀芯与阀座间采用锥面密封或平面密封,这种产品不但受电源影响,故障多,而且对油液过滤要求高,使用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开关阀,在阀芯与阀座之间采用钢珠球面密封,克服了上述缺点,达到了无需电源、人工操作安全方便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开关阀,包括阀体、阀座、密封圈、卡圈、套筒、螺塞、阀芯、弹簧座、弹簧、导套、进油口、出油口,螺塞将套筒抵压在阀座上,阀座的外侧槽内置一密封圈,螺塞的外侧与阀体间置一密封圈,其内侧与阀芯间置一密封圈,阀芯置于弹簧内,弹簧的一端置于弹簧座内,其另一端置于导套内,在套筒后部的阀芯上设一卡圈,阀座与套筒之间置一压板,压板的外侧与进油口相通,其特征是阀芯的一端铆固一钢珠,该钢珠顶住阀座中间的球面状出油口。本实用新型与微型电磁阀比较,阀芯与阀座间的压紧力大,无需电源,故障少;与传统的滑阀比较,具有体积小、制造方便、对油液过滤要求低等诸优点。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阀体 2阀座 3密封圈 4钢珠 5压板 6卡圈7套筒 8密封圈 9螺塞 10密封圈 11阀芯 12弹簧座13弹簧 14导套 15进油口 16出油口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1、阀座2、密封圈3、8、10、卡圈6、套筒7、螺塞9、阀芯11、弹簧座12、弹簧13、导套14、进油口15、出油口16,螺塞9将套筒7抵压在阀座2上,阀座2的外侧槽内置一密封圈3,螺塞9的外侧与阀体1间置一密封圈8,其内侧与阀芯11间置一密封圈10,阀芯11置于弹簧13内,弹簧13的一端置于弹簧座12内,其另一端置于导套1 4内,在套筒7后部的阀芯11上设一卡圈6,阀座2与套筒7之间置一压板5,压板5的外侧与进油口15相通,阀芯11的一端铆固一钢珠4,该钢珠4顶住阀座2中间的球面状出油口16。
本实用新型阀芯11的另一端是采用人工推拉方式对进、出油口15、16进行开启与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罗塞9把套筒7、压板5压紧在阀座2上,密封圈8与密封圈10的密封,防止油液外泄,阀芯11关闭时,弹簧13通过导套14、卡圈6,将阀芯11压紧在阀座2上,阀芯11头部的钢珠4与阀座2的球面状小孔形成密封,拉动阀芯11,使阀芯11离开阀座2,油液自进油口15进入,通过压板5的通道,再经过阀座2的小孔,向出油口16流出。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开关阀,包括阀体、阀座、密封圈、卡圈、套筒、螺塞、阀芯、弹簧座、弹簧、导套、进油口、出油口,螺塞将套筒抵压在阀座上,阀座的外侧槽内置一密封圈,螺塞的外侧与阀体间置一密封圈,其内侧与阀芯间置一密封圈,阀芯置于弹簧内,弹簧的一端置于弹簧座内,其另一端置于导套内,在套筒后部的阀芯上设一卡圈,阀座与套筒之间置一压板,压板的外侧与进油口相通,其特征是阀芯的一端铆固一钢珠,该钢珠顶住阀座中间的球面状出油口。
专利摘要一种微型开关阀,包括阀体、阀座、密封圈、卡圈、套筒、螺塞、阀芯、弹簧座、弹簧、导套、进油口、出油口,螺塞将套筒抵压在阀座上,阀座的外侧槽内置一密封圈,螺塞的外侧与阀体间置一密封圈,其内侧与阀芯间置一密封圈,阀芯置于弹簧内,弹簧的一端置于弹簧座内,其另一端置于导套内,在套筒后部的阀芯上设一卡圈,阀座与套筒之间置一压板,压板的外侧与进油口相通,其特征是阀芯的一端铆固一钢珠,该钢珠顶住阀座中间的球面状出油口,本产品具有体积小、故障少、无需电源、制造方便诸优点。
文档编号F15B13/00GK2577022SQ0226707
公开日2003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1日
发明者杨秋生 申请人:上海医达新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