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有用于改善压缩室填充的绕动引导部分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369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配备有用于改善压缩室填充的绕动引导部分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旋式压缩机、并且尤其涉及涡旋式制冷压缩机。

发明背景

如已知的,涡旋式制冷压缩机包括:

-密闭容器,

-涡旋压缩单元,该涡旋压缩单元被布置在该密闭容器中并且至少包括:

-第一固定涡旋盘,该第一固定涡旋盘包括第一固定基板和第一固定螺旋缠绕件,

-绕动涡旋盘安排,该绕动涡旋盘安排包括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该第一固定螺旋缠绕件和该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形成多个第一压缩室,

-驱动轴,该驱动轴被适配成用于驱动该绕动涡旋盘安排进行绕动运动,

-电驱动马达,该电驱动马达被联接到该驱动轴上并且被安排成用于驱动该驱动轴绕旋转轴线旋转,以及

-制冷剂吸入部分,该制冷剂吸入部分适用于将有待压缩的制冷剂供应给该涡旋压缩单元。

典型地,该制冷剂吸入部分相对于该绕动涡旋盘安排径向地延伸并且出现在流体连接至第一外部压缩室的环形容积中。

制冷剂吸入部分的这种构型引起显著的压降以及第一压缩室的填充不足,这有损涡旋压缩单元的效率、并因此有损涡旋式压缩机的效率。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改进的涡旋式压缩机,其可以克服传统涡旋式压缩机所遇到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涡旋式压缩机,其与传统涡旋式压缩机相比具有改进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这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

-涡旋压缩单元,该涡旋压缩单元至少包括:

-第一固定涡旋盘,该第一固定涡旋盘包括第一固定基板和第一固定螺旋缠绕件,

-绕动涡旋盘安排,该绕动涡旋盘安排包括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该第一固定螺旋缠绕件和该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形成多个第一压缩室,该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包括多个密封接触区,该多个密封接触区被配置成在该绕动螺旋盘安排的绕动运动过程中与该第一固定螺旋缠绕件合作,

-制冷剂吸入部分,该制冷剂吸入部分适用于将有待压缩的制冷剂供应给该涡旋压缩单元,

其中,该绕动涡旋盘安排进一步包括第一绕动引导部分,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从该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的外端部分延伸并且被配置成在使用中使得至少被供应至该涡旋压缩单元的部分制冷剂朝向这些第一压缩室引导,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被安排在属于所述密封接触区的最外密封接触区的相对于制冷剂流动方向而言的上游。

换言之,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被安排在该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上所提供的、距该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的中心最远的密封接触区的上游。

绕动涡旋盘安排的这种构型并且更具体地这种在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上游存在第一绕动引导部分导致了对第一压缩室的填充的改进,这致使涡旋压缩单元的效率增加、并因此致使涡旋式压缩机的效率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被配置成在使用中将被供应至该涡旋压缩单元的制冷剂的第一部分朝向第一最外压缩室引导、并且将被供应至该涡旋压缩单元的制冷剂的第二部分朝向第二最外压缩室引导,该第一最外压缩室属于这些第一压缩室并且由该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的外壁和该第一固定螺旋缠绕件的内壁界定,该第二最外压缩室属于这些第一压缩室并且由该第一固定螺旋缠绕件的外壁和该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的内壁界定。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从所述最外密封接触区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固定涡旋盘进一步包括从该第一固定螺旋缠绕件的外端部分延伸的第一固定引导部分,该第一固定引导部分部分地界定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在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中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被配置成在使用中将被供应至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的制冷剂分离成第一制冷剂部分和第二制冷剂部分、并且使得该第一制冷剂部分和该第二制冷剂部分对应地朝向该第一最外压缩室和该第二最外压缩室引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固定螺旋缠绕件包括多个密封接触区,该多个密封接触区被配置成在该绕动涡旋盘安排的绕动运动过程中与该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合作,该第一固定引导部分从该第一固定螺旋缠绕件上提供的所述密封接触区所属的最外密封接触区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的宽度在制冷剂流动方向上减小。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的这种构型和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在其中的位置确保了在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的区段中将被供应至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的制冷剂进行分离,在该区段处(与在第一固定螺旋缠绕件和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的外端处的制冷剂速度相比)制冷剂速度低。这造成在这些第一压缩室上游的压降减少、并且因此改进涡旋式压缩机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远至第一固定螺旋缠绕件上提供的最外密封接触区,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的宽度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延伸成该第一螺旋缠绕件的延续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和该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基本上具有相同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基本上是直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相对于该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的外端部分基本上切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基本上平行于该制冷剂吸入部分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从绕动基板垂直竖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包括朝向该制冷剂吸入部分定向的前凸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的前凸部分被配置成至少在该绕动涡旋盘安排的部分绕动运动过程中位于该制冷剂吸入部分附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的前凸部分是对称的。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的前凸部分可以是修圆的、成锥的或尖锐的。该前凸部分的这种构型进一步改进了在这些第一压缩室上游的降压减少、并且因此改进了涡旋式压缩机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冷剂吸入部分朝向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定向并且被配置成在使用中使得至少被吸入在该制冷剂吸入部分中的部分制冷剂朝向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冷剂吸入部分包括面朝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的制冷剂供应孔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冷剂供应孔口出现在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附近或其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沿第一通道方向延伸,并且该制冷剂吸入部分沿供应方向延伸,该供应方向相对于该通道方向成-15度至+15度之间的角度。

换言之,制冷剂吸入部分基本上平行于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的延伸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冷剂吸入部分相对于该第一固定螺旋缠绕件的外端部分的内壁基本上切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冷剂吸入部分是由密封地连接到该涡旋压缩单元上的制冷剂吸入元件形成。因此,制冷剂进入涡旋压缩单元,而没有预先冷却驱动马达而且因此没有被驱动马达加热,这改进了涡旋压缩单元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冷剂吸入元件包括槽口,该槽口适用于至少在该绕动涡旋盘安排的部分绕动运动过程中接收该绕动涡旋盘安排的部分绕动基板。该槽口例如可以提供在制冷剂吸入元件的朝向第一绕动引导部分定向的末端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涡旋压缩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固定涡旋盘,该第二固定涡旋盘包括第二固定基板和第二固定螺旋缠绕件,该第一固定涡旋盘和该第二固定涡旋盘限定内部容积,并且该绕动涡旋盘安排布置在该内部容积中并且进一步包括第二绕动螺旋缠绕件,该第二固定螺旋缠绕件和该第二绕动螺旋缠绕件形成多个第二压缩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绕动涡旋盘安排进一步包括第二绕动引导部分,该第二绕动引导部分从该第二绕动螺旋缠绕件的外端部分延伸并且被配置成在使用中使得至少被供应至该涡旋压缩单元的部分制冷剂朝向这些第二压缩室引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绕动螺旋缠绕件包括多个密封接触区,该多个密封接触区被配置成在该绕动涡旋盘安排的绕动运动过程中与该第二固定螺旋缠绕件合作,该第二绕动引导部分从属于所述密封接触区的最外密封接触区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固定涡旋盘进一步包括从该第二固定螺旋缠绕件的外端部分延伸的第二固定引导部分,该第二固定引导部分部分地界定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该第二绕动引导部分在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中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固定螺旋缠绕件包括多个密封接触区,该多个密封接触区被配置成在该绕动涡旋盘安排的绕动运动过程中与该第二绕动螺旋缠绕件合作,该第二固定引导部分从该第二固定螺旋缠绕件上提供的所述密封接触区所属的最外密封接触区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的宽度在制冷剂流动方向上减小。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远至第二固定螺旋缠绕件上提供的最外密封接触区,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的宽度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绕动引导部分延伸成该第二螺旋缠绕件的延续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绕动引导部分和该第二绕动螺旋缠绕件基本上具有相同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绕动引导部分基本上是直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绕动引导部分相对于该第二绕动螺旋缠绕件的外端部分基本上切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绕动引导部分基本上平行于该制冷剂吸入部分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绕动引导部分包括朝向该制冷剂吸入部分定向的前凸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绕动引导部分的前凸部分被配置成至少在该绕动涡旋盘安排的部分绕动运动过程中位于该制冷剂吸入部分附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绕动引导部分的前凸部分是对称的。该第二绕动引导部分的前凸部分可以是修圆的、成锥的或尖锐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冷剂吸入部分朝向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定向并且被配置成在使用中使得至少被吸入在该制冷剂吸入部分中的部分制冷剂朝向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冷剂供应孔口面朝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冷剂供应孔口出现在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附近或其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沿第二通道方向延伸,该供应方向相对于该第二通道方向成-15度至+15度之间的角度。换言之,制冷剂吸入部分基本上平行于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的延伸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冷剂吸入部分相对于该第二固定螺旋缠绕件的外端部分的内壁基本上切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冷剂吸入部分被配置成在使用中使基本上相同量的制冷剂在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和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中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冷剂吸入部分配备有偏转器构件,该偏转器构件被配置成至少使被吸入在该制冷剂吸入部分中的制冷剂的第一部分朝向这些第一压缩室偏转。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偏转器构件被配置成至少使被吸入在该制冷剂吸入部分中的制冷剂的第一部分朝向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偏转并且使被吸入在该制冷剂吸入部分中的制冷剂的第二部分朝向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偏转。

该偏转器构件例如可以具有三角形横截面。该偏转器构件有利地位于制冷剂吸入部分内部并且优选地被紧固到该制冷剂吸入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固定螺旋缠绕件限定流体地连接至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的第一螺旋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固定螺旋缠绕件限定流体地连接至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的第二螺旋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的形状被确定成使得该制冷剂吸入部分可以平滑地连接至该第一螺旋路径。这种供应导致了尽可能地减少压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的高度在制冷剂流动方向上(即,从制冷剂吸入部分)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的形状被确定成使得该制冷剂吸入部分可以平滑地连接至该第二螺旋路径。这种供应导致了尽可能地减少压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的高度在制冷剂流动方向上(即,从制冷剂吸入部分)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部分地由该第一固定基板和该绕动涡旋盘安排的绕动基板界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部分地由该第二固定基板和该绕动涡旋盘安排的绕动基板界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和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彼此上下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涡旋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驱动轴,该驱动轴被适配成用于驱动该绕动涡旋盘安排进行绕动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驱动轴延伸过该绕动涡旋盘安排、并且进一步包括位于驱动部分的两侧上的第一引导部分和第二引导部分,该驱动部分被适配成用于驱动该绕动涡旋盘安排进行绕动运动,该涡旋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用于引导该驱动轴旋转的多个引导元件,这些引导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导轴承和至少一个第二引导轴承,该至少一个第一引导轴承和该至少一个第二引导轴承位于该绕动涡旋盘安排的两侧上并且被安排成分别引导该驱动轴的第一引导部分和第二引导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涡旋式压缩机是立式涡旋压缩机,并且该驱动轴基本上竖直地延伸。该驱动马达可以位于该涡旋压缩单元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和该第二绕动螺旋缠绕件对应地提供在共用基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该第二面与该第一面相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涡旋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电驱动马达,该电驱动马达被联接到该驱动轴上并且被安排成用于驱动该驱动轴绕旋转轴线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涡旋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密闭容器,该涡旋压缩单元被布置在该密闭容器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密闭容器限定容纳该驱动马达的高压排出容积。有利地,该制冷剂吸入部分与该高压排出容积流体隔绝。该涡旋压缩单元也可以容纳在该高压排出容积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涡旋式压缩机是可变速涡旋式压缩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固定涡旋盘和该第二固定涡旋盘相对于该密闭容器固定。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涡旋式压缩机的绕动涡旋盘安排,该绕动涡旋盘安排包括:

-被设计成部分地形成多个第一压缩室的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该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包括多个密封接触区,以及

-第一绕动引导部分,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从该第一绕动螺旋缠绕件的外端部分延伸并且被配置成在使用中使得制冷剂朝向这些第一压缩室引导,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位于属于所述密封接触区的最外密封接触区的相对于制冷剂流动方向而言的上游。

参看作为非限制性实例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实施例的附图,通过阅读以下说明,这些和其他的优点将变得明显。

附图简要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会更好地理解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以下详细说明,然而,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受限于所披露的具体实施例。

图1和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3和图4是图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局部纵向截面视图。

图5是图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一个固定涡旋盘的和制冷剂吸入元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6和图7是图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两个滑块联接器和绕动涡旋盘安排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示出了在绕动涡旋盘安排上提供的绕动引导部分的透视图。

发明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立式涡旋压缩机1,该立式涡旋压缩机包括限定高压排出容积的密闭容器2以及布置在密闭容器2内部的涡旋压缩单元3。

该涡旋压缩单元3包括限定环形内部容积6的第一固定涡旋盘4和第二固定涡旋盘5。具体地,第一固定涡旋盘4和第二固定涡旋盘5相对于密闭容器2是固定的。例如,第一固定涡旋盘4例如可以被紧固到第二固定涡旋盘5上。涡旋压缩单元3进一步包括布置在内部容积6中的绕动涡旋盘安排7。

第一固定涡旋盘4包括基板8和从基板8朝第二固定涡旋盘5伸出的螺旋缠绕件9,并且第二固定涡旋盘5包括基板11和从基板11朝第一固定涡旋盘4伸出的螺旋缠绕件12。

绕动涡旋盘安排7包括基板13、从基板13的第一面朝向第一固定涡旋盘4伸出的第一螺旋缠绕件14、以及从基板13的第二面朝向第二固定涡旋盘5伸出的第二螺旋缠绕件15,该第二面与该第一面相反,使得第一螺旋缠绕件14和第二螺旋缠绕件15在相反方向上伸出。第一固定涡旋盘4和第二固定涡旋盘5分别位于绕动涡旋盘安排7的上方和下方。

绕动涡旋盘安排7的第一螺旋缠绕件14与第一固定涡旋盘4的螺旋缠绕件9啮合,以在它们之间形成多个压缩室16,并且绕动涡旋盘安排7的第二螺旋缠绕件15与第二固定涡旋盘5的螺旋缠绕件12啮合,以在它们之间形成多个压缩室17。每个压缩室16、17都具有可变的容积,当绕动涡旋盘安排7受到驱动而相对于第一固定涡旋盘4和第二固定涡旋盘5绕动时,该可变容积从外侧朝向内侧地减小。

绕动涡旋盘安排7包括至少一个连通孔18,该连通孔被安排成流体地连接中央压缩室16和中央压缩室17。连通孔18例如可以分别出现在中央压缩室16、17中。

如在图4至图8更好地示出的,第一固定涡旋盘4进一步包括从螺旋缠绕件9的外端部分延伸的固定引导部分19,并且第二固定涡旋盘5进一步包括从螺旋缠绕件12的外端部分延伸的固定引导部分20。

基板8、螺旋缠绕件9、固定引导部分19和基板13界定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p1,而基板11、螺旋缠绕件12、固定引导部分20和基板13界定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p2。

绕动涡旋盘安排7进一步包括第一绕动引导部分21和第二绕动引导部分22,该第一绕动引导部分从基板13的第一面伸出并且从第一螺旋缠绕件14的外端部分切向地延伸,该第二绕动引导部分从基板13的第二面伸出并且从第二螺旋缠绕件15的外端部分切向地延伸。

根据附图上示出的实施例,第一绕动引导部分21和第二绕动引导部分22各自基本上是直的、并且延伸成第一螺旋缠绕件14和第二螺旋缠绕件15中对应一者的延续部分。

第一螺旋缠绕件14包括被配置成在绕动涡旋盘安排7的绕动运动过程中与螺旋缠绕件9合作的多个密封接触区,并且第二螺旋缠绕件15包括被配置成在绕动涡旋盘安排7的绕动运动过程中与螺旋缠绕件12合作的多个密封接触区。根据附图上示出的实施例,第一绕动引导部分21从第一螺旋缠绕件14上所提供的最外密封接触区cz1延伸并且在其上游延伸,而第二绕动引导部分22从第二螺旋缠绕件15上所提供的最外密封接触区cz2延伸并且在其上游延伸。

第一绕动引导部分21延伸在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p1中并且被配置成在使用中使得被供应至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p1的制冷剂朝向这些压缩室16、并更具体地朝向这两个最外压缩室16引导,而第二绕动引导部分22延伸在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p2中并且被配置成在使用中使得被供应至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p2的制冷剂朝向这些压缩室17、并更具体地朝这两个最外压缩室17引导。

有利地,第一绕动引导部分21和第一螺旋缠绕件14基本上具有相同的高度,并且第二绕动引导部分22和第二螺旋缠绕件15基本上具有相同的高度。第一绕动引导部分21和第二绕动引导部分22各自包括前凸部分,该前凸部分可以是修圆的、成锥的或尖锐的。

涡旋式压缩机1还包括制冷剂吸入管23和制冷剂排出管24,该制冷剂吸入管用于将制冷剂供应给涡旋压缩单元3,该制冷剂排出管用于将经压缩的制冷剂排出到涡旋式压缩机1外部。制冷剂吸入管23沿纵向轴线a延伸并且包括外端部分23a、中间部分23b和制冷剂供应部分23c。

制冷剂吸入管23密封地连接至涡旋压缩单元3。涡旋压缩单元3例如可以包括第一安装部分24和第二安装部分25,制冷剂吸入管23的中间部分23b密封地安装到该第一安装部分中,制冷剂吸入管23的制冷剂供应部分23c被安装到该第二安装部分中。

制冷剂吸入管23朝向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p1和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p2定向并且被配置成:在使用中,至少将被吸入在制冷剂吸入管23中的制冷剂的第一部分朝向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p1导通、并更具体地导入;并且至少将被吸入在制冷剂吸入管23中的制冷剂的第二部分朝向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p2导通、并更具体地导入。

根据附图上示出的实施例,制冷剂供应部分23c配备有偏转器231,该偏转器被安装在制冷剂供应部分23c内部并且被配置成使被吸入制冷剂吸入管23中的制冷剂的第一部分朝向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p1偏转、并使被吸入制冷剂吸入管23中的制冷剂的第二部分朝向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p2偏转。偏转器231例如可以具有三角形横截面。

根据附图上示出的实施例,制冷剂吸入管23的纵向轴线a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p1和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p2而延伸。换言之,制冷剂吸入管23一方面基本上相对于螺旋缠绕件9的外端部分的内壁切向延伸、并且另一方面基本上相对于螺旋缠绕件12的外端部分的内壁切向延伸。

根据附图上示出的实施例,制冷剂供应部分23c包括制冷剂供应孔口232,该制冷剂供应孔口具有面朝并出现在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p1中的上部区段以及面朝并出现在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p2中的下部区段。

如在图4、图5和图7上示出的,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p1和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p2的宽度在制冷剂流动方向上减小,并且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p1和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p2的高度在制冷剂流动方向上增加。有利地,远至螺旋缠绕件9上提供的最外密封接触区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p1的宽度减小,同时螺旋缠绕件12上提供的最外密封接触区cz3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p2的宽度减小。

根据附图上示出的实施例,制冷剂供应部分23c包括槽口233,该槽口适用于至少在绕动涡旋盘安排7的部分绕动运动过程中接收绕动涡旋盘安排7的部分基板13。槽口233有利地位于偏转器231下游。

根据附图上示出的实施例,第一绕动引导部分21和第二绕动引导部分22的前凸部分朝制冷剂吸入管23定向、并且被配置成至少在绕动涡旋盘安排7的部分绕动运动过程中位于制冷剂吸入管23附近。

第一固定涡旋盘4包括多个排出通道26,这些排出通道流体地连接至高压排出容积、并且被安排成将在压缩室16中经压缩的制冷剂导通到内部容积6外部。

第二固定涡旋盘5也包括多个排出通道27,这些排出通道流体地连接至高压排出容积、并且被安排成将在压缩室17中经压缩的制冷剂导通到内部容积6外部。

此外,涡旋式压缩机1包括阶梯式驱动轴28、电驱动马达29和中间壳体30,该阶梯式驱动轴被适配成用于驱动绕动涡旋盘安排7进行绕动运动,该电驱动马达被联接到驱动轴28上并且被安排成用于驱动驱动轴28绕旋转轴线旋转,该中间壳体被固定在第一固定涡旋盘4上,并且驱动马达29完全安装在该中间壳体中。

各个排出通道26是在第一固定涡旋盘4的基板8中提供的、并且包括第一末端部分和第二末端部分,该第一末端部分出现在由第一固定涡旋盘4和驱动轴28限定的环形室c1中并且流体地连接至中央压缩室16,该第二末端部分出现在内部容积6外部。各个排出通道27是在第二固定涡旋盘5的基板11中提供的、并且包括第一末端部分和第二末端部分,该第一末端部分出现在由第二固定涡旋盘5和驱动轴28限定的环形室c2中并且流体地连接至中央压缩室17,该第二末端部分出现在内部容积6外部、朝向由密闭容器2限定的储油槽。

驱动马达29(其可以是可变速电动马达)位于第一固定涡旋盘4上方。驱动马达29具有装配在驱动轴28上的转子31以及布置在转子31周围的定子32。定子32包括定子堆叠或定子芯33,并且定子绕组缠绕在定子芯33上。该定子绕组限定第一绕组头部34a和第二绕组头部34b,该第一绕组头部由从朝向涡旋压缩单元3定向的定子芯33的端面33a朝外部延伸的定子绕组部分形成,该第二绕组头部由从与涡旋压缩单元3相反的定子芯33的端面33b朝外部延伸的定子绕组部分形成。

如图1中示出的,中间壳体30和密闭容器2限定流体连接至排出管24的环形外部容积36。进一步地,中间壳体30和驱动马达29限定含有定子32的第一绕组头部34a的近端室37以及含有定子32的第二绕组头部34b的远端室38。

中间壳体30配备有多个制冷剂排出孔口39,这些制冷剂排出孔口出现在远端室38中、并且被安排成流体地连接远端室38和环形外部容积36。根据附图上示出的实施例,中间壳体30包括围绕定子32的侧面部分30a和密闭部分30b,该密闭部分封闭侧面部分30a的与第一固定涡旋盘4相反的末端部分。

根据附图上示出的实施例,每个排出通道26的第二末端部分都出现在驱动马达29附近的近端室37中、并且尤其是定子32的第一绕组头部34a附近的近端室中。有利地,这些排出通道26、27各自相对于驱动轴28的旋转轴线倾斜。

驱动轴28竖直延伸过绕动涡旋盘安排7的基板13。驱动轴28包括第一末端部分40和第二末端部分41,该第一末端部分位于第一固定涡旋盘4上方并且转子31被装配在该第一末端部分上,该第二末端部分与第一末端部分40相反并且位于第二固定涡旋盘5下方。第一末端部分40具有的外径大于第二末端部分41的外径。第一末端部分40包括中央凹陷42,该中央凹陷出现在驱动轴28的与第二末端部分41相反的端面中。

驱动轴28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末端部分40与第二末端部分41之间的第一引导部分43和第二引导部分44、以及位于第一引导部分43与第二引导部分44之间并与驱动轴28的中心轴线中心偏离的偏心驱动部分45。偏心驱动部分45被安排成与绕动涡旋盘安排7合作,以便当驱动马达29运行时致使该绕动涡旋盘安排受到驱动而相对于第一固定涡旋盘4和第二固定涡旋盘5进行绕动运动。

涡旋式压缩机1进一步包括多个引导轴承46、47,这些引导轴承提供在第一固定涡旋盘4和第二固定涡旋盘5上并且被安排成用于引导驱动轴28的第一引导部分43和第二引导部分44旋转。涡旋式压缩机1进一步包括一个或两个轴承48,该一个或两个轴承提供在绕动涡旋盘安排7上、并且安排成用于与驱动轴28的偏心驱动部分45合作。

驱动轴28进一步包括第一润滑通道49和第二润滑通道50,该第一润滑通道和该第二润滑通道在驱动轴28的部分长度上延伸、并且被安排成通过由驱动轴28的第二末端部分41驱动的油泵51来从由密闭容器2限定的储油槽供给油。

驱动轴28还包括多个润滑孔52、53,这些润滑孔流体地连接至第一润滑通道49并且对应地通入第一引导部分43的外壁和偏心驱动部分45的外壁中。根据附图上示出的实施例,各润滑孔52面对相应的引导轴承46,并且各润滑孔53面对相应的轴承48。驱动轴28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润滑孔54,该至少一个润滑孔流体地连接至第二润滑通道50并且通入驱动轴28的第二引导部分44的面对引导轴承47的外壁中。

驱动轴28还可以包括通气孔55,该通气孔一方面流体连接至第一润滑通道49并且另一方面流体连接至驱动轴28的第一末端部分40的中央凹陷42。

驱动轴28可以进一步包括连通通道56,该连通通道被安排成使第一润滑通道49和第二润滑通道50流体连接。连通通道56确保了对第二润滑通道50中的油循环的脱气、并且确保了脱气引起的制冷剂朝向通气孔55流动进入第一润滑管道49中。

涡旋式压缩机1还包括第一滑块联接器57和第二滑块联接器58,该第一滑块联接器可相对于第一固定涡旋盘4沿第一位移方向d1滑动地安装,该第二滑块联接器可相对于第二固定涡旋盘5沿第二位移方向d2滑动地安装,该第二位移方向基本上与第一位移方向d1正交。第一位移方向d1和第二位移方向d2基本上垂直于驱动轴28的旋转轴线。第一滑块联接器57和第二滑块联接器58被配置成防止绕动涡旋盘安排7相对于第一固定涡旋盘4和第二固定涡旋盘5旋转。第一滑块联接器57和第二滑块联接器58各自对应地沿第一位移方向d1和第二位移方向d2经历往复运动。

第一滑块联接器57和第二滑块联接器58位于内部容积6中并且对应地在制冷剂吸入管23上方和下方延伸。

涡旋式压缩机1进一步包括第一配重59和第二配重60,该第一配重和该第二配重连接到驱动轴28上并且被安排成使得绕动涡旋盘安排7的质量平衡。第一配重59位于第一固定涡旋盘4上方,并且第二配重60位于第二固定涡旋盘5下方。

在操作中,由制冷剂吸入管23供应的制冷剂的第一部分进入第一制冷剂入口通道p1并且由第一绕动引导部分21朝最外压缩室16引导、然后被压缩到这些压缩室16中并且穿过通向近端室37的排出通道26从第一固定涡旋盘4和绕动涡旋盘安排7的中心逃逸。然后,进入近端室37中的经压缩的制冷剂穿过由定子32和中间壳体30界定的制冷剂流动通道并穿过在定子32与转子31之间界定的间隙而朝向远端室38向上流动。接下来,经压缩的制冷剂穿过通向环形外部容积36的制冷剂排出孔39行进,经压缩的制冷剂通过排出管24从该环形外部容积排出。

因此,从排出通道26中出来的经压缩的制冷剂冷却第一绕组头部34a,穿过这些制冷剂流动通道的经压缩的制冷剂冷却定子芯33,穿过这些间隙的制冷剂冷却定子芯33、定子绕组和转子31,而从这些制冷剂流动通道和这些间隙出来的经压缩的制冷剂冷却第二绕组头部34b。对驱动马达29的这种冷却(通过强制对流限制温度)保护了定子32和转子31不被损坏,并且改进了涡旋式压缩机1的效率。

在操作中,由制冷剂吸入管23供应的制冷剂的第二部分进入第二制冷剂入口通道p2并且由第一绕动引导部分22朝最外压缩室17引导、然后被压缩到压缩室17中、并且部分地穿过连通孔18和排出通道26和部分地穿过通向高压排出容积的排出通道27从第二固定涡旋盘5和绕动涡旋盘安排7的中心逃逸。因此,在压缩室17中经压缩的制冷剂的第一部分通过制冷剂排出管24排出而没有冷却驱动马达29,并且在压缩室17中经压缩的制冷剂的第二部分在已经冷却了驱动马达29之后通过制冷剂排出管24排出。

这些排出通道26、27的构型允许一方面平衡储油槽中的压力、另一方面平衡制冷剂排出管24出现所在空间中的压力。这种压力平衡避免了这若干个轴承被制冷剂“除油”。

进一步地,制冷剂吸入管23、第一绕动引导部分21、第二绕动引导部分22和固定引导部分19、20的这种构型引起最外压缩室上游的压降减少,并且改进了最外压缩室的填充,这导致涡旋压缩单元的效率增加、并因此导致涡旋式压缩机的效率增加。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通过非限制性举例的方式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它涵盖了其所有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