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式多功能电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745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式多功能电风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台式多功能电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诸如USB风扇、台式风扇等电风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及家居等场所,通常被放置于桌面上,并通过与电脑等设备的连接来获取电量以实现其工作,其不但可以改善办公人员周围的空气环境,而且也能够起到装饰的作用。现有的电风扇由于受结构设计以及功能的限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大都只能进行单一方向的通风换气,如果需要改变风扇的送风方向,一般只能通过将风扇摆放在不同的方向来实现,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风扇的送风效果;2、功能较为单一,随着诸如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应用以及人们个性化需求的增多,现有的电风扇为人们的需求提供便利条件;3、对于桌面空间的环境只具有通风换气的功能,无法改善空气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式多功能电风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台式多功能电风扇,它包括基座总成、装设于基座总成内的旋转驱动器、套接于基座总成的顶端并将旋转驱动器盖合于基座总成内的旋转座以及通过一置于旋转座的中心处的导向件装设于旋转座上的扇体总成;

所述扇体总成上设置有一弧形滑板,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一与弧形滑板的外壁面相吻合的弧面凹槽,所述弧形滑板上开设有一相对于旋转座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导向条口,所述导向件的尾端穿过旋转座后置于基座总成内、首端穿过导向条口后与弧形滑板的内壁面相抵,所述旋转座的内表面设置有一置于基座总成内的连杆,所述连杆的尾端与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器包括装设于基座总成内的同步电机、曲柄以及摇杆,所述曲柄的首端套接于同步电机的输出轴上、尾端与摇杆的首端转动连接,所述摇杆的尾端与连杆的尾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座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置于基座总成内的平衡杆,所述平衡杆与连杆以导向件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平衡杆上套接有一缓冲棉,所述缓冲棉的一端固定于平衡杆上、另一端与基座总成的壁面相抵。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包括一由旋转座的内表面侧依次贯穿旋转座和导向条口分布的螺栓结构件、套接于螺栓结构件上并压合在弧形滑板的内壁面上的固定导向块、套接于螺栓结构件上的档位片以及套接于螺栓结构件上并将档位片压合在弧形滑板的外壁面上的锥形弹簧;所述档位片上、与弧形滑板相抵的侧面上形成有一档位凸,所述弧形滑板的外壁面上、相对于旋转座沿前后方向并行地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档位凸对位嵌合的档位槽。

优选地,所述弧形滑板内壁面上、位于导向条口的两侧设置有两条限位凸起,所述固定导向块夹持于两条限位凸起之间。

优选地,所述扇体总成包括外形呈半球壳状的后网罩、通过一固定圈拼装并盖合于后网罩的前端口上的前网罩以及相对于旋转座沿前后方向分布并通过前网罩盖合于后网罩内的风扇组件;所述后网罩上开设有一与弧形滑板的外形相吻合的缺位口,所述弧形滑板填充于缺位口内并与后网罩固定为一体,所述前网罩上还装设有一液体雾化器。

优选地,所述液体雾化器包括一沿固定圈的轮廓线分布并装设于固定圈内的半圆形的储液管、装设于前网罩的中心处的后端侧并与储液管的两端相连通的雾化壳、装设于雾化壳内的雾化片以及装设于前网罩的中心处的前端侧并将雾化片盖合于雾化壳内的雾气出口装饰盖。

优选地,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固定于后网罩中心处的风扇马达以及由前至后顺序地装设于风扇马达的输出轴上灯条板和扇叶。

优选地,所述基座总成包括具有顶端口且与旋转座相套接的座壳、装设于座壳内的电池盒、装设于电池盒内的储能电池、装设于座壳内的主控驱动板和若干个扬声器以及嵌装于座壳的外壁上并与主控驱动板电连接的电源连接线和控制开关,所述主控驱动板分别与储能电池、扇体总成、扬声器和旋转驱动器电连接,所述主控驱动板上集成有无线通信模块。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弧形滑板与旋转座的结构配合不但可将扇体总成与基座总成结合为一体,而且可以对扇体总成的送风面进行上下方向的角度调节,通过旋转驱动器与旋转座的结构关系可通过旋转座带动扇体总成进行左右方向的旋转送风,其能够有效满足使用者对风量及风向的需求,极大地改善了电风扇的性能;其结构简单紧凑,既可以实现多角度的摆动或旋转送风,也可以实现诸如扇叶显字、喷雾、音箱等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座总成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向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扇体总成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台式多功能电风扇,它包括基座总成10、装设于基座总成10内的旋转驱动器20、套接于基座总成10的顶端并将旋转驱动器20盖合于基座总成10内的旋转座30以及通过一置于旋转座30的中心处的导向件40装设于旋转座30上的扇体总成50;在扇体总成50上设置有一弧形滑板60,在旋转座30上设置有一与弧形滑板60的外壁面相吻合的弧面凹槽301,在弧形滑板60上开设有一相对于旋转座30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导向条口601,导向件40的尾端穿过旋转座30后置于基座总成10内、首端穿过导向条口601后与弧形滑板60的内壁面相抵,同时在旋转座30的内表面设置有一置于基座总成10内的连杆302,连杆302的尾端与旋转驱动器20的输出端相连。

以此,利用弧形滑板60与旋转座30的结构配合可将扇体总成50与基座总成10结合为一体,当对扇体总成50的送风风向进行调节时,可通过以下方式调整扇体总成50相对于基座总成10的位置关系,具体为:

1、以基座总成10基点,在纵向方向对扇体总成60进行上下调节;利用导向件40可以将弧形滑板60固定于旋转座30上,而弧形滑板60也可通过导向条口601相对于导向件40及旋转座30进行滑动,以此扇体总成50可沿前后方向相对于基座总成10及旋转座30进行位置移动,由于弧面凹槽301与弧形滑板60采用的是弧面盈合的装配关系,扇体总成50的送风端可在纵向方向实现上下角度的调节。

2、以基座总成10为基点,在横向方向对扇体总成60进行旋转套接;由于旋转座30与基座总成10采用的是套接的连接形式,当旋转驱动器20动作时可通过连杆302带动旋转座30以及装设于旋转座30上的扇体总成50相对于基座总成10进行同步转动,以此可实现扇体总成50的送风端在横向方向进行左右摆动角度的调节。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电风扇可实现多角度的送风以及摆动送风,能够有效满足使用者的风量及风向需求,极大地改善了电风扇的性能。

为优化扇体总成50的转动效应,避免因扇体总成50的过度转动而造成无法风量浪费,本实施例的旋转驱动器20包括装设于基座总成10内的同步电机201、曲柄202以及摇杆203;其中,曲柄202的首端套接于同步电机201的输出轴上、尾端与摇杆203的首端转动连接,摇杆203的尾端则与连杆302的尾端转动连接;同时,在旋转座3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相对于导向件40呈偏心分布的平衡杆303(连杆302与平衡杆303以导向件40为中心呈对称分布),在平衡杆303上套接有一缓冲棉304,缓冲棉304的一端固定于平衡杆303上、另一端与基座总成10的壁面相抵。如此,利用曲柄202与摇杆203所产生的转动效应,通过连杆302带动旋转座30、弧形滑板60及扇体总成50同时相对于基座总成10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具体转动角度取决于曲柄202及摇杆203的长度以及连杆302的设置位置,本实施例的转动角度优选为以基座总成10的中心线为界,左右60度的范围内;在旋转座30转动的过程中,平衡杆303可对旋转座30的另一侧(即与连杆302相对称的一侧)进行支撑,防止旋转座30在转动时产生上下摆动的现象,而缓冲棉304则能够辅助平衡杆303进行动作,防止平衡杆303与基座总成10之间出现卡滞以及基座总成10和旋转座30之间产生缝隙不均匀现象等问题。

为增强扇体总成50进行上下角度调节的效果,本实施例的导向件40包括一由旋转座30的内表面侧依次贯穿旋转座30和导向条口601分布的螺栓结构件401、套接于螺栓结构件401上并压合在弧形滑板60的内壁面上的固定导向块402、套接于螺栓结构件401上的档位片403以及套接于螺栓结构件401上并将档位片403压合在弧形滑板60的外壁面上的锥形弹簧404;在档位片403上、与弧形滑板60相抵的侧面上形成有一档位凸4031,相应地,在弧形滑板60的外壁面上、相对于旋转座30沿前后方向并行地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档位凸4031对位嵌合的档位槽602。如此,通过对导向件40的结构改进,可弧形滑板60与旋转座30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效果,避免两者之间出现硬性磨损;而通过档位槽602与档位凸4031的配合,则可在弧形滑板60带动扇体总成50相对于弧面凹槽301进行上下(或前后)位置移动时,具有明显的档位停滞感觉,当档位凸4031卡滞于不同的档位槽602内后则可实现对扇体总成50的角度定位。

为避免弧形滑板60在弧面凹槽30内进行前后滑动(或上下滑动)时在左右方向出现晃动的问题,在弧形滑板60内壁面上、位于导向条口601的两侧设置有两条限位凸起603,固定导向块402夹持于两条限位凸起603之间。从而利用两条限位凸起603对导向件40进行限位,以间接利用导向件40对弧形滑板60的滑动形成作进一步的导向定位,同时可间接防止因扇体总成50左右晃动而造成螺丝松动的问题。

为丰富整个风扇的实用功能,同时最大限度地简化整个风扇的结构,本实施例的扇体总成50包括外形呈半球壳状的后网罩501、通过一固定圈502拼装并盖合于后网罩501的前端口上的前网罩503以及相对于旋转座30沿前后方向分布并通过前网罩503盖合于后网罩501内的风扇组件;在后网罩501上开设有一与弧形滑板60的外形相吻合的缺位口5011,弧形滑板60填充于缺位口5011内并与后网罩501固定为一体,在前网罩503上则装设有一用于对水、香水、空气净化剂等液体进行雾化的液体雾化器70。以此,通过对后网罩501的外形的设计可以将弧形滑板60作为扇体总成50的外壳的一个组成部件,使整个扇体总成50完美地与旋转座30进行结构融合,保证整个风扇的结构紧凑性;而通过增设的液体雾化器70对水、香水以及空气净化剂等液体进行雾化的同时,可在风扇组件运行时,借助风力吹送至环境空间内,实现对环境空间的空气质量的改善。

为优化整个雾化器的结构,使其能够与扇体总成50进行良好的结构融合,本实施例的液体雾化器70包括一沿固定圈502的轮廓线分布并装设于固定圈502内的半圆形的储液管701、装设于前网罩503的中心处的后端侧并与储液管701的两端相连通的雾化壳702、装设于雾化壳702内以对液体进行加热雾化的雾化片703以及装设于前网罩503的中心处的前端侧并将雾化片703盖合于雾化壳702内的雾气出口装饰盖704。同时为方便使用者添加诸如香水等液体,可在储液管701上设置一注液口并利用塞子(图中未标注)将注液口进行封堵。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风扇组件包括固定于后网罩501中心处的风扇马达504以及由前至后顺序地装设于风扇马达504的输出轴上灯条板505和扇叶506。如此,在扇叶506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可利用灯条板505发出设定的字符或图案,如温度、时钟或者色彩等等,而灯条板505与风扇马达504之间的控制关系以及风扇马达504所采用的结构可参考现有的非接触式USB风扇进行设置(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97886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非接触式USB风扇)。

为最大限度丰富本实施例的电风扇的实用功能,以满足人们多样的使用需求,本实施例的基座总成10包括与旋转座30相套接的座壳101、装设于座壳101内的电池盒102、装设于电池盒102内的储能电池103、装设于座壳101内的主控驱动板104和若干个扬声器105以及嵌装于座壳101的外壁上并与主控驱动板104电连接的电源连接线106和控制开关107;其中,主控驱动板104分别与储能电池103、扇体总成50(具体为风扇马达504)、扬声器105、雾化器70和旋转驱动器20等电连接,同时在主控驱动板104上集成有无线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其可采用蓝牙模块等等)。以此,可利用储能电池103实时为整个电风扇进行供电,以增强电风扇放置的灵活性并不受电源位置的限制;而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扬声器105的搭配则可与诸如手机等设备进行无线通信连接,以进行诸如蓝牙音乐播放等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