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字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1741阅读:1056来源:国知局
闪字风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随身携带或装饰用的闪字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闪字风扇,尤其是便携或装饰用的微型闪字风扇,其结构通常包括马达、风扇头,所述风扇头安装在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风扇头后端具有线路板,线路板后侧面设有可套设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的定位孔以及位于定位孔外侧的环形负极镀层(通常为金、镍或铜),马达前侧面安装有正极弹簧、负极弹簧,正极弹簧套在马达的输出轴外侧并与正极镀层接触。这样,马达、正极弹簧、正极镀层、线路板、环形负极镀层、负极弹簧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回路。

但是,这种技术的缺点在于:由于环形负极镀层是镀在线路板上的铜层,其厚度仅为三、四十微米,负极弹簧与环形负极镀层不断摩擦,环形负极镀层很快会被磨损完毕,导致断路,风扇就无法正常工作了。经过申请人实验,上述这种结构的闪字风扇,通常在连续工作80个小时后就会陆续出现断路问题,使用寿命非常短,使用者如果每天使用8小时,最多十来天后风扇就报废,无法正常使用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环形负极镀层容易磨损,导致风扇寿命短的缺点,提供一种闪字风扇,这种能够有效避免环形负极镀层磨损,大大延长风扇的寿命。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闪字风扇,包括驱动装置、风扇头,所述风扇头安装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所述风扇头后端具有线路板,线路板后侧面设有可套设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的定位孔以及位于定位孔外侧的环形负极镀层,驱动装置前侧面安装有负极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定位孔内安装有正极套环,所述正极套环套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并与输出轴紧密接触;所述线路板后侧面的环形负极镀层上安装有耐磨负极金属环片,所述负极弹簧与耐磨负极金属环片接触。所述线路板、正极套环、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驱动装置、负极弹簧、耐磨负极金属环片、环形负极镀层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回路。由于增设了耐磨负极金属环片,因此负极弹簧不再直接与环形负极镀层接触,避免了环形负极镀层与负极弹簧长时间摩擦,因此不会磨损。即使耐磨负极金属环片与负极弹簧摩擦而损坏后,环形负极镀层还可以与负极弹簧接触,继续正常使用一段时间,因此环形负极镀层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极大的延长。由于采用正极套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面接触来取代原有的输出轴与正极金属片之间的点接触,因此不容易断开,能够有效避免电路出现断路的意外情况。

较优的方案,所述线路板前侧面还设有正极弹性压杆,所述正极弹性压杆压住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顶端。采用正极弹性压杆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点接触,可以进一步确保电路的连通,避免电路断开。并且正极弹性压杆压住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顶端,还可以让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正极套环更好的保持接触,避免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正极套环之间存在间隙导致两者无法保持持续不间断的接触。

较优的方案,所述风扇头还包括安装座、至少一个FPC软灯条、至少一个扇页软套,所述线路板安装在安装座后端,所述扇页软套安装在安装座前侧面上,所述FPC软灯条与线路板电连接,并且FPC软灯条塞入扇页软套内。当所述FPC软灯条的数目大于扇页软套的数目时,则至少一个扇页软套内塞入不止一个FPC软灯条。当所述FPC软灯条的数目小于扇页软套的数目时,则至少一个扇页软套内没有FPC软灯条。

更优的方案,所述风扇头还包括扇页安装保护盖,所述扇页安装保护盖安装在安装座上。

更优的方案,所述扇页安装保护盖开有扇叶夹槽,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扇叶夹块,所述扇页安装保护盖安装到安装座上后,扇叶夹块与扇叶夹槽将扇页软套夹住。优选的方案,所述扇叶夹块、扇叶夹槽、扇页软套三者的数目相同并且一一对应。

较优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为马达。

更优的方案,所述马达具有USB数据线或可连接插座的插头。

较优的方案,所述负极弹簧套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但并不与输出轴接触。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对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得正、负极连接处更不容易脱离或损坏,因此能有效的预防断路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大大延长了风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零件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线路板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闪字风扇,包括驱动装置1、风扇头3,所述风扇头3安装在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2上,所述风扇头3后端具有线路板301,线路板301后侧面设有可套设在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2上的定位孔以及位于定位孔外侧的环形负极镀层3011,驱动装置1前侧面安装有负极弹簧4,所述负极弹簧4套在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2上但并不与输出轴2接触,所述线路板301定位孔内安装有正极套环3012,所述正极套环3012套在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2上并与输出轴2紧密接触;所述线路板301后侧面的环形负极镀层3011上安装有耐磨负极金属环片3013(本实施例中为铜片),所述负极弹簧4与耐磨负极金属环片3013接触。所述线路板301、正极套环3012、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2、驱动装置1、负极弹簧4、耐磨负极金属环片3013、环形负极镀层3011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回路。由于增设了耐磨负极金属环片3013,因此负极弹簧4不再直接与环形负极镀层3011接触,避免了环形负极镀层3011与负极弹簧4长时间摩擦,因此不会磨损。即使耐磨负极金属环片3013与负极弹簧4摩擦而损坏后,环形负极镀层3011还可以与负极弹簧4接触,继续正常使用一段时间,因此环形负极镀层3011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极大的延长。由于采用正极套环3012与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2的面接触来取代原有的输出轴2与正极金属片之间的点接触,因此不容易断开,能够有效避免电路出现断路的意外情况。

所述线路板301前侧面还设有正极弹性压杆3014,所述正极弹性压杆3014压住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2顶端。采用正极弹性压杆3014与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2的点接触,可以进一步确保电路的连通,避免电路断开。并且正极弹性压杆3014压住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2顶端,还可以让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2与正极套环3012更好的保持接触,避免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2与正极套环3012之间存在间隙导致两者无法保持持续不间断的接触。

所述风扇头3还包括安装座302、一个FPC软灯条303、两个中部相连的扇页软套304,所述线路板301安装在安装座302后端,所述扇页软套304安装在安装座302前侧面上,所述FPC软灯条303与线路板301电连接,并且FPC软灯条303塞入一个扇页软套304内。

所述风扇头3还包括扇页安装保护盖305,所述扇页安装保护盖305安装在安装座302上。

所述扇页安装保护盖305开有扇叶夹槽3051,所述安装座302上设有扇叶夹块3021,所述扇页安装保护盖305安装到安装座302上后,扇叶夹块3021与扇叶夹槽3051将扇页软套304夹住。所述扇叶夹块3021、扇叶夹槽3051、扇页软套304三者的数目相同并且一一对应。

所述驱动装置1为马达。

所述马达具有USB数据线5。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