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与压缩机一体化封装的压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553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变频器与压缩机一体化封装的压缩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虽然,压缩机机体内的电机需要变频器来改变电机工作电源的频率,目前变频器与压缩机机体内的电机相互独立,安装和使用均不方便,而且,在相连后,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器与压缩机一体化封装的压缩系统,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变频器与压缩机一体化封装的压缩系统,包括一压缩机机体,所述压缩机机体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一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一变频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一用于固定所述变频器的凹槽;

所述变频器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是一长方体状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覆盖有铁层,所述凹槽的内壁涂覆有软磁粉层;

所述变频器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的电能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的压缩机机体的外壳上设有容纳变频器的凹槽,便于实现变频器与压缩机的一体化封装,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铁层与软磁粉层的结合,实现凹槽与变频器外壳的磁性连接的同时,通过铁层还可以实现电磁屏蔽以及射频信号屏蔽的效果。

所述铁层的厚度为0.3mm~0.5mm。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铁层的厚度,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电磁屏蔽以及射频信号屏蔽效果。

所述软磁粉层的厚度为0.2mm~0.3mm。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软磁粉层的厚度,在保证软磁粉层与铁层的磁性吸附力的同时,节约成本。

所述软磁粉层是由钕铁硼磁铁构成的软磁粉层。保证强磁性。

所述凹槽的内壁与所述软磁粉层之间设有一橡胶层,所述橡胶层通过第一胶黏层连接所述凹槽的内壁,所述橡胶层通过第二胶黏层连接所述软磁粉层;

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0.2mm~0.4mm;

所述第一胶黏层的厚度为0.08mm~0.1mm;

所述第二胶黏层的厚度为0.08mm~0.1mm。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橡胶层实现减震的效果,通过控制第一胶黏层与第二胶黏层的厚度,保证胶黏强度的同时,控制占用空间。

所述外壳上与所述壳体上均设有孔径一致的螺栓孔,

所述外壳与所述壳体通过一与所述螺栓孔相匹配的螺栓可拆卸连接。

便于提高外壳与壳体两者的两者稳定性。

所述电机设有一供电插头,以所述供电插头为所述电机的电能输入端;

所述变频器的外壳上开设有一与所述供电插头相匹配的供电接口,以所述供电接口为所述变频器的电能输出端;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一用于变频器的电能输入端伸出壳体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导通。

便于实现变频器的电能供给的同时,实现变频器给电机的电能供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图3,变频器与压缩机一体化封装的压缩系统,包括一压缩机机体,压缩机机体包括一壳体5,壳体5内设有一电机3,壳体5内还设有一变频器4,壳体5上开设有一用于固定变频器4的凹槽;变频器4包括一外壳,外壳是一长方体状的外壳,外壳的外壁上覆盖有铁层43,凹槽的内壁涂覆有软磁粉层11;变频器4的电能输出端连接电机3的电能输入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的压缩机机体的外壳上设有容纳变频器4的凹槽,便于实现变频器4与压缩机的一体化封装,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铁层43与软磁粉层11的结合,实现凹槽与变频器4外壳的磁性连接的同时,通过铁层43还可以实现电磁屏蔽以及射频信号屏蔽的效果。铁层43的厚度为0.3mm~0.5mm。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铁层43的厚度,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电磁屏蔽以及射频信号屏蔽效果。

软磁粉层11的厚度为0.2mm~0.3mm。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软磁粉层11的厚度,在保证软磁粉层11与铁层43的磁性吸附力的同时,节约成本。软磁粉层11是由钕铁硼磁铁构成的软磁粉层11。保证强磁性。

凹槽的内壁与软磁粉层11之间设有一橡胶层,橡胶层通过第一胶黏层连接凹槽的内壁,橡胶层通过第二胶黏层连接软磁粉层11;橡胶层的厚度为0.2mm~0.4mm;第一胶黏层的厚度为0.08mm~0.1mm;第二胶黏层的厚度为0.08mm~0.1mm。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橡胶层实现减震的效果,通过控制第一胶黏层与第二胶黏层的厚度,保证胶黏强度的同时,控制占用空间。

外壳上与壳体5上均设有孔径一致的螺栓孔12,外壳与壳体5通过一与螺栓孔相匹配的螺栓可拆卸连接。便于提高外壳与壳体5两者的两者稳定性。

电机3设有一供电插头,以供电插头为电机3的电能输入端;变频器4的外壳上开设有一与供电插头相匹配的供电接口,以供电接口为变频器4的电能输出端;壳体5上开设有一用于变频器4的电能输入端伸出壳体5的通孔11,通孔11与凹槽导通。便于实现变频器4的电能供给的同时,实现变频器4给电机3的电能供给。

壳体5呈圆柱状,壳体5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冷却水管的槽体,槽体呈螺旋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5上开设有槽体,便于通过冷却水管实现对壳体5的散热。通过螺旋状,散热面积广。

壳体内还设有压缩机构,驱动电机与压缩机构相连以驱动压缩机构对进入到压缩机构内的冷媒进行压缩。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连围成一容纳腔,驱动电机与变频器均位于容纳腔内,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一壳体上,变频器固定在第二壳体上。压缩机构也固定在第二壳体上。便于实现驱动电机与变频器的电性连接,便于维护。壳体开设有用于插入导气管进入容纳腔的开口,导气管位于容纳腔内的端部距离驱动电机10cm~15cm。通过设有导气管,便于实现内部气流与外界气流的导通,实现对驱动电机的散热。开口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第一开口上固定的导气管为进气管,以第二开口上固定的导气管为出气管,进气管上固定有一风机。提高散热效果。进气管的导流方向为从前至后,进气管上还设有一由金属网制成的过滤层,一由活性炭制成的吸附层,金属网的孔径为1mm~2mm,过滤层、吸附层、风机从前至后依次排布。便于实现空气中杂质的过滤吸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