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031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隔离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磁力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磁力泵的隔离套。



背景技术:

磁力泵的隔离套作为介于内、外磁转子之间的静止密封隔离件,使得磁传动的磁力扭矩无接触地穿过隔离套从而传递到叶轮上,泵轴、内磁转子被泵体和隔离套完全封闭,使磁力泵能够输送高温、高压、强腐蚀性的介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隔离套1的套腔整体呈大小直径段的台阶状,小直径的柱管段2位于套体底部,泵轴3插置于柱管段2的管腔内,轴承与柱管段2之间的泵轴20长度较长,在叶轮旋转时,经由叶轮、轴承传递并以径向方向作用到泵轴上的外力对其产生的弯矩大,不仅影响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而且容易损坏隔离套,缩短隔离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离套,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延长隔离套的使用寿命。

一种隔离套,包括套体和套腔内壁上敷设有耐腐蚀的氟衬,所述套体的套底处有向套腔内伸延的柱管段,柱管段与套体之间构成环状套腔用于容纳内磁缸,柱管段中段设置隔板,该隔板将柱管段的管腔隔成内、外管腔。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内管腔用于插接泵轴的一端的方案,可以缩短轴承与内管腔之间的泵轴长度,经由叶轮、轴承传递并以径向方向作用到泵轴上的外力对其产生的弯矩就会显著减少,泵轴由此产生的弯曲变形也会大大减少,叶轮的工作时径向扰动就会显著缓解,不仅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得以明显提高,而且延长了隔离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隔离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泵轴插置于本发明管柱段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安装于磁力泵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2至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一种隔离套,包括套体10和套腔内壁上敷设有耐腐蚀的氟衬20,所述套体10的套底16处有向套腔内伸延的柱管段11,柱管段11与套体10之间构成环状套腔15用于容纳内磁缸30,柱管段11中段设置隔板12,该隔板12将柱管段11的管腔隔成内、外管腔13、14。上述套腔内壁为环状套腔15和内管腔13的腔壁的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泵轴20的固定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泵轴20采用一端支撑,即柱管段11的管腔隔成内管腔13用于插接泵轴20的一端、泵轴20的另一端悬置,泵轴20的轴身与叶轮套管之间设置轴承供两者实现转动配合;其二是泵轴20采用两端支撑,即柱管段11的管腔隔成内管腔13用于插接泵轴20的一端、泵轴20的另一端由泵体进液端的支撑套环支撑,泵轴20的轴身与叶轮套管之间设置轴承供两者之间实现转动配合。为提高叶轮的平稳性多采用第二种方案,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内管腔13用于插接泵轴20一端的方案,能够缩短轴承与内管腔13之间的泵轴20长度,所以,经由叶轮、轴承传递并以径向方向作用到泵轴20上的外力对其产生的弯矩就会显著减少,泵轴由此产生的弯曲变形也会大大减少,叶轮的工作时径向扰动就会显著缓解,不仅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得以明显提高,而且延长了隔离套的使用寿命。柱管段11是由套体10的套底16处向套腔内伸延布置的,减小了隔离套轴向的长度,缩短了磁力泵整体的轴向长度,使磁力泵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内管腔13的内腔为直筒或口大底小的锥筒状且其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为非圆截面。泵轴20一端插置于非圆截面的内管腔13中,确保泵轴20周向位置固定。

所述的环状套腔15的轴向尺寸与内磁缸30的轴向尺寸吻合,即环状套腔15的轴向尺寸大于、等于内磁缸30的轴向尺寸,保证套体10的环状套腔15能够稳妥地容纳内磁缸30。

所述柱管段11的管芯线、套体10的轴向中心线以及泵轴20的轴芯线重合。在磁力泵装配时,保证泵轴20准确插置于柱管段11的内管腔13中。

所述的内管腔13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为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腔壁131,两平面腔壁131之间为圆弧形腔壁132。泵轴20端部外轮廓与内管腔13的腔室轮廓吻合,直接在泵轴20端部位置处切削出两个平行的平面即可,不仅加工简单方便,而且泵轴20端部与内管腔13配合能够可靠地限定泵轴20周向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