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141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真空泵。



背景技术:

传统的乘用车刹车总泵需要发动机产生的真空源提供助力,纯电动汽车就失去了真空来源,而电动真空泵就为弥补这一不足而产生。它采用车载电源提供动力,推进泵体上的活塞运动而产生真空,为电动汽车、电动游览车、电动场地车等各种车型的液压刹车系统提供可靠的真空来源,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整车的制动性能。目前,电动真空泵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游览车、家用制氧机、真空包装机、化工机械、医疗器械等领域;它采用无油自润方式,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免维护、低噪音等优点,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现有的电动真空泵一般为电机带动活塞运动,活塞上安装一个皮碗,该种结构所能达到的真空度一般在-78~80kpa,在制动时所能提供的助力也较小,这会导致制动距离加长。同时,现有的电动真空泵因工作效率低而导致其频繁动作,进而使得其使用寿命较短,实验室寿命在30万次左右,如果制动系统密封性不良,会进一步降低真空泵的使用寿命,客户满意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电动真空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电动真空泵包括电机、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泵体以及总进气管,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泵体的两侧分别安装一套活塞抽吸机构,两套活塞抽吸机构的进气口分别通过支路进气管连接到总进气管上,两套活塞抽吸机构的活塞杆相对设置且活塞杆的内端部均转动连接在一偏心轴上,偏心轴安装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

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偏心轴交替驱动两套活塞抽吸机构动作,两套抽吸机构的进气口共同连接到总进气管上,总进气管连接到系统的真空筒上,电机每转动一次即会带动完成两次抽吸动作,系统的抽真空效率更高,当真空度达到系统要求时,通过闭环控制可关停电机,从而使得电机的运行寿命大幅增加,进而提高了整个真空泵的使用寿命;同时,该结构能使系统不间断的进行抽真空作业,能提高系统的真空度,且能持续稳定的维持系统所需的真空度。

对于活塞抽吸机构的具体结构,其包括固装在泵体上的衬套、滑动安装在衬套内的活塞以及安装在衬套外端部的端盖,活塞上安装皮碗,皮碗边缘与衬套内壁滑动密封配合,端盖上分别设置进气腔和排气腔,支路进气管与进气腔连通,进气腔与衬套之间安装进气阀,衬套与排气腔之间安装排气阀。

两套抽吸机构交替运行,具体工作过程为:在电动真空泵断电状态时,活塞停止在某一位置,真空泵内无气体流动;当接通电源,电机开始运转,通过偏心轴带动活塞做往复运动,当左侧活塞向右移动时,右侧活塞同样也向右移动,此时左侧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关闭,右侧进气阀关闭、排气阀打开,空气被吸入左侧衬套内腔,右侧衬套内腔中的空气经右侧排气口排出;当偏心轴转到临界位置之后,两侧活塞的运动方向均变为向左移动,此时左侧进气阀关闭、排气阀打开,右侧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关闭,空气被吸入右侧的衬套内腔,右侧衬套内腔中的空气经左侧排气口排出,至此一个工作周期结束。整个工作周期中,由于两个进气口经由支路进气管连通,因此,系统中的空气被交替吸入两侧的衬套内腔中,只要电机持续运转,使真空筒内真空度不断升高,当达到某已设定值时,电源自动切断;当真空度降低到某一设定值时,电源自动接通,电机重新开始运转,进入抽真空状态,真空泵可以持续维持系统需要的真空度。

优选的,所述皮碗包括内层皮碗和外层皮碗,两层皮碗间隔安装在活塞的外端面上。在抽气行程,外层皮碗受到气压的作用,紧贴在衬套内壁上,因润滑不良,皮碗的磨损加大,会影响真空密封性,这时,内层皮碗会起到辅助密封作用,从而能缩短启动时间和反应时间,在车辆真空度降低后能快速的达到制动所需的真空度,同时,提高了制动系统的真空度,极限真空度也可以得到大幅提高,保证了制动系统发挥出最佳的制动效果。

对于双皮碗的具体安装结构,所述活塞包括底盘、中间盘和压盘,内层皮碗套设在底盘的外端面上,外层皮碗套设在中间盘的外端面上,压盘压靠在外层皮碗的外表面上,压盘的中心位置开设螺钉安装孔,螺钉安装孔中穿装螺钉,底盘、中间盘以及两层皮碗上均开设有供螺钉穿过的通孔,螺钉螺接在活塞杆的外端部。采用多层叠摞的结构,保证了安装的紧固性,同时,采用螺钉安装,拆装更方便快捷。

所述活塞杆为弯折的拐臂结构,拐臂的内端部部开设拐臂孔,所述偏心轴通过轴承转动穿装在两个拐臂孔中。采用拐臂结构的活塞杆,活塞直接安装在拐臂的外端部,增加了活塞杆的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对于偏心轴的具体的安装结构,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套装有套筒,套筒的侧壁上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偏心轴固接在套筒的外端部。

为了降低噪音,所述排气腔的排气口上安装有消音器。具体的,所述消音器包括封装在排气口上的消音器壳体和填充在壳体内的滤芯。

为了对气体进行过滤,避免污染泵体内腔,所述总进气管上安装有过滤器。

为了减少电机工作产生的振动以及隔离外部振动对泵体产生影响,所述电机的底部连接电机座,电机座的底部设置多个减震垫。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且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活塞抽吸机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电动真空泵包括电机1、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泵体2以及总进气管3,泵体2的两侧分别安装一套活塞抽吸机构,两套活塞抽吸机构的进气口分别通过支路进气管4连接到总进气管3上,为了避免污染泵体,总进气管上安装有过滤器18。两套活塞抽吸机构的活塞杆5相对设置且活塞杆5的内端部均转动连接在一偏心轴6上,偏心轴6安装在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上。其中,对于偏心轴6的安装,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上套装有套筒15,套筒15的侧壁上安装有紧固螺栓16,所述偏心轴6固接在套筒15的外端部。

上述结构中,利用偏心轴6交替驱动两套活塞抽吸机构动作,两套抽吸机构的进气口共同连接到总进气管3上,总进气管3连接到系统的真空筒上,电机1每转动一次即会带动完成两次抽吸动作,系统的抽真空效率更高,当真空度达到系统要求时,通过闭环控制可关停电机1,从而使得电机1的寿命大幅增加,进而提高了整个真空泵的使用寿命;同时,该结构能使系统不间断的进行抽真空作业,能提高系统的真空度,且能持续稳定的维持系统所需的真空度。

参照附图,对于活塞抽吸机构的具体结构,其包括固装在泵体2上的衬套7、滑动安装在衬套7内的活塞8以及安装在衬套7外端部的端盖9,活塞8上安装皮碗10,皮碗边缘与衬套内壁滑动密封配合,端盖9上分别设置进气腔11和排气腔12,支路进气管4与进气腔11连通,进气腔11与衬套7之间安装进气阀13,衬套7与排气腔12之间安装排气阀14。

两套抽吸机构交替运行,参照附图,具体工作过程为:在电动真空泵断电状态时,活塞8停止在某一位置,真空泵内无气体流动;当接通电源,电机1开始运转,通过偏心轴6带动活塞8做往复运动,当左侧活塞8向右移动时,右侧活塞8同样也向右移动,此时左侧进气阀13打开、排气阀14关闭,右侧进气阀13关闭、排气阀14打开,空气被吸入左侧衬套内腔,右侧衬套内腔中的空气经右侧排气口排出;当偏心轴6转到临界位置之后,两侧活塞8的运动方向均变为向左移动,此时左侧进气阀13关闭、排气阀14打开,右侧进气阀13打开、排气阀14关闭,空气被吸入右侧的衬套内腔,右侧衬套内腔中的空气经左侧排气口排出,至此一个工作周期结束。整个工作周期中,由于两个进气口经由支路进气管4连通,因此,系统中的空气被交替吸入两侧的衬套内腔中,只要电机1持续运转,使真空筒内真空度不断升高,当达到某已设定值时,电源自动切断;当真空度降低到某一设定值时,电源自动接通,电机1重新开始运转,进入抽真空状态。真空泵可以持续维持系统需要的真空度。

参照附图,皮碗10包括内层皮碗101和外层皮碗102,两层皮碗间隔安装在活塞8的外端面上。在抽气行程,外层皮碗102受到气压的作用,紧贴在衬套7内壁上,因润滑不良,皮碗的磨损加大,会影响真空密封性,这时,内层皮碗101会起到辅助密封作用。经验证,采用双层皮碗的结构,使启动时间(从0开始达到设定最大真空度的时间)缩短3~4s,反应时间可缩短1~2s,在车辆真空度降低后能快速的达到制动所需的真空度,同时,提高了制动系统的真空度,极限真空度可以达到-88kpa,保证了制动系统发挥出最佳的制动效果。

对于双层皮碗的具体安装结构,参照图5,活塞8包括底盘81、中间盘82和压盘83,内层皮碗101套设在底盘81的外端面上,外层皮碗102套设在中间盘82的外端面上,压盘83压靠在外层皮碗102的外表面上,压盘83的中心位置开设螺钉安装孔,螺钉安装孔中穿装螺钉84,底盘81、中间盘82以及两层皮碗10上均开设有供螺钉84穿过的通孔,螺钉84螺接在活塞杆5的外端部。采用多层叠摞的结构,保证了安装的紧固性,同时,采用螺钉安装,拆装更方便快捷。

参照附图,活塞杆5为弯折的拐臂结构,拐臂的内端部部开设拐臂孔,所述偏心轴6通过轴承转动穿装在两个拐臂孔中。采用拐臂结构的活塞杆5,活塞8直接安装在拐臂的外端部,增加了活塞杆5的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参照附图,排气腔12的排气口上安装有消音器17。消音器可降低排气时产生的噪音。具体的,消音器17包括封装在排气口上的消音器壳体171和填充在壳体内的滤芯172。

参照附图,电机1的底部连接电机座19,电机座19的底部设置多个减震垫20。设置减震垫20可隔离振动,从而能减小电机工作产生的振动并能隔离外部振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或修饰。上述更改或修饰均落入本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