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806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气泵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气泵。



背景技术:

气泵,即“空气泵”,从一个封闭空间排除空气或从封闭空间添加空气的一种装置。气泵主要分为电动气泵、手动气泵和脚动气泵。电动气泵。以电力为动力的气泵,通过电力不停压缩空气,产生气压。主要应用于气动打胶,汽车充气等。

现有的气泵在传动的时候,由于活塞杆上的通孔为横向的长孔,活塞杆会左右出现摆动,影响传动效果,传动时会产生噪音,摩擦力大,增加磨损,严重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气泵,结构简单,通过在活塞杆上增加限位件,对活塞杆进行限位,避免活塞杆在传动时候出现摆动,减少摩擦力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气泵,包含内壳一和内壳二,所述内壳一与内壳二卡接,所述内壳一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活塞盖,所述活塞盖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齿条轴,所述齿条轴与齿轮盘啮合连接,所述齿轮盘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活塞杆的通孔内,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两侧的限位板卡在活塞杆的两侧,所述电机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池。

进一步,所述活塞盖的中间设置有出气孔一,所述出气孔一的四周设置有进气孔。

进一步,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孔二,且与出气孔一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内壳一和内壳二的一端设置有外壳一,所述内壳一和内壳二的另一端设置有外壳二。

进一步,所述电机与齿轮盘垂直连接,所述电机一端的齿条轴与齿轮盘啮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通过在活塞杆上增加限位件,对活塞杆进行限位,避免活塞杆在传动时候出现摆动,减少摩擦力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电机还可以与齿轮盘垂直连接,可以减少装配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内壳一、2.内壳二、3.外壳一、4.外壳二、5.活塞、51.活塞杆、52.通孔、6、活塞盖、7.电机、71.齿条轴、72.齿轮盘、73.轴承、74.连接柱、8.电池、9.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至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气泵,包含内壳一1和内壳二2,所述内壳一1与内壳二2卡接,所述内壳一1和内壳二2的一端设置有外壳一3,所述内壳一1和内壳二2的另一端设置有外壳二4。

所述内壳一1内部的左端设置有活塞盖6,所述活塞盖6的中间设置有出气孔一,用于出气;所述出气孔一的四周设置有进气孔,用于进气;所述活塞盖6的左端设置有活塞5,所述活塞5的左端设置有出气孔二,且与出气孔一相对应,所述活塞5的右端设置有活塞杆51,所述活塞杆51上设置有通孔52,所述活塞杆51的右端设置有齿轮盘72,所述齿轮盘72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左端设置有齿条轴71,所述齿条轴71与齿轮盘72啮合连接,所述齿轮盘72的左端设置有连接柱74,所述连接柱74的顶端设置有轴承73,所述连接柱74设置在活塞杆51的通孔52内,所述活塞杆51的上端设置有限位件9,所述限位件9两侧的限位板卡在活塞杆51的两侧,限制活塞杆的摆动;所述电机7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池8,用于提供电源。

参看图3,所述电机7可以设置成与齿轮盘72垂直连接,所述电机7一端的齿条轴71与齿轮盘72啮合连接,这样设置,可以装配成四边形,减少装配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通过在活塞杆上增加限位件,对活塞杆进行限位,避免活塞杆在传动时候出现摆动,减少摩擦力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电机还可以与齿轮盘垂直连接,可以装配成四边形,减少装配长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