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喷雾功能的双头车载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2449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喷雾功能的双头车载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喷雾功能的双头车载风扇。



背景技术:

在货车的驾驶中,特别是长途货车通常会有两个司机(轮流驾驶)。车内的温度较高时,会增加驾驶员的疲劳感,而车载空调会浪费大量的电能。现有的车载风扇大部分为只有一个风扇主体,当两个司机分别坐在正座和副座时,即使风扇可以摇头,车内的散热效果也不好。此外,在货车的长途跋涉中,驾驶员往往会因干燥感到不适。

综上可知,所车载风扇,实际中存在不便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喷雾功能的双头车载风扇,喷雾效果良好,整体布线合理,每一风扇主体可以单独手动控制转向。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喷雾功能的双头车载风扇,包括第一风扇主体、第二风扇主体、第一喷雾组件、第二喷雾组件、底座、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主板;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其中一端均呈球状,且该端分别与第一风扇主体、第二风扇主体底部铰接;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分别与底座两端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内部均设置倒L型通孔,倒L型通孔的竖端沿中心轴方向设置,倒L型通孔的横端开设在球状一端;所述主板分别与第一风扇主体、第二风扇主体和第一喷雾组件、第二喷雾组件电性连接,电线路分别穿设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倒L型通孔。

较佳地,所述第一风扇主体、第二风扇主体均包括风扇后盖、风扇前盖、风扇叶、电机;所述电机与主板电性连接,用于驱动风扇叶旋转;所述风扇后盖、风扇前盖卡合形成第一内腔,电机与风扇叶内置于第一内腔。

较佳地,所述第一喷雾组件、第二喷雾组件均包括水箱、雾化片、通水管道;所述风扇后盖外侧的上部设置容纳水箱的凹槽;所述风扇前盖中间设置喷雾嘴;所述水箱安装在风扇后盖的凹槽内;所述雾化片安装在第一内腔对应喷雾嘴的位置;所述通水管道一端接水箱,另一端接雾化片。

较佳地,所述车载风扇还包括与主板电性连接的旋钮按键开关;所述旋钮按键开关安装于底座的顶部。

较佳地,所述底座包括上底座、下底座;所述上底座与下底座卡合形成第二内腔;所述主板内置于第二内腔。

较佳地,所述水箱设置进水口;所述水箱还包括用于堵住水箱进水口的硅胶塞。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风扇主体、第二风扇主体底部分别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铰接,两个风扇主体可以单独手动控制前后60°转动,左右360°转动;

2)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结构简单实用,主板与电机、雾化片的连接电线路穿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倒L型通孔设置,合理布线;

3)水箱容纳于风扇后盖的凹槽,不增加整体风扇的体积,水箱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经通水管道到达雾化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角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风扇主体、第一喷雾组件、底座、第一转轴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风扇主体、第二喷雾组件、底座、第二转轴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通水管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识说明:

1—第一风扇主体, 2—第二风扇主体,

3—第一喷雾组件, 4—第二喷雾组件,

5—底座, 6—第一转轴,

7—第二转轴, 8—主板,

9—旋钮按键开关, 11—风扇后盖,

12—风扇前盖, 13—风扇叶,

14—电机, 31—水箱,

32—雾化片, 33—通水管道,

51—上底座, 52—下底座,

311—硅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喷雾功能的双头车载风扇,包括第一风扇主体1、第二风扇主体2、第一喷雾组件3、第二喷雾组件4、底座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主板8;所述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的其中一端均呈球状,且该端分别与第一风扇主体1、第二风扇主体2底部铰接;所述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的另一端分别与底座5两端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内部均设置倒L型通孔,倒L型通孔的竖端沿中心轴方向设置,倒L型通孔的横端开设在球状一端(如图5所示);所述主板8分别与第一风扇主体1、第二风扇主体2和第一喷雾组件3、第二喷雾组件4电性连接,电线路分别穿设在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的倒L型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风扇主体1、第二风扇主体2均包括风扇后盖11、风扇前盖12、风扇叶13、电机14;所述电机14与主板8电性连接,用于驱动风扇叶13旋转;所述风扇后盖11、风扇前盖12卡合形成第一内腔,电机14与风扇叶13内置于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喷雾组件3、第二喷雾组件4均包括水箱31、雾化片32、通水管道33;所述风扇后盖11外侧的上部设置容纳水箱31的凹槽;所述风扇前盖12中间设置喷雾嘴;所述水箱31安装在风扇后11的凹槽内;所述雾化片32安装在第一内腔对应喷雾嘴的位置;所述通水管道33一端接水箱31,另一端接雾化片32。

所述车载风扇还包括与主板8电性连接的旋钮按键开关9;所述旋钮按键开关9安装于底座5的顶部。所述底座5包括上底座51、下底座52;所述上底座51与下底座52卡合形成第二内腔;所述主板8内置于第二内腔。所述水箱31设置进水口;所述水箱31还包括用于堵住水箱31进水口的硅胶塞311。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电后,经旋钮按键开关9控制两个电机14分别驱动风扇叶13旋转。同时水箱31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经通水管道33到达雾化片32(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加热雾化片),在雾化片32的作用下,水被化为雾状从喷雾嘴中喷出。

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的球状一端分别与第一风扇主体1、第二风扇主体2铰接,可以手动单独转动第一风扇主体1或第二风扇主体2,转动的角度为前后60°,左右36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