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微型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5632发布日期:2018-12-07 22:1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微型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微型水泵。



背景技术: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

对于一种用电型微型水泵,最大的问题就是空转烧毁电机,现有的水泵没有温控设备,当水泵水抽完后没有及时关闭水泵电源,水泵会一直运转,会造成水泵没法冷却,烧毁电机,并且水泵一直运转浪费电,本文设计了一种能够温控电源的水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节能型微型水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型微型水泵,包括水泵本体,所述水泵本体的一侧安装有温控开关,水泵本体的一侧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包括接线柱、外壳和汞,接线柱有两个,且接线柱分别位于外壳的底端和顶端,汞位于外壳内,温控开关包括:保护盒、电磁铁、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一弹簧、接触块和第二弹簧,所述电磁铁安装于保护盒的一侧内壁顶端,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固定杆,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也与固定杆转动安装,第一转动杆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弹簧固定杆,第二转动杆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弹簧固定杆,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弹簧固定杆固定,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弹簧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与保护盒的内壁固定,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弹簧固定,第一弹簧的一端与保护盒的另一侧内壁固定,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接触块。

优选的,所述接线柱连接有导线,所述接线柱通过导线与电磁铁连接,所述接线柱为T字形结构,所述外壳底端的接线柱与汞接触。

优选的,所述电磁铁倾斜四十五度安装,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为金属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拉紧状态,第一转动杆为倒U字形结构,第一转动杆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直板,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位于两个直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构成倒V字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温度感应器,当水泵空转温度升高后,汞遇热膨胀,汞与外壳顶端的接线柱接触,从而接通电磁铁的电源,电磁铁吸引第一转动杆的金属块,使得第一转动杆靠近电磁铁,接触块和第二转动杆是构成水泵的电路的开关,第二转动杆和接触块分离,从而断开水泵的电源,水泵停止空转,本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可以有效自动断开水泵电路,保护水泵安全,节约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型微型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型微型水泵的温控开关接通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型微型水泵的温控开关断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型微型水泵的转动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泵本体、2温控开关、3接线柱、4外壳、5汞、6保护盒、7电磁铁、8第一转动杆、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1接触块、12第二转动杆、13第二弹簧固定杆、14第一弹簧固定杆、15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节能型微型水泵,包括水泵本体1,水泵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温控开关2,水泵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包括接线柱3、外壳4和汞5,接线柱3有两个,且接线柱3分别位于外壳4的底端和顶端,汞5位于外壳4内,温控开关2包括:保护盒6、电磁铁7、第一转动杆8、第二转动杆12、第一弹簧9、接触块11和第二弹簧10,电磁铁7安装于保护盒6的一侧内壁顶端,第一转动杆8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固定杆15,第二转动杆12的一端也与固定杆15转动安装,第一转动杆8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弹簧固定杆14,第二转动杆12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弹簧固定杆13,第二弹簧10的一端与第一弹簧固定杆14固定,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与第二弹簧固定杆13,固定杆15的一端与保护盒6的内壁固定,第一转动杆8的另一端与第一弹簧9固定,第一弹簧9的一端与保护盒6的另一侧内壁固定,第二转动杆12的另一端与接触块11。

本实施例中,当水泵将水抽干后,水泵开始空转,水泵内部的电机运转升温,安装在水泵壁体的温度感应器内的汞5开始膨胀,汞与接线柱3接触,接通电磁铁7电源,电磁铁7吸引第一转动杆8的金属块,使得第一转动杆8靠近电磁铁7,第一转动杆8通过第一弹簧9牵引第二转动杆12转动,接触块11和第二转动杆12是构成水泵的电路的开关,第二转动杆12和接触块11分离,如图3所示,从而断开水泵的电源,水泵停止空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