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长轴泵轴向力平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4562发布日期:2018-12-18 20:59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长轴泵轴向力平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长轴泵,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长轴泵轴向力平衡结构。



背景技术:

立式长轴泵广泛应用于电厂、钢厂、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石油化工、矿山等工矿企业,以及市政给排水工程、农业灌溉、防洪排涝等工程。适用于抽送80℃以下清水、雨水、铁皮坑水、污水、海水及相似性质介质,且抽送含颗粒杂质的介质居多,尤其以钢厂铁皮坑的含氧化铁皮水杂质多、磨损厉害,导致设备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现有的立式长轴泵结构中,其轴向力平衡结构一般为密封环21+平衡孔11的结构,如图1所示。这种轴向力平衡结构,叶轮出口的压力水经密封环21进入到叶轮1、密封环11、导叶体2构成的腔体中,然后从平衡孔11又流到叶轮1的进口处,从而降低叶轮密封环21以内的后盖板处的压力,达到平衡轴向力的效果。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在运行特别是停机状态下,含在抽送介质中的大量杂质会通过密封环(运行时)和平衡孔(停机时)进入在叶轮后盖板处,由于杂质比重大,离心力作用导致无法从平衡孔处排出,在泵运行时积留的杂质会跟随叶轮旋转,从而加速磨损叶轮后盖板、导叶体下盖板等处,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影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能够提高长轴泵使用寿命,保证长轴泵安全稳定运行的立式长轴泵轴向力平衡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长轴泵轴向力平衡结构,包括叶轮和导叶体,叶轮和导叶体安装在主轴上,导叶体位于叶轮的上方;所述的叶轮的后盖板的背面上设有多个平衡筋,平衡筋沿着叶轮的后盖板的半径方向设置,平衡筋与导叶体下盖板之间留有间隙。

上述的立式长轴泵轴向力平衡结构中,平衡筋的数量与叶轮叶片的数量相同,多个平衡筋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叶轮后盖板的背面上设有平衡筋,具有密封环+平衡孔同样的轴向力平衡效果;平衡筋之间留有多条通道,叶轮转动时,叶轮后盖板处的介质也会跟随旋转,颗粒杂质比重比较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颗粒杂质会顺着平衡筋之间的通道被甩出到叶轮出口处被抽送出去,可有效降低零部件的磨损;提高长轴泵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但适合清水介质,也更适合污水介质,拓宽了长轴泵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立式长轴泵轴向力平衡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叶轮1和导叶体2,叶轮1和导叶体2安装在主轴3上,导叶体2位于叶轮1的上方。所述的叶轮1的后盖板的背面上(即朝向导叶体2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平衡筋12,平衡筋12沿着叶轮的后盖板的半径方向设置,平衡筋12与导叶体下盖板之间留有间隙。平衡筋12的数量与叶轮1的叶片的数量相同,多个平衡筋12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叶轮1的后盖板背面上设有平衡筋12,相邻的平衡筋12之间形成通道,平衡筋12与导叶体2下盖板保持较小间隙,叶轮转动带动平衡筋强迫输送介质旋转,输送介质的旋转角速度增加,叶轮1的后盖板的压力降低,后盖板的前后压力差降低,从而达到平衡轴向力的效果。叶轮1转动时,叶轮1的后盖板处的介质也会跟随旋转,颗粒杂质比重比较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颗粒杂质会顺着平衡筋12之间的通道被甩出到叶轮1的出口处被抽送出去,可有效降低零部件的磨损。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但适合清水介质也更适合污水介质可以拓宽泵的适用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