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水泵进水口排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9368发布日期:2019-02-10 23:37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水泵进水口排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中水泵进水口排空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对于管道内进行排空作业,大部分都是使用自吸泵,传统的自吸泵无论是单独使用或者配合使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所配置的油水分离器根本不能完全把水分离掉、还是会很容易出现把水吸到泵里面污染了真空泵油,而且自吸泵排空前需要灌水,要用电,排空速度慢且自吸泵容易坏,噪音大,能耗高,寿命短,操作不方便,维修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水泵进水口排空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抽真空噪音大,能耗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水泵进水口排空装置,包含中水泵进水管道、排水管道、连接管道、中水泵与废水井,中水泵进水管道的一端与外部进水口连接,另一端与中水泵连接;所述排水管道的一端与自来水管道连接,排水管道的另一端与废水井连接;还包含水射器,所述水射器包含喷嘴、旁通吸入室以及扩压管,水射器的喷嘴与连接自来水管道的排水管道相连,旁通吸入室与连接管道的一端相连,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中水泵进水管道的管路连通,连接自来水管道的排水管道与水射器的喷嘴之间设有截止阀,连接管道靠中水泵进水管道一端设有止回阀。

自来水进入射流器并从喷嘴喷出,喷嘴为锥形喷嘴,喷嘴的截面尺寸逐渐变小,根据伯努利原理,流体速度加快时,物体与流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压力会减小,反之压力会增加,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由大孔径至小孔径通道时,其流速将增加,形成高速水流,水流速度带动周边的气流速度加快,气压降低,形成相对负压,利用高速水流形成的这一动能在水射器的吸入室产生负压,空气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从中水泵进水管道水面上经连接管道自动吸进吸入室,在吸入室的喉管与水流形成气水混合物并经剧烈的混合搅动,空气被粉碎成极微小的气泡,成为雾状的气水乳浊液;再经过射流器的扩压管由速头转变成压头,微细气泡进一步被压缩,增大了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形成溶气水;最后溶气水从射流器扩压管喷出,排到废水池中。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利用水射器排空气,不需灌水,不用电,利用自来水通过水射器产生负压来排空中水泵进水管道空气,速度快,产品结构简单紧凑、管理维修简便、安装快捷、运行可靠、操作简单,通过截止阀可随时启动或停止,亦可自动运作,可以效率高、能耗低、使用寿命长、噪音低、性能佳,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

1为排水管道,2为中水泵进水管道,3为连接管道,4为中水泵,5为废水井,6为喷嘴,7为旁通吸入室,8为扩压管,9为截止阀,10为止回阀,11为自来水管道,12为外部进水口,13为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中水泵进水口排空装置,包含中水泵进水管道2、排水管道1、连接管道3、中水泵4与废水井5,中水泵进水管道2的一端与外部进水口 12连接,另一端与中水泵4连接;所述排水管道1的一端与自来水管道11连接,排水管道1的另一端与废水井5连接;还包含水射器,所述水射器包含喷嘴6、旁通吸入室7以及扩压管8,水射器的喷嘴6与连接自来水管道11的排水管道1相连,旁通吸入室7与连接管道3的一端相连,连接管3道的另一端与中水泵进水管道2的管路连通,连接自来水管道11的排水管道1与水射器的喷嘴6之间设有截止阀9,连接管道3靠中水泵进水管道 2一端设有止回阀10。通过水射器排除中水泵进水管道2空气,不需要用电,也不需要像自吸泵排空气先对自吸泵灌水再进行排空气,排除空气时,打开截止阀9,接通自来水,利用自来水通过水射器产生负压来排空中水泵进水管道2的空气,速度快,成本低,运行时噪音低,不会造成声音污染,产品结构简单紧凑、管理维修简便,排空气时,开启截止阀9和止回阀10,不需要排空气时,关闭截止阀9和止回阀10即可,操作简单。

还包含压力表13;所述压力表13设于排水管道1上,且位于截止阀9与水射器喷嘴 6之间。便于观察自来水水压。

所述喷嘴6为锥形喷嘴,使用锥形喷嘴,水流形成的动能在射流器的旁通吸入室7产生的负压高,效果更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