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渣浆泵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6417发布日期:2019-04-09 21:43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渣浆泵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矿浆输送用渣浆泵的护套。



背景技术:

渣浆泵护套是渣浆泵的过流件的重要部分,而渣浆泵在矿山上的使用主要用于矿山选矿工艺中的磨机出料矿浆输送、旋流器给矿、浮选、精尾矿输送等,输送浆体含有固体颗粒,特别在用于磨机出料矿浆的输送,矿浆具有颗粒大、浓度高的特点,渣浆泵的护套寿命短。高耐磨天然橡胶护套能够有效利用自身的弹性变形,吸收固体颗粒的动能和冲击,比金属过流件更耐冲蚀;密度小,零件重量轻,安装更换简便等优点,在输送中细颗粒的矿浆时优势明显,被广泛地采用。

采用天然橡胶作为护套时,为提高其强度,在护套内部存在钢制骨架,如申请号为CN201220175215.3的中国专利。为了提高护套强度,其还采用了加厚设计,但是对护套隔舌以及第七断面整体的加厚设计一方面会增加护套的成本材料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泵体的体积,但主要受到加强的位置仅为护套出口。使用传统结构的护套时,橡胶护套中的防护强度低,在渣浆泵运行时,受渣浆泵振动的影响,护套振动大,导致护套温度上升,橡胶老化,加快橡胶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种通过抵抗或缓冲振动来提高使用寿命的渣浆泵护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渣浆泵护套,其通过多种抗震防护与缓冲措施多层次改善护套的抗震能力,从而减缓橡胶老化,提高护套寿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渣浆泵护套,包括相互配合的左橡胶护套及右橡胶护套,所述左橡胶护套及右橡胶护套呈蜗壳状,所述左橡胶护套包括左护套蜗壳及左出口,所述左橡胶护套背侧表面设有左骨架,所述左骨架呈与左橡胶护套配合的蜗壳状,所述右橡胶护套包括右护套蜗壳及右出口,所述右橡胶护套背侧表面设有右骨架,所述右骨架呈与右橡胶护套配合的蜗壳状,所述左橡胶护套和右橡胶护套设有若干螺栓孔,所述左出口与右出口厚度分别大于左护套蜗壳及右护套蜗壳的厚度。所述左出口与右出口在安装位置对应渣浆泵出口。在渣浆泵运行时,出口距离泵体较远,并且与管道连接,所以通常该处振动最强,一般情况下,出口处的护套最先磨损老化。因此对出口处的护套进行加厚处理,可以使护套各位置寿命更加相近,即增加了护套的寿命,又不造成材料的浪费及成本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保护套形成一个整体,振动会造成护套整体变形,尤其护套外侧边缘,振动及变形最为严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栓孔包括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设置于左护套蜗壳与右护套蜗壳中部,所述第一螺栓孔沿左护套蜗壳与右护套蜗壳的蜗壳方向呈圆形分布,所述第二螺栓孔设置于左出口与右出口处。护套中心预留的第一螺栓孔可方便地将骨架直接固定于渣浆泵的护板上提供固定,而护套出口处的第二螺栓孔则可方便地将橡胶部分固定于泵体上提供更强的振动防护。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橡胶护套及右橡胶护套的出口处于靠近蜗壳一侧外侧面上设置有直角台阶。直角台阶提供平面,通过在直角台阶上设置螺栓进一步固定橡胶护套出口于渣浆泵上,能够增加橡胶护套出口的稳定性,减少摩擦,提高了对泵体的防护强度和护套的使用寿命。

有益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减振、缓冲能力的高使用寿命渣浆泵护套。其通过将橡胶护套设置为出口处厚度最厚的蜗壳状,在同等材料成本下为振动最大的护套出口处提供了最佳的抗振防护;护套中心预留的第一螺栓孔可方便地将骨架直接固定于渣浆泵的护板上提供固定,而护套出口处的第二螺栓孔则可方便地将橡胶部分固定于泵体上提供更强的振动防护;整体设计简洁,实现成本低,提高了对泵体的防护强度和护套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渣浆泵护套的右侧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1-左橡胶护套;2-右橡胶护套;3-左骨架;4-右骨架;5-第一螺栓孔;6-第二螺栓孔;7-直角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如图1-2,一种渣浆泵护套,包括相互配合的左橡胶护套1及右橡胶护套2,左橡胶护套1与右橡胶护套2呈对称设计。

所述左橡胶护套1及右橡胶护套2呈蜗壳状,所述左橡胶护套1包括左护套蜗壳及左出口。

所述左橡胶护套1背侧表面设有左骨架3,所述左骨架3呈与左橡胶护套1配合的蜗壳状;所述右橡胶护套2包括右护套蜗壳及右出口,所述右橡胶护套2背侧表面设有右骨架4,所述右骨架4呈与右橡胶护套2配合的蜗壳状。

所述左橡胶护套1和右橡胶护套2分别设有若干螺栓孔,所示螺栓孔内配置有适配的螺栓,所述左橡胶护套1和右橡胶护套2通过螺栓与渣浆泵固连。

所述左橡胶护套1上的螺栓孔包括8个第一螺栓孔5与3个第二螺栓孔6,所述第一螺栓孔5设置于左护套蜗壳与右护套蜗壳中部,所述第一螺栓孔5沿左护套蜗壳与右护套蜗壳的蜗壳方向呈圆形分布,所述第二螺栓孔6设置于左出口与右出口处。护套中心预留的第一螺栓孔5可方便地将骨架直接固定于渣浆泵的护板上提供固定,而护套出口处的第二螺栓孔6则可方便地将橡胶部分固定于泵体上提供更强的振动防护。

所述左出口与右出口厚度分别大于左护套蜗壳及右护套蜗壳的厚度。左出口与右出口的厚度增加可以直接增加左出口与右出口的耐磨强度,从而增加最易磨损的左出口与右出口寿命,使护套各个位置的使用寿命趋近一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橡胶护套1及右橡胶护套2的出口处于靠近蜗壳一侧外侧面上设置有直角台阶7。

进一步的,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橡胶护套1及右橡胶护套2上的直角台阶7对称设置。上述直角台阶7提供平面,通过在直角台阶7上设置螺栓进一步固定橡胶护套出口于渣浆泵上,能够增加护套出口的稳定性,减少振动时的摩擦,提高了对泵体的防护强度和护套的使用寿命。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