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隔膜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9333发布日期:2019-06-05 22:0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气体隔膜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泵类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气体隔膜泵。



背景技术:

隔膜泵是通过内部的机械装置使泵内部的隔膜做往复式运动,并且在吸入嘴处能够持续形成真空或负压,排气嘴处形成正压;工作介质主要为气体或液体,其主要用于家用电器、医疗设备中。

相关技术中的隔膜泵,由于驱动电机的转速及皮碗自身结构的限制,导致吸入嘴处负压的负压值及排气嘴处的正压的压力值无法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体隔膜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体隔膜泵,包括:

缸体,具有中转腔;

隔膜件,设在所述缸体上方,所述隔膜件具有第一皮碗和第二皮碗;

驱动件,与所述隔膜件相连,用以驱动所述隔膜件摆动而压缩或拉伸所述第一皮碗和第二皮碗;

泵头,设在所述隔膜件上方,所述泵头内部限定有吸入通道、回流通道及排放通道,所述泵头上设有吸入口及排放口;

所述第一皮碗被配置为在被拉伸时通过所述吸入通道吸入所述吸入口的气体,以及在被压缩时通过所述回流通道将吸入的气体排放至所述中转腔;所述第二皮碗被配置为在被拉伸时从所述中转腔中吸入气体,以及在被压缩时通过所述排放通道将吸入的气体排出至所述排放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体隔膜泵,吸入口吸入的气体通过吸入通道进入至第一皮碗,通过第一皮碗压缩后通过回流通道进入至中转腔,并从中转腔中被吸入至第二皮碗,再通过第二皮碗进行二次压缩,最后通过排放通道排出至排放口,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吸入口处的负压值及排放口处的正压值。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气体隔膜泵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皮碗及第二皮碗的顶部敞开形成敞口;

所述泵头与所述第一皮碗和第二皮碗的顶部紧密贴合,所述吸入通道及回流通道均与所述第一皮碗的敞口连通,所述排放通道与所述第二皮碗的敞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泵头包括:

泵头盖,所述泵头盖的下表面具有彼此独立的吸入腔、回流腔及排放腔,所述吸入口与所述吸入腔连通,所述排放口与所述排放腔连通;

阀板,所述阀板紧密贴合在所述泵头盖的下表面,所述阀板设有贯穿孔、第一通孔组及第二通孔组,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回流腔连通,所述隔膜件上设有将所述贯穿孔与所述中转腔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组包括至少一个进入孔及至少一个回流孔,所述进入孔自所述吸入腔至所述第一皮碗单向导通,以使所述吸入腔与所述进入孔连通形成所述吸入通道,所述回流孔自所述第一皮碗至所述回流腔单向导通,以使所述回流孔、回流腔及贯穿孔依次连通形成所述回流通道;

所述第二通孔组包括至少一个排出孔,所述排出孔自所述第二皮碗至所述排放腔单向导通,以使所述排出孔与排放腔连通形成所述排放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垫片、进气单向阀及出气单向阀;

所述垫片设在所述阀板和所述泵头盖之间,且所述垫片上形成有第一单向阀片,所述第一单向阀片紧贴于所述阀板,以控制所述回流孔单向导通;

所述进气单向阀设在所述阀板上,以控制所述进入孔单向导通,所述出气单向阀设在所述阀板上,以控制所述排出孔单向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垫片上设有将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回流腔连通的第二连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皮碗的底部封闭,所述第二皮碗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单向阀片;

所述驱动件包括收容于所述中转腔内的摆动架,所述摆动架具有活塞部,所述活塞部连接至对应的所述第二皮碗的底部,且所述活塞部具有连通所述中转腔的引流孔;

所述第二单向膜片紧贴于所述活塞部,以控制所述引流孔自所述中转腔至所述第二皮碗单向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板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皮碗相对的阶梯槽,所述阶梯槽具有第一阶梯面及第二阶梯面,所述第二阶梯面位于所述第一阶梯面的上方;所述回流孔设在所述第一阶梯面上,所述至少一个进入孔设在所述第二阶梯面上,所述进气单向阀设在所述阶梯槽内且不遮挡所述回流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板的上表面设有定位槽,所述垫片设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泵头盖与所述垫片紧密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皮碗及第二皮碗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皮碗和第二皮碗绕一竖向轴线的周向间隔布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皮碗之间具有一个所述第二皮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件还包括驱动电机及底座,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与所述缸体连接并与所述缸体共同限定出所述中转腔。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气体隔膜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气体隔膜泵的局部剖视图,图中,虚线箭头为气体流动方向;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气体隔膜泵一个视角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气体隔膜泵另一个视角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气体隔膜泵中泵头一个视角的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气体隔膜泵中泵头另一个视角的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气体隔膜泵中摆动架与隔膜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气体隔膜泵中隔膜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缸体10;

第三连通孔101;

中转腔p10;

隔膜件20;

第一皮碗201;

连接部2011;

第二皮碗202;

第二单向阀片2021;

第一连通孔203;

驱动件30;

摆动架301;

活塞部3011;

引流孔3011a;

底座302;

驱动电机303;

泵头40;

泵头盖401;

吸入口4011;

排放口4012;

吸入腔p401;

回流腔p402;

排放腔p403;

阀板402;

进入孔4021;

排出孔4022;

回流孔4023;

贯穿孔4024;

第一阶梯面4025;

第二阶梯面4026;

定位槽4027;

进气单向阀403;

出气单向阀404;

垫片41;

第一单向阀片411;

第二连通孔412。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气体隔膜泵。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体隔膜泵,包括缸体10、隔膜件20、驱动件30及泵头40。

具体的,缸体10具有中转腔p10。隔膜件20设在所述缸体10上方,该隔膜件20具有第一皮碗201和第二皮碗202。

驱动件30与所述隔膜件20相连,用以驱动所述隔膜件20摆动而压缩或拉伸所述第一皮碗201和第二皮碗202,也就是说,驱动件30可以驱动隔膜件20摆动,进而使得隔膜件20上的第一皮碗201和第二皮碗202轮流压缩和拉伸。

泵头40设在所述隔膜件20上方,所述泵头40内部限定有吸入通道、回流通道及排放通道,所述泵头40上设有吸入口4011及排放口4012,气体可以从吸入口4011进入吸入通道,而排放通道内气体可以从排放口4012排出。

其中,第一皮碗201被配置为在被拉伸时通过所述吸入通道吸入所述吸入口4011的气体,以及在被压缩时通过所述回流通道将吸入的气体排放至所述中转腔p10;所述第二皮碗202被配置为在被拉伸时从所述中转腔p10中吸入气体,以及在被压缩时通过所述排放通道将吸入的气体排出至所述排放口4012。

该气体隔膜泵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参照图2所示,当驱动件30驱动隔膜件20摆动时,第一皮碗201被拉伸,第一皮碗201的体积增大,其内部气压减小,吸入口4011将外部气体吸入至吸入通道,并通过吸入通道进入至第一皮碗201内,与此同时,第二皮碗202被压缩,第二皮碗202的体积减小,内部压力增大,第二皮碗202内的气体通过排放通道排出至排放口4012。

随着隔膜件20继续摆动,第一皮碗201被压缩,第一皮碗201的体积减小,内部压力增大,第一皮碗201内的气体通过回流通道排出至缸体10的中转腔p10中,与此同时,第二皮碗202被拉伸,第二皮碗202的体积增大,其内部压力减小,中转腔p10内的气体被吸入至第二皮碗202内。

如此循环,在下一次循环中,第一皮碗201被再次拉伸,通过吸入通道再次吸入气体,而第二皮碗202被再次压缩,则第二皮碗202将从中转腔p10中吸入的气体通过排放通道排出至排放口4012,如图2所示,气体按照图2中虚线箭头方向流动,实现从吸入口4011吸入,经过两次压缩后,从排放口4012排出。

换言之,本申请中的气体隔膜泵在工作时,吸入至第一皮碗201中的气体,通过第一皮碗201进行第一次压缩,使得气体被压缩至回流通道,并经由回流通道进入至中转腔p10,再从中转腔p10被吸入至第二皮碗202,再通过第二皮碗202对气体进行第二次压缩,使得气体经过第二次压缩后从排放通道排出至排放口4012,气体的流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的隔膜泵,在皮碗拉伸时,气体通过吸入通道吸入至皮碗,在皮碗压缩时,皮碗内的气体直接通过排放通道排出,也即是说,相关技术中的隔膜泵只对气体进行一次压缩后即排出,这种一次压缩排放所能产生的负压是相对较小,并且,由于电机转速及皮碗的体积大小限制,造成负压无法进一步提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体隔膜泵,吸入口4011吸入的气体通过吸入通道进入至第一皮碗201,通过第一皮碗201压缩后经由回流通道进入中转腔p10,并从中转腔p10中被吸入至第二皮碗202,再通过第二皮碗202进行二次压缩,最后通过排放通道排出至排放口4012,如此,利用经过两次压缩,并且,回流通道设在泵头40,能够回流的气体的量较大,使得可以进一步提高吸入口4011处的负压值及排放口4012处的正压值。

基于本发明的发明构思,还可以根据需要构造多个回流通道,多个回流通道依次串联,并且,相邻两个回流通道之间连接一个皮碗,如此,相邻两个回流通道中的上一个回流通道中的流体可以排入至该皮碗中,再通过该皮碗进行压缩而排入至下一个皮碗内,如此,可以实现对气体的多次压缩,例如三次压缩、四次压缩等,进而达到更高的负压值或正压值。

参照图2至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皮碗201及第二皮碗202的顶部敞开形成敞口;所述泵头40与所述第一皮碗201和第二皮碗202的顶部紧密贴合,所述吸入通道及回流通道均与所述第一皮碗201的敞口连通,所述排放通道与所述第二皮碗202的敞口连通。

也就是说,吸入通道的入口端与吸入口4011连通,吸入通道的出口端与第一皮碗201的敞口连通,而回流通道的入口端与第一皮碗201的敞口连通,回流通道的出口端与中转腔p10连通,排放通道的入口端与第二皮碗202的敞口连通,排放通道的出口端与排放口4012连通,如此,可以确保第一皮碗201被拉伸时,气体通过吸入通道吸入至第一皮碗201,而第一皮碗201被压缩时,第一皮碗201的气体能够通过回流通道排放至中转腔p10,以及确保第二皮碗202被拉伸时,中转腔p10内的气体能够进入后至第二皮碗202,而第二皮碗202被压缩时,第二皮碗202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放通道排出。

参照图2至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泵头40包括泵头盖401及阀板402,泵头盖401的下表面具有彼此独立的吸入腔p401、回流腔p402及排放腔p403,所述吸入口4011与所述吸入腔p401连通,所述排放口4012与所述排放腔p403连通。在图4示例中,泵头盖401内通过一体成型的隔板将泵头盖401的内部腔体隔离成吸入腔p401、回流腔p402及排放腔p403,其中,排放腔p403位于泵头盖401的中央,回流腔p402位于包围在排放腔p403的外侧,而吸入腔p401包围在回流腔p402及排放腔p403的外侧。

阀板402紧密贴合在所述泵头盖401的下表面,所述阀板402设有贯穿孔4024、第一通孔组及第二通孔组,所述贯穿孔4024与所述回流腔p402连通,所述隔膜件20上设有将所述贯穿孔4024与所述中转腔p10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孔203,也即是,回流腔p402的出口端依次通过第一连通孔203、贯穿孔4024连通至中转腔p10。

第一通孔组包括至少一个进入孔4021及至少一个回流孔4023,所述进入孔4021自所述吸入腔p401至所述第一皮碗201单向导通,以使所述吸入腔p401与所述进入孔4021连通形成所述吸入通道,所述回流孔4023自所述第一皮碗201至所述回流腔p402单向导通,以使所述回流孔4023、回流腔p402及贯穿孔4024依次连通形成所述回流通道。

第二通孔组包括至少一个排出孔4022,所述排出孔4022自所述第二皮碗202至所述排放腔p403单向导通,以使所述排出孔4022与排放腔p403连通形成所述排放通道。

也就是说,进入孔4021与吸入腔p401连通形成吸入通道,并且该吸入通道是自吸入腔p401至第一皮碗201的方向单向导通的;回流孔4023、回流腔p402及贯穿孔4024依次连通形成回流通道,并且,该回流通道是自回流孔4023至贯穿孔4024的方向单向导通的;排出孔4022与排放腔p403连通形成排放通道,并且,该排放通道是自排出孔4022至排放口4012的方向单向导通的。

如此,在第一皮碗201被拉伸时,气体只能够从吸入腔p401经由进入孔4021进入至第一皮碗201内,而在第一皮碗201被压缩时,第一皮碗201内的气体只能够从回流孔4023流入至回流腔p402,再从回流腔p402依次经由贯穿孔4024、第一连通孔203进入至中转腔p10内。在第二皮碗202被拉伸时,中转腔p10内的气体被吸入至第二皮碗202内,而在第二皮碗202被压缩时,第二皮碗202内的气体通过排出孔4022进入至排放腔p403,再从排放腔p403排出至排放口4012。

本实施例中,利用上述结构的泵头40,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吸入通道、回流通道和排放通道,确保按照吸入通道、回流通道、排放通道的路径依次流动,提高气体隔膜泵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参照图3至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垫片41、进气单向阀403及出气单向阀404,其中,垫片41设在所述阀板402和所述泵头盖401之间,且所述垫片41上形成有第一单向阀片411,所述第一单向阀片411紧贴于所述阀板402,以控制所述回流孔4023单向导通。进气单向阀403设在所述阀板402上,以控制所述进入孔4021单向导通,所述出气单向阀404设在所述阀板402上,以控制所述排出孔4022单向导通。

也就是说,垫片41上的第一单向阀片411用于控制阀板402上的回流孔4023的单向导通,该垫片41一般采用弹性塑胶材料制成,例如硅胶、橡胶等。当第一皮碗201被压缩时,其内部气压增大,迫使第一单向阀片411向远离阀板402的方向变形,进而打开回流孔4023,而进气孔处的进气导向阀不能反向导通,所以,第一皮碗201内的气体只能经由该回流孔4023进入至回流腔p402。

而进气单向阀403用于控制阀板402上进入孔4021的单向导通,并且,进气单向阀403与第一单向阀片411的导通方向相反;出气单向阀404用于控制阀板402上排出孔4022的单向导通,该进气单向阀403和出气单向阀404可以采用弹性塑料制成(例如硅胶、橡胶)的伞形阀。当第一皮碗201被拉伸时,其内部气压减小,迫使进气单向阀403片向远离阀板402的下表面的方向变形,进而打开进入孔4021,而此时的第一单向阀片411不能反向导通,使得吸入腔p401内气体经由该进入孔4021进入至第一皮碗201内。当第二皮碗202被压缩时,其内部气压增大,迫使出气单向向远离阀板402的上表面的方向变形,进而打开排出孔4022,使得第二皮碗202内气体经由该排出孔4022进入至排放腔p403,最后通过排放腔p403排放至排放口4012。

由此,利用进气单向阀403、出气单向阀404及垫片41上的第一单向阀片411可以分别实现进入孔4021、排出孔4022及回流孔4023的单向导通,并且,其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垫片41上设有将所述贯穿孔4024与所述回流腔p402连通的第二连通孔412。缸体10的上表面还设有与中转腔p10连通的第三连通孔101,如此,回流腔p402、第二连通孔412、贯穿孔4024、第三连通孔101及中转腔p10依次连通,回流腔p402内气体能够通过该第二连通孔412进入至贯穿孔4024,在从贯穿孔4024、第三连通孔101流入至中转腔p10。

参照2至图4及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皮碗201的底部封闭,所述第二皮碗202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单向阀片2021。

驱动件30包括收容于所述中转腔p10内的摆动架301,所述摆动架301具有活塞部3011,所述活塞部3011连接至对应的所述第二皮碗202的底部,且所述活塞部3011具有连通所述中转腔p10的引流孔3011a。该活塞部3011可以随摆动架301摇摆,进而压缩或拉伸与其连接的第二皮碗202。

第二单向膜片紧贴于所述活塞部3011,以控制所述引流孔3011a自所述中转腔p10至所述第二皮碗202单向导通。

也就是说,活塞部3011上的引流孔3011a的一端是与缸体10的中转腔p10连通的,而另一端与第二皮碗202底部的第二单向阀片2021相紧贴的,当第二皮碗202被拉伸时,第二皮碗202内的压力减小,则中转腔p10内的气体迫使第二单向阀片2021向第二皮碗202内变形,进而打开引流孔3011a,使得中转腔p10内的气体通过该引流孔3011a进入至第二皮碗202内,如此,实现了第二皮碗202在拉伸时将中转腔p10内的气体吸入至第二皮碗202内,其结构简单,并且,可以确保第二皮碗202工作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摆动架301还与第一皮碗201的底部相连,例如摆动件上设有穿套孔,第一皮碗201的底壁具有延伸形成的连接部2011,该连接部2011穿套在穿套孔中,当摆动架301摆动时,通过连接部2011压缩或拉伸第一皮碗201。

参照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阀板402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皮碗201相对的阶梯槽,所述阶梯槽具有第一阶梯面4025及第二阶梯面4026,所述第二阶梯面4026位于所述第一阶梯面4025的上方;所述回流孔4023设在所述第一阶梯面4025上,所述至少一个进入孔4021设在所述第二阶梯面4026上,所述进气单向阀403设在所述阶梯槽内且不遮挡所述回流孔4023。

也就是说,回流孔4023和进入孔4021分别位于第一阶梯面4025和第二阶梯面4026上,进气单向阀403设在阶梯槽内,用于控制进入孔4021的单向导通,但不遮回流孔4023。如此,一方面,在阀板402与隔膜件20紧密贴合时,隔膜件20上的第一皮碗201的敞口能够与阶梯槽连通,进而确保阶梯槽内的回流孔4023和进入孔4021与第一皮碗201的敞口连通;另一方面,也方便回流孔4023及进入孔4021的加工,在加工时,只要确保回流孔4023和进入孔4021分别位于第一阶梯面4025和第二阶梯面4026即可,不要精确的位置尺寸,提高产生加工良率。

参照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阀板402的上表面设有定位槽4027,所述垫片41设在所述定位槽4027内,所述泵头盖401与所述垫片41紧密贴合。如此,利用该定位槽与4027垫片41配合,可以限制垫片41周向的自由度,使得装配更加方便,并且,确保垫片41上的第二连通孔412能够与贯穿孔4024对准。

参照图3至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皮碗201及第二皮碗20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皮碗201和第二皮碗202绕一竖向轴线的周向间隔布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皮碗201之间具有一个所述第二皮碗202。

如此,多个第一皮碗201和第二皮碗202可以按照周向的顺序依次压缩和拉伸,并且,第一皮碗201压缩或拉伸后,第二皮碗202再压缩或拉伸,如此循环,可以实现连续工作,确保持续的负压或正压输出。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件30还包括驱动电机303及底座302,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底座302上,且该驱动电机可以通过偏心轮连接摆动架301,驱动电机旋转时,通过偏心轮驱动摆动架301绕竖向轴线摇摆。底座302与所述缸体10连接并与所述缸体10共同限定出所述中转腔p10,如此,方便于驱动电机303及缸体10的安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